陈永福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6)
在社会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关系人类延续,关乎家国存亡。每一场疫情,既是对人类尊重敬畏自然的警醒,也是关注科学发展的反思。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从大学教育角度而言,每一次抗疫的艰难与成功,毫无疑问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课。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信息化深入,人类在疫情防控中也面临着不同的形势和特点。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厚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1]在疫情中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应围绕“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核心内涵,遵循“修己安人,经邦济世”的实践准则,实现“以身报国,建功立业”的价值理想。[2]
纵观历史发展,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并一代代延续传承,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鲜明特质,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一次次的灾难中,家国情怀总能凝聚个体力量,让整个民族万众一心、共渡难关。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面临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大趋势中,在中国义不容辞承担起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理念中,中国把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紧紧相连,践行大国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建立起与中等教育、基础教育,与家庭、社会互不分割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推动家国情怀培育一体化。在抗疫中,“宅”家生活对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的优秀青年群体代表,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他们能否牢树家国情怀,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国情怀并非抽象和空洞的,相反是生活化和具象化的。生活即教育,家国情怀也体现在认识、经历、抗击重大灾难的情景之中,灾难之所以能成为一次教育,正因其给人们烙下的深刻印象。当前,疫情防控赋予家国情怀新内涵,让大学生对“家”“国”有更直接、更深沉、更深切体验。一方面,疫情带来的“宅”生活让他们“回归”家庭,与家人有更多的共处时间,增进亲情了解,感知“小家”温暖;另一方面,互联网高度发展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全方位了解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防控部署,及时关注抗疫进展,掌握疫情防控科学知识,了解疫区人民抗疫的生活冷暖以及本地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实时进展。“家”与“国”在疫情中让他们有更深刻、理性的认知,个人命运、小家存亡总是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有利于他们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机统一,牢系家国命运。
病毒不分国界,抗击疫情没有局外人。一个民族在抗击疫情中所展现的精神面貌与果断行动,是最深刻的教育素材。由于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在抗击疫情中,引导大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党中央统一领导临危不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政军群高效协同有条不紊,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总要求;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各地精准施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作用;抗疫期间经济社会秩序安定稳定;宣传舆论充分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在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无论身处疫区或远离疫区,充分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更充分展现了4亿多家庭和14亿人民的家国凝聚力。要引导大学生清楚认识到在这一凝聚力背后,从本质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优势,正是得益于新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才有“一省包一市”、上下一心群防群控、三军同力全面参与等防控政策迅速出台,并卓有成效。更要通过引导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抗疫中承担力所能及事务,在知行统一中感受家国凝聚力。
长久以来,中国社会以“家”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并恪守“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准则和“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4]随着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共识,人类会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历一次疫情,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反思。更可以让大学生在追溯疫情来源中更加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在反思疫情对家国影响中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在疫情全球蔓延中,比较不同国家在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中的差异,从中感受“中国之治”的优越性,也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体验;在疫情过后,更好反思人生,知行合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学业,把“小我”成长融入祖国发展之中。
疫情防控中的大学生教育引导,面临着群体疏离、力量分散、环境特殊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疫情期间,由于精神状态、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同时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易使大学生个体普遍处于分散、多元、隐蔽的思维状态,反映在家国情怀中则表现出很强的自发性、随机性,进而易产生惰性。具体体现在:一是在时间的自发性上,疫情期间普遍缺乏科学规划,易导致在作息安排上“日夜颠倒”,久而久之还可能引发个人情绪焦虑,进而在精神状态中容易影响对家国的情感、对疫情的麻木。二是在空间的偶发性上,孟母三迁揭示了在教育中环境的重要性,疫情期间家庭赋予温暖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封闭的狭小空间,缩小了线下交际频率和范围,易导致对家国在“知”与“行”上产生一定偏差。三是在内容选择的随机性上,青年人精神旺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疫情中对多元信息接受吸收能力强,易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割裂甚至歪曲对家国的理解;四是在个体的差异性上,大学生个体具有不同家庭、文化、城乡差异,所处地区疫情不同,对家国认知各异,易产生偏差,在认知的自觉、深刻和内涵上有待强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抗击疫情中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引导,应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但因居家环境、主体分散等因素,总体呈现碎片化态势,易形成个体、小家和国家之间的割裂,影响整体教育效果。一方面,过度碎片化信息阅读导致缺乏理性判断。疫情期间,融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满足了大学生对抗疫进展的知情需求,也迎合了大学生心理情感需要,引发了大学生对疫情防控的思考,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对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共鸣。但针对疫情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观点多元,出现一些以偏概全、发泄私愤、道听途说、妄以揣测、别有用心、居心叵测、甚至唱衰中国的观点。这两种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自由传播,此消彼长,呈现碎片化倾向,可能在隐性中消解大学生群体家国情怀,对家国情怀缺乏坚定和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疫情特殊时期教育力量的碎片化影响教育效果。空间的隔离导致了力量的分散,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中更重视的是个人健康及亲情,社会力量注重各个群体的防控教育,而学校教育难以快速形成高效反应,达到在校期间的教育质量与效果,各方力量各司其职,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衡量一个人对家国的热爱从本质上体现在行动上,建立在深刻的认知上。家国情怀需要经历从感知小家到以国为傲的融合过程,是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实践的质变,是思想升华后的自觉行动。面对这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党中央团结、凝聚全国人民,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把人民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最大的人权,全力保护人民健康安全,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90后、95后、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在个性思维、人际交往、生活方式上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表现出对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崇尚与追求。同时,由于疫情期间缺乏统一的教育引导,容易让他们在现实中对多元丰富的自媒体关注多而对主流媒体关注少,对抗疫感性新闻关注多而理性思考少,“宅”家听得多看的多而做的少,对疫情防控整体关注多而联系自身发展实际的少。把家和国紧密相连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割裂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悲苦愁闷,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升华,甚至在知与行上产生分离。
抗击疫情展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疫情防控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应树立系统思维,把握契机,协同发力,让抗击疫情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深刻一课,使大学生在抗击疫情中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
“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5]进入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资源焕发着新的光彩,在创造性转化中构筑起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支柱。面对疫情,家国不是抽象虚幻的意识和概念,而是血肉相连的情感和体验,更应该成为大学生信仰的关键元素。
1.在疫情期间感念家和家乡。家和家乡是“小小国”,疫情让大学生们在成人阶段,与家人和故乡多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是对家的情感回归和体验的重要契机,要引导他们在疫情防控中感念亲情、关爱家人、孝敬长辈,主动承担家务,深入思想沟通,营造家庭和谐氛围;也应利用疫情时期引导他们深刻感受家乡变化,乡愁是中国人对故乡独有的依恋和不舍情怀,通过家乡发展进行今夕往日的纵向对比、不同地域的横向对比、家国发展的全貌对比,思考家乡发展的成就、问题与未来。对家和家乡的热爱是家国情怀的土壤与根基,为筑牢家国情怀提供了基本素材和养分。
2.在抗疫中引领社会风尚。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在抗击疫情中,他们应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者,带头弘扬社会正能量;应结合政府防控要求,尊重科学,自觉承担传播疫情防控知识的重任;应在抗疫中积极弘扬主旋律,点赞最美“逆行者”,牵挂疫区人民;应深入理性思考,尊重事实,敢于正面与谣言传播作斗争,净化网络空间;应运用包括医学等不同专业知识,守护社会弱势群体,关爱家庭成员,引领良好社会风气。
3.在疫情防控中认清使命担当。“一代人就要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就要有一代人的担当”。抗击疫情中家国情怀的落脚点体现在责任担当。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群体在抗击疫情中肩负神圣使命。要在纵观全国抗击疫情的实践和全球范围内抗击疫情的比对中,以宽广敏锐的思维洞察“中国之治”的优势和力量,从而深刻理解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要切实树立自我责任担当意识,严于律己,做好榜样示范,配合防控举措,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养;更要把抗疫转化成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国家充满信心。
抗击疫情赋予家国情怀更丰富而又突出、深刻而又真切的内容,在引导大学生培育家国情怀中应重点突出几个内容。
1.树立在经历人类灾难中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人类灾难无常,在面对一次次的灾难中,中华民族以坚韧的毅力战胜灾难,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这种万众一心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已沉淀在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在抗疫中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不仅要挖掘中华民族以及人类文明史上抗疫的感人事迹,了解一个民族如何在顽强拼搏中化危机为机遇,在保家卫国中不断凝聚力量;还要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引导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感受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伟大精神,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展现的必胜信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博大情怀,从而坚定自己爱家报国、保家卫国信念,把自己的成长成才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同频共振。
2.培育在抗击人类灾难中攻坚克难的英勇精神。抗击疫情就是战役,需要战略、战术、粮草、保障等协同支持,但最关键是“战斗者”英勇无畏、攻坚克难。在抗击疫情中,党中央果断决策、各级政府快速反应,军队服从指挥投入抗疫,全国人民积极配合,各地医护人员的迅速集结,疫情科研攻关深入展开,抗疫物资紧急调配、复工复产有序展开,每个环节都彰显着中华民族在抗击人类共同灾难中的英勇精神。在灾难面前,所谓的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这些英勇抗疫的精神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将成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的典范,更是激励中国青年的无形财富。厚德方能载物,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大学生应与美德同行,与英勇抗疫精神为伴。
3.锻造在战胜人类灾难中家国同构的无私品格。人类战胜灾难的结果是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不同民族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不一样的气质和品格。从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崇尚家国统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国家,以卫社稷”、“上下一心、爱国如家”、“爱国如爱家、爱民如爱子”,都深刻揭示了家国同构、高度统一。要在抗疫中引导大学生做到家国统一,就要把家国情怀作为大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因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且“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修身中传承爱乡恋土敬祖的优良传统,弘扬忧国忧民、崇尚民族气节等宝贵精神。
信息化时代,教育方式面临着重大变革和创新,线上线下、网上网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在抗疫中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要跨越时空界限,整合线上线下优势,创新教育引导形式。
1.融合线上优势创新教育引导形式。线上教育具有在时间上快速便捷、空间上不受限制、形式上丰富多样、内容上满足个性的优势,是抗疫中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形式。针对大学生群体应重点优化网络平台,创新教育引导形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整合各类网络平台,包括学校信息化平台、微信、微博、QQ等平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新媒体矩阵。其次是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各类媒体信息。微信公众号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碎片阅读的主要形式,要倡导大学生关注阅读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对抗疫的报道全方位反映了抗疫进展,回应了人民关切问题,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来自公众号、抖音、微博等自媒体观点,警惕一些带有主观偏见观点的蛊惑,辨明一些看似“眼见为实”的短视频的实质,避开一些片面追求效益时效媒体的误导。再次是引导大学生上好家国情怀的“云课程”,思政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筑牢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全国共上一堂课成为现实中,“云上思政”大格局快速形成,应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推广云端思政课堂,在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一线人员的现身说法、疫区同胞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家国情怀。最后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围绕家国情怀开展网络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活动,做抗疫阵线上的网上“逆行者”。可以通过创作共度时艰、感悟家国主题的诗文、绘画、书法、书信、歌曲、短视频等文艺作品,陶冶自我,在线上进行广泛传播,汇聚成社会正能量,激励全国人民战胜疫情。
2.立足线下实践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在抗疫中,身处祖国四面八方的大学生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在感知家国中把爱家爱国高度统一,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结合所处城乡特点、疫情防控形势,积极踊跃投入疫情防控中去。在“宅”家中应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珍爱亲情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深入了解族谱、追溯家风家训,了解家族宗亲发展历程;深入了解追忆本地乡土历史和传统文化,深入思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社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争当抗疫一线的志愿者;结合所学专业,主动参加口罩等抗疫物资生产;农村大学生可以学习运用相关知识参与生产劳动,城市大学生可以根据当地抗疫物资生产需求参与复工复产;还可以主动参与到为抗疫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家庭辅导等实践之中。
在抗击疫情中构筑大学生家国情怀,面临时空分隔导致力量分散的挑战,从而影响教育合力。要注重整合教育力量,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家国情怀在大学生心灵落地生根。
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抗疫不停学,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出台相关主题教育方案,统筹指导、推进包括大学生在内学生群体的家国情怀教育;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媒体的规范整治,对内容的审核监管,营造清净明朗的网络空间;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高校应通过便捷的网络平台、APP,建立家校、师生的高效沟通平台,准确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关心解决学生实际困难;要通过给家长、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不同群体发送书信的方式,加强仪式教育;还要通过网络开展经典分享、书信告白、主题创作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支持是构筑家国情怀的重要力量。社会各方应主动担责、广泛动员,共同营造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家国情怀提供丰润土壤;根据实际抗疫需求,结合大学生特点特长,主动吸收大学生参与到抗疫的各个领域、环节中去;应包容引导,让大学生在抗疫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筑牢家国情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构筑家国情怀的基础力量。通过疫情期间的相处,引导成年期的大学生和家庭建立稳定的关系,有助于他们理性成长。应让和谐的家庭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大学生成才道路上的重要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