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问题辨析与发展路径

2020-08-28 03:12李疏贝张天骄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育文化教育

李疏贝,张天骄

(同济大学 新生院,上海 200092)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导向从单纯的艺术教育转变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特征的全面育人导向的“大美育”,高等教育领域陆续开始对美育工作进行实质性改革。新形势下明确高校美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内涵,分析高校美育的现状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从问题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发展路径,将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和发展改革提供理念、依据和对策支撑。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8。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情感动力。

(一)着力培根铸魂

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进程一路伴随革命、建设与改革,以家国为念,以民族振兴为任,始终扎根人民和生活,有着坚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2]。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认为劳动创造美本身便具有育化与继承的含义,美育具有对文化进行传播与传承的功能。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和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3]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4]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便成为高校美育的宏观价值所在。

(二)助力立德树人

美育可以提高人辨别美丑与善恶的能力,通过情感和心灵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人对某种高尚价值观的认同,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情感共鸣的塑造是美育的作用机制,使人的各种潜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审美力的培养能够帮助人跳脱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局限,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正如蔡元培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通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可见,美育能令人驱除杂念、忘却私欲、促进和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明确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育方针,还特别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及人文素养”[5]。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6]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美育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关键性作用。立德树人,已成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核心要义。

(三)实现全面发展

从教育的本体功能看,高校美育带给学生的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核心竞争力的大幅增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美育用悦耳悦目、悦心悦志的文化艺术形式,促进学生政治素养、道德面貌和思想情感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育通过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对客观事物和主观世界的感知、记忆、联想和想象,从而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智力、提升能力;美育能起到健体怡情的作用,助力学生强健体魄,养成学生健康心理;美育还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美,并获得身心解放的美感。新时代的中国正面临着全方位的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由外延式增长逐渐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同时,以人为本的社会综合发展的价值导向,使得社会对高等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全面而多元的要求。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其教育理念旨在“人的全面发展”。随后,陈宝生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美育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载体。德智体美劳彼此不是互相分割、机械堆积,是一个辩证的、有主有从、相辅相成的关系,都服务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8]从中不难发现,新时代高校美育不仅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审美能力的职责,还应起到辅翼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功能,成为全面育人体系中有效的培养路径和载体,对于高校提升全面育人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美育的现实问题辨析

对于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来说,美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美育却是高等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未能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步,在顶层设计、课程设置、审美实践、环境营造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诸多内生问题和外部挑战。

(一)顶层设计缺失,美育培养地位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评估、专业建设等强调“智育首位”的“指挥棒”引导下,更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高校建设长期的重智育、轻美育,导致学生对美育认知不充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强,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欠缺,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高校美育并非完全缺位,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设例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依托各类艺术节、艺术展览等艺术教育平台,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但不难发现,高校美育并未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和协同化的运作机制,缺乏统一的目标引导,也缺乏培养体系框架的科学设计,各类审美教育与实践活动缺少统筹规划,普遍呈现零散状态。虽然中央已通过下发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核心要义的美育精神,但许多高校对于新时代美育的教育理念、实施路径和指标体系等方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且对美育的认知仍局限于以艺术教育替代美育的狭义美育观,使得美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孤掌难鸣”。高校美育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教育实施较为被动,美育甚至成为育人体系中“锦上添花”的装饰,无法充分发挥其全面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美育课程设置空心化

作为高校美育培养的核心环节,美育课程体系建设长期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对多所高校美育工作调研后发现,美育教学体系出现第一课堂空心化现象,课程设置存在不系统、不足量、不完善、不规范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一,存在意识不到位的现象,没有切实把美育视作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仅将美育课程当成专业课程的从属和补充,缺乏规范性要求和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估监管形同虚设。其二,目前许多高校因师资、教学条件等客观原因,并未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以美学为核心的基础理论必修课,也无法提供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足够的美育第一课堂教学资源,教学体系的空心化使得学生无法从第一课堂获得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理论和方法。其三,“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并未在美育培养过程中得以体现,目前的高校美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还存在较高的壁垒,对不同学科蕴含的美育素材未能充分利用和挖掘,美育格局较为局限。其四,大部分美育的教育内容被安排在第二课堂,而第二课堂的审美教育与实践环节又与第一课堂脱节,导致美育培养成效不理想。此外,美育教学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教师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简单“知识化”,流于形式,疏于引导,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令人堪忧。与此同时,高校美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国内外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外来文化灌输式入侵,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体系和国人的文化自信。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文化语境的转变,社会审美品味日趋多元,大量商业性、速食性、娱乐性文化内容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而现有的美育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学体系缺乏更新,在大学生群体中很难引起广泛共鸣。新时代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的革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内容发挥强大精神引领作用,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审美能力,并形成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使命担当的新面貌,成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命题。

(三)形式范围受限,美育实践活动缺乏人本性和辐射力

目前,社会多元文化使得高校学生对美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多样性需求。然而,相对于学生需求的多元化,高校提供的美育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局限、针对性较为薄弱,未建立覆盖全员分层分类的美育普及机制,且各高校间的美育培养特色不明显,存在同质化现象。大部分高校的美育实践仍局限在浅层次艺术教育的“小美育”范畴,第二课堂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层面的实践活动大都以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为主,“走马观花”式、“打包复制”式的活动居多,缺少深层次的鉴赏探讨与思维碰撞,使得第二课堂的审美实践对学生来说犹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同时,审美创造力层面的实践活动受众面较小,多局限于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各类艺术社团成员,且美育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尚未完善,高校学生无法获得同等的美育实践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有违中央提出的面向人人的高校美育公平性和人本性原则。随着新时代人才培养对于学生“从0到1”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美育实践如何更好地延伸至创新教育当中,充分发挥其开阔视野、挖掘潜能、提升感知力和想象力的功能,是美育实践亟待拓展的重要课题。此外,目前高校美育实践活动面向社会的辐射力较弱,限制了美育实践对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的促进作用,也难以提升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四)文化氛围不足,美育环境营造缺乏创新性和渗透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教学设施、学生宿舍、图书馆等高校基本硬件环境已有了大幅改善,各高校也开始注重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言警句、经典画作被装点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地。然而,传统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方式较为枯燥生硬,手段缺乏创新,与新一代大学生的文化语境脱节,校本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主流文化内容融入度不高,对学生来说“不痛不痒”,很难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效果。校园美育环境缺乏时代感和渗透力,文化氛围营造不足,学生群体置身校园环境中无法产生“美”的共鸣,也较难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一些高校在校园景观与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审美意识或审美素养,使得校园物质环境存在审美水平较低的问题,公共空间尺度过大、校园建筑毫无美感、宣传栏里贴满设计粗陋的海报等等,校园各处的审美品位和宜人程度都会影响环境美育的成效。此外,一些高校由于校园环境治理水平低下,仍旧存在“脏乱差”问题,无法充分发挥环境美育“悦耳悦目”、“悦心悦志”的作用。身处信息化时代,依托互联网的网络文化环境成为校园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互联网用户话语权空前自由,各类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传统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审美取向形成较大冲击和挑战,互联网平台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美育特点,利用好网络媒介和信息化手段,创新美育培养路径,营造健康高雅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必由之路。

三、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发展路径

中央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指示精神给高校美育指明了未来发展路向,各高校将对美育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实质性教育改革,而改革的推进应当从目前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入手。基于问题导向,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发展路径。

(一)聚核全面发展导向,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大美育培养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体系被运用到高教领域,“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教育理念被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也将对高校美育培养框架的顶层构建产生深远影响。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应当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五大圈层”大美育培养框架(见图1)。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本文认为,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培养体系可分为第一课堂美育、第二课堂美育、学科美育、环境美育、网络美育五大层次:

第一课堂美育包含两个范畴,一是通过美学及相关学科的核心理论课教学,让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美学理论基础,掌握审美的钥匙;二是开设普及性的美育通识课,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审美和人文素养。

第二课堂美育,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审美实践为主要手段,通过文艺展演、讲座沙龙、文化艺术展览、艺术类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并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审美,在审美中成长。

学科美育,与“课程思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将美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当中,深入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资源,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融合,发挥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优势,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以美育人的合力。

环境美育,指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通过校园软、硬环境的建设与治理,营造具有美感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提升和审美文化的整体建设。

网络美育,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开展美育工作。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形势,扩大优质美育资源的覆盖面,创新高校美育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美育学习和共享平台建设,营造格调高雅、充满朝气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二)促进交叉融合,推动“学科美育”,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以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培育创新能力为重点,结构完整、学科融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美育课程体系,将成为高校美育培养的核心环节。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发挥艺术类、人文类相关学科的优势,以专业教育带动通识教育,完善以美学及相关学科理论课为基础,以艺术、人文类课程为主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培育建设高质量美育精品课程,加强音乐、美术、舞蹈、文学、戏剧、建筑、景观等通识选修课程建设。通过系统的美育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美的内在本质与规律,从而树立高尚的审美观,为审美鉴赏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美育课程可选择经典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其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美育课程还应把握时代脉搏,选用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美育内容。

在教学模式方面,应将校内培育与校外引进相结合,通过翻转课堂、艺术大师进课堂等形式,促进信息技术与美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网络化、数字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并规划建设高质量美育慕课,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

在新时代大美育格局下,应大力推进“学科美育”,加强美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美育价值和美育元素,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的美育功能,促进美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学科的资源整合,厚植高校美育的广阔土壤。此外,还应加强美育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对美育教学质量形成保障。

(三)回应多元需求,建立分层分类普及机制,拓展美育实践范畴

审美实践是实现高校美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感和获得感被充分激发,有助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审美实践活动如何创新形式、整合资源,为更多更广的学生群体创造审美实践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需求,是实现美育教育公平性的关键所在。

首先,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建立分层分类全覆盖的美育实践普及机制。随着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高校的优质美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有了接触、鉴赏并参与审美实践活动的机会。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分层分类普及的美育实践方案,例如结合入学适应性教育组织新生观看校史校情的原创舞台剧、红色经典歌剧,参观校史纪念馆,开展才艺展示、迎新晚会等活动;组织所有学生参与大合唱、美术精品展、诗歌朗诵会、红色艺术教育周等活动,让学生接受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五月的鲜花”等品牌活动,结合校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艺术节、艺术季,举办大型文化艺术类活动和展览,实现美育实践全覆盖;针对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基础的学生,应加强高质量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完善选拔机制,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组织原创校园歌曲、舞台剧、舞蹈、影视、校园景观设计等学生作品的创作与推广,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其次,建立优质美育实践基地,创编原创艺术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立诸如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大学生戏曲艺术教育实践基地等美育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华文化脉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同时,设有艺术专业的院校应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主题性艺术创作,创排原创文化艺术精品,并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借助国际和国内、政府和民间多种渠道和平台,开展校园美育文化交流展示活动。

还可以拓展美育实践范畴,扩大美育实践国际化视野。高校美育实践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园内,还应走向社会,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体现美育的效力。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建筑、城市、文化、历史之旅的发现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徒步去触摸城市的肌理,发现建筑背后的动人故事和文化内涵,以绘画、摄影、文字、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城市文脉的过程中发现美、记录美,并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美。同时,在高等教育深度国际化的今天,拓展美育实践还应着眼于国际化范畴。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美育国际化实践方面进行探索,例如组织学生艺术团赴海外演出或比赛、开设海外的暑期学校美育课程等等,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对外交流渠道,参与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开阔国际视野,强化文化自信,这对于提升中国高校整体育人品质和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建立美育协同创新工作机制,营造浸润式校园美育环境

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物质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美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环境美育的作用。环境美育通过对文化环境、校舍环境、景观环境、秩序环境等校园软、硬环境的建设与治理,营造具有美感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审美环境的整体提升和审美文化的整体建设。校舍环境、景观环境等硬件环境的建设是高校环境美育的基础保障,应提升教学场所、学生宿舍、校园景观的建造质量和设计审美,更要重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让学生对环境中的美进行“发现”,从而与之构成审美关系,提高审美感知力,提升以美育人的实效性。文化环境、秩序环境等校园软环境建设是高校环境美育的核心,也是高校美育培养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除了通过开展多维度的审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带动学生对高尚审美观、价值观的认同,还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媒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景观、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将办学理念、办学愿景、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等校本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环境的隐性传达,融美于境,以景育人,营造浸润式的大美育环境,“润物细无声”地提升高校美育的渗透性和有效性。

高校美育环境的营造、美育教学体系的完善、美育实践分层普及的实施都离不开美育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的建立。高校要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校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还应定期研究美育工作和相关学科专业发展,跨学科、跨部门、跨行政条线整合资源,设置美育专门部门、强化美育专门力量,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同时,高校要积极与校外文化艺术机构、文艺团体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校内外各部门在推进高校美育工作中“各司其职”。此外,要加强考核评估监管机制建设,将常规考评、重点考评、动态考评相结合,推动育人责任协同落实,提升高校美育的育人效能与品质。

新时代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赋予了高校美育两个层面的培养目标: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审美教育路径,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益体、以美助劳,最终以美的规律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全面加强美育综合改革,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高校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又充分激发基层活力,形成校内外共同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建立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高校美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美育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