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播研究
——主持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谢清果

2020-03-14 07:0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厦门大学传播学华夏

主持人按语(第五期)

42年前的197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播问题的跨学科研讨会上,余也鲁先生曾深情地说道:“中国数千年有记录的历史中,和我们的比有记录的历史更长远的悠久传统中,恐怕已经历了一切人的传通经验与尝试。不少中国人,并没有一本教他们传播之道的书,也未受任何传播的专门训练,但运用媒介,进行说服,其匠心独运与娴熟的程度,教许多精研传播的西方人都惊讶不已。传的艺术已深潜中国文化中,流漾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只差作系统性的与科学性的发掘与整合。现在该是开始的时候了”。余先生受教于施拉姆,深得施拉姆传播学的要旨,他不仅推动了香港传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推动中国大陆厦门大学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也情有独钟。他不但帮助厦门大学复办了新闻传播系,而且还一手促成了传播学中国化研究,即后来定名为“华夏传播研究”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在厦门大学的正式启航。在余先生的热心推动下,厦门大学先后举办了数次传播学研讨会,出版了《华夏传播研究丛书》和著名的《华夏传播论》一书。此后,厦门大学在黄星民教授的持续推动下,不断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发展道路。在黄星民教授的鼓励和带动下,我继续在办刊、办会、办专栏等方面拓展了这条“厦大道路”,其中有成效的做法之一便是与各大期刊合作开辟“华夏传播研究”方面的专栏。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合作开办“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专栏。这个专栏开设的宗旨便在于推动建构中国本土传播学,即构建一种基于中国话语、洋溢中国价值、展现中国精神、高扬中国风格的传播学。

本期专栏文章延续了专栏一贯的特色,即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进行联动思考,将传统的中国传播智慧与当代国内外的传播学研究前沿,尤其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思考与探索实现中国社会繁荣富强的传播学原则与方法。本期的《民心传播:中国式扶贫实践的文明底蕴》关注中国当下的脱贫攻坚战,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中国式扶贫实践的传播意蕴。作者在上一期《扶贫传播:“中国之治”的当代实践》一文提出的“扶贫传播”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民心传播”的概念。如果说《扶贫传播:“中国之治”的当代实践》一文解决的是从学理上分析贫困是传播失灵造成的这一问题,那么这一篇作为姐妹篇,则是从宏观上探讨中国式扶贫实践本质上是一种民心传播,这一实践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这一基础上,作者进而认为“民心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在扶贫实践场域中基于得民心、安民心而开展的传播行动”的观点。民心传播贯通古今,笔者提出这一概念意在阐明当代中国的扶贫实践是一种对历史上“得民心”的政治实践的当代继续与创新,这一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发扬了传统“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民本特质。

吉峰老师的《王充〈论衡〉中的传播语言论释读》关注王充《论衡》一书所体现的传播语言观。作者认为,在传播语言的态度上,王充提倡“言文一致”,即口语与文字表达一致。王充不主张使用两套表达系统,因为两套系统是不易于交流的;王充的另一观点“文露易观”则强调传播语言形式应注重质朴和易晓。“言文一致”与“文露易观”实质上是共通的,实际上是王充求真务实品格在传播语言观上的体现。这篇论文也启发我们研究传统可以从经典入手,以最真实的材料阐发蕴涵其中的华夏传播智慧,此种研究方法也是华夏传播研究的基础性功夫。

谢雅茜《媒介的维度:华夏传播研究的新路向》一文以《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的视角》一书为分析文本,作者沿着所评述之书的内在理路,结合自己对媒介学的理解,彼此呼应,从而走出了一条“我注六经”的研究路径。作者从媒介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入手,较好地定位了所评述之书的学术研究脉络与贡献。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本身有一套媒介的运行逻辑,通过媒介这个视角可以窥见文明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的相互勾连”“也就是说对中华媒介的认识需要有历史的关怀,华夏媒介史也是中国的思想史,每一种媒介所包含的都是器物在那个时代的历史”,其实媒介与文化是彼此共构的关系,理解媒介也就是理解文化,因为每一种文化都能造就一种独特的媒介及其功能。华夏传播研究就应当从媒介域的视角,理解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创造和使用媒介、我们的媒介又是如何传承和传播我们的文化的。这样的研究,既是本土的,同时也具有世界的格局。因为世界需要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介文化,而不是同质性的文化。

如果说,上述三篇文章更多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本位,那么本专栏后两篇文章则更多呈现的是中西对话的视角,探讨一个共同的对象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林升栋教授等人的《粉黛巧妆:东西方女性妆容审美差异对比研究》一文,从东西方女性的面部妆容在底妆、轮廓、眉形、脸部线条、眼影、眼线、睫毛、唇妆等方面的差异去管窥东西方女性审美的差异。作者细致地分析了东西方女性在妆容处理上的微小差异,并从这些差异出发,剖析背后隐藏的文化心理偏向上的差异,即东方重传神,西方重塑形;东方相对含蓄,西方相对直白;东方讲究可爱,西方追求性感;东方倾向和光同尘,而西方则选择直接。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对男性眼光迎合的差异,有社会规训的不同,有审美角度的不同,更有对社会阶层想象的不同。如此,一个化妆问题呈现了中西文化方方面面的差异,生活本身是多样的,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多面向的生活中去体悟传播研究的多样性,这也是我近年来大力研究“生活媒介”的原因所在。

赵晟老师的《人脸在身体交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恰好也在分析脸的问题,只不过,他是从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来入手分析的,即从“蒙面”与“口罩”这一似乎相似的现象出发,来探讨脸在具身传播中的媒介交往功能。人脸上的眼神和表情是表情达意的手段,能在多大程度上、在何种层次上读懂别人的脸色历来是一个人社会化程度的关键标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者深入中国文化深处,探索面子作为身体交往的重要层面,“讲面子”“讲人情”“讲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意蕴。作者还关注了相面术,认为“相面术其实就是一种有规律地‘以貌取人’的方法,是一种对身体表达进行解读的‘字母表’和‘密码本’,是一种对人的刻板印象与成见”。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从面具入手,探讨了当脸被遮蔽的时候产生的别样效果:“面具是一种虚拟的身体表达,是一种拟态环境的象征符号,却最终总会内化为一种真实的身体意义与情感”。作者经过对脸多层面的抽丝削茧式的分析后,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他对近期蒙面与口罩问题的学理性分析。整个论述引人入胜,令人拍案叫绝!

这五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她背后有着一张由多个小网编织而成的传播大网,而我们就在这个网中游走。这张网把我们的关系、我们共同的意义空间和我们借以联系的媒介与符号编织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可见,文明即传播,传播即文明。

猜你喜欢
厦门大学传播学华夏
绽放,华夏之美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专辑1(2021年第2期) 文章回顾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专辑2(2021年第3期) 文章预告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华夏撷韵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