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良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100)
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应急文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智力支撑。2019年冬末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严重威胁亿万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疫情面前,我国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应急文化充分发挥了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1],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迅速形成中国力量、中国规模,并以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抗击疫情,彰显了中国应急文化的软实力,也为全世界各国的防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事实证明,加强中国特色应急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举什么样的旗帜,以何种价值引领,关系到我国应急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我们必须把旗帜和价值引领放在应急文化建设工作的首位。
在全面总结疫情防控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中央相关会议,亲临疫情一线,科学研判,做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其内容主要包括:(1)“人民至上”思想,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3]”,加强党对应急工作和抗疫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3]”;(2)全国一盘棋思想;(3)加强应急管理法规机制体制建设;(4)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5)科学应急与防控,做到科学防控、科学施策、科学应对;(6)关于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7)扩大区域合作范围,打造人类应急救援命运共同体。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夺取抗疫的最后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我们进行应急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守的最基本的国家价值观,我国应急文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应急文化价值观
构建应急文化的价值观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依据应急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既要充分考虑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也不能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约束。
1.2.2 建设过程努力与“中国精神”有机结合
以实现“中国梦”目标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略,做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做到与“中国梦”“中国精神”同向同心同行。
应急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要求必须强化全方位顶层设计、科学统筹实施,以体现应急文化所应有的“高”“大”品质特点。
政治站位是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四种意识的升华。政治站位高,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应急文化建设实践中须融会贯通,自觉将四个意识融入建设的各个方面与环节。要立足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历史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应急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前进。
应急文化的体系构建要以大视角切入,力求做到高瞻远瞩。应急文化的体系构建只有做到大格局,才能确保其发展沿着既定方向前行。应急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要在新时代发挥应有作用、在体系构建上体现大格局是必然选择。
2.2.1 将应急文化建设纳入全局工作计划
各级应急部门应将应急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范围进行通盘考量,将应急文化建设发展列入议事日程,从战略、全局层面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应急文化建设的新格局、新思路、新举措,为应急文化建设指好路、掌好舵。
2.2.2 坚持系统、全面的设计原则
基于应急文化建设具有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应急文化建设要立足全局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特别注意处理好应急文化与安全文化的关系、应急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关系,应急文化建设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关系,应急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等,使应急文化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更切合新时代应急工作的实际。
2.2.3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应急工作的需求和应急文化建设规律,在庞大的建设工程中,要按照工作的重要程度和紧迫性进行通盘考虑与安排;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目标;既有全局实施战略,也有区域单位战术,确保应急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进展,达到既定建设目标。
应急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法治和机制进行保障。
法律法规是应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的基础保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了动员、组织、规范应急救援活动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应急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新冠肺炎疫情抗疫期间,个别地方出现断路堵路、粗暴执法等问题,给应急抗疫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也提示我们应加快应急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工作。
3.1.1 尽快制定紧急状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应考虑赋予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急管制的权限及其合法性,使其便于快速化解危机;另一方面,应在法律层面(特别是程序法上)适当规制政府权力,防止管制权失控,这样既可以规范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确保政府权威,又可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
3.1.2 加快已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
努力推进应急预案和标准体系建设,改进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监管执法体系[4]。我国涉及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内容的法律法规多达上百部,分别由不同领域、不同管理部门制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一些领域的应急管理单行法规还保持着以部门管理为主、“条”重于“块”的现象,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法律法规的适用性。
针对应急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点,根据应急文化的发展规律,按照思想领先、价值引领、问题导向、知行合一、环境熏陶、制度保障、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党委领导、部门主导、机制保障、社会参与、共建共享、项目驱动、点面结合的建设格局[4]。构建完善以“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根本宗旨,以应急精神文化、应急制度文化、应急物质文化、应急行为文化建设为主体,以理论研究、科学技术为主要支撑的应急文化建设基本框架,形成有线上线下网络平台,有宣传队伍,有教育培训基地,有隐患排查治理,有演练体验,有活动保障,有载体支撑,有重点项目的应急文化建设体系,促进应急文化建设和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文化建设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项优良传统。应急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中一种新型文化形式,从构建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既是应急文化的使命任务,也是应急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应急文化为目标,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应急文化的软实力。
4.2.1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应广泛开展应急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把应急文化学习培训列入企事业单位党委、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学校理论学习的内容,通过集中学习、远程教育、“订单式”培训、演习演练、情景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及时全面的宣传将党中央应急管理工作的先进思想理念和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理解应急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4.2.2 创新宣传教育手段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进行高度融合,搭建融媒体宣教平台,特别是在应急救援活动的关键时刻,需确保政令畅通,及时解答群众疑问,正确引导舆论,为应急救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2.3 加强榜样宣传力度
多方位树立应急救援先进人物的榜样形象,广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应加强应急处置警示教育,及时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奉献精神,为应急救援工作集聚强大正能量。
做好新形势下应急文化工作,关键靠人才、靠队伍。我们要重点培养三支队伍,努力构建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应急文化建设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成为应急文化建设成败的决定因素。各级党政管理干部是应急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肩负着把控应急文化发展方向的历史重任。
5.1.1 加强理论学习
要以党性教育为核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使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的与党中央决策保持高度一致,敢于对邪恶势力亮剑,善于同敌对力量斗争,用中国特色应急文化占领思想舆论阵地。
5.1.2 着力提高建设中国特色应急文化的能力
要把思想素质提升与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有机结合,注重对党政管理干部加强基层实践锻炼,使他们能较好掌握我国应急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引导社会舆论向好发展,着力提升应急文化宣传工作的能力。
文教专业队伍应包括应急文化研究人员和大学院校教师,他们是应急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应急文化发展规律、建设途径的研究和教育培训重任,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应急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
5.2.1 注重实践,搭建平台
针对大学院校教师群体文化素养较高、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应多渠道为其搭建锻炼成长的实践平台,鼓励他们深入基层,可采取上派下挂、合作项目研究等形式,聚焦应急事业的使命和核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提高该群体对应急救援工作和应急文化建设规律的认知素养,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以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应急文化工作的需要。
5.2.2 加强领军人才建设
建立健全应急文化首席专家制度,在高校、应急科研机构和大型应急企事业单位,建立应急文化研究中心或实践基地,造就一批国内一流、业内公认的应急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
做好新时代应急文化工作,重心在基层,队伍是关键,要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基层文化队伍是应急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5.3.1 完善应急工作体系
应将基层宣传队伍建设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配齐建强基层队伍力量,在编制、薪酬、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长期坚守基层、业绩突出的应急文化先进工作者,可定期或不定期给予表彰奖励,不断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5.3.2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扎根基层、甘愿奉献的应急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动员和吸收青年志愿者、大中专师生、社区干部、企业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参与到基层应急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中,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基层应急文化建设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宣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