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认知形成的传播逻辑

2020-03-14 02:15李海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姓名

李海文

(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纵观人类历史,“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现象古今中外皆有,中国似乎尤盛。在西方,《圣经》当中有“As his name is, so is he”(人如其名)之说。2017 年2 月,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美国发表的《人如其名:面孔的姓名刻板印象(We Look Like Our Names: The Manifestation of Name Stereotypes in Facial Appearance)》一文中声称:“人如其名”可能确实存在[1]。在中国,人们自古以来重视名与实的关系,认为“一名之得可以成龙,一名之失可以成虫”“好名带好运”“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形成了取名讲究的习俗。“人如其名,名如其人”一说,不时出现于众人笔下和口语之中。“名字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中,‘人如其名’的传统观点根深蒂固”[2]。其实,“人如其名”本是一种较小概率事件,直接观察周边人物即可判断,当代姓名学专家周德元在其一书封面上亦赫然写着:“世间万物皆有其名,名至实归的却不多见”[3]。既然如此,“人如其名”现象为何还会成为具有一定广泛性的集体认知呢?其中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经过研究可以发现,“人如其名”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一小部分人因其本身特点命名或改名建构而成,如北朝的薛端、裴侠、王勇等[4],属于先有实后有名;而更普遍的原因是部分人通过传播逻辑建构而成,属于先有名而后有“实”。

1 姓名的媒介导向性

人类一切传播都离不开人,也离不开姓名。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在社会实践中,姓名作为个人的符号,成为人与自己、社会和自然之间互动的媒介。姓名可以传递信息,建构意义,具有媒介导向性,对他人与自身均可产生传播效果。

1.1 姓名对他人具有较突出的媒介效应

作为个人最重要的符号之一,姓名是个人被他人认知的重要媒介。姓名本身能够传达个人信息,如可以表明出生地,如郑杭生、陈港生、郭沫若①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名取自其出生地四川乐山的两条河流——大渡河(古名沫水)和雅砻江(古名若水)。、李湘等,以地望作为自己名字的如张曲江、柳河东、汤临川、康南海等就更不用说了;或表明出生季节,如张秋生、李冬梅、王春花等;或表明同辈排行,如伯邑考、孙仲谋、孟姜女等;或表明愿望志向,如丘念台、廖承志、郑保卫等。在传统社会,由于信息传播并不发达,个人活动范围也有限,姓名无形之中成为一种媒介。闻名识他人,姓名对科举中榜、婚姻事业等具有较大影响。例如,宋代书画家米芾好洁成癖,为女儿安排婚事时希望未来女婿也是一位爱干净之人。一次,他见一位士子姓段名拂,字去尘,顿时非常高兴,说道:“既拂矣,义去矣,真吾婿也”[5]。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明代进士孙曰恭、邢宽,先是被阅卷官拟为第一名和第三名,由于朱棣眼花把“曰恭”(竖排)看成“暴”,认为此名不利朝廷形象塑造。于是,邢宽因其名含有刑政宽和之意,被提升为状元。清代进士“王国均”,因慈禧太后认为其名谐音“亡国君”,有亡国亡君之嫌,故不予重用。在新中国,如果某人的名字中有“援朝”“超美”“卫东”“改革”等字眼,人们几乎很容易判断他们的出生年代。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后纷纷取中国名字,所用字词富有中国风,如范礼安、罗明坚、艾儒略、汤若望、刘松龄等。如此取名不无使用姓名的传播影响力以拉近距离的目的。其中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Gutzlaff)曾取名为“爱汉者”,此种取名方法“正是他争取华人认同、对中华文化示好策略的直接体现”[6]。

姓名被视为认知本人的媒介,不仅用于现实生活中,而且经常被用在文艺作品中。文艺作品的情节虽为虚构,但对社会的反映却是真实的,正所谓戏如人生。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各种角色的人生特点如其姓名,如“贾雨村”(假语存焉)、“贾宝玉”(假宝玉,真顽石)、平儿(平易近人、善于平衡、公平公正)等。现代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的角色姓名暗示其个性或品质,如“李维民”(维护人民)、“李飞”(个性飞扬、自由勇敢)、“蔡永强”(永远坚强)等,与之相同的作品还有《阳光下的法庭》《西红柿首富》等。西方人也深谙此道。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暗示其性格特点乃至内心世界,有的则预示出人物的命运,成功产生了‘闻其名,知其人’的效果”[7]。

1.2 姓名对自身具有较强的人内传播功能

姓名发挥着注重内省明志、坚持长期导向的人内传播功能[8]。一般而言,名字是由家长所取,属于“客我”期待,用于内省激励。例如,三国时期有“王昶教子,起名明志”的故事。魏文帝曹丕的老师王昶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他给子侄辈起名时注意用谦虚和诚实的文字,为的是让他们顾名思义,不要做违背名字的事情,如儿子王浑、王深、王湛,侄子王默、王沈等。“王昶的子侄遵循父辈的教导,修身养性,为官为学,大都做到了人如其名”[9]。唐朝诗人贺知章,名中带“章”,果然就成了写文章的好手;字中有“真”,果然就活出了真性情;“四明狂客”的自号,成了其狂放不羁的写照。近代作家、民主战士朱自清,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拒领美国“救济粮”而饿死。钱钟书的父亲为其改字“默存”,告诫他君子慎言,他渐渐改掉了锋芒毕露的性格。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骆正教授曾说:“母亲在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希望我将来是一个正大光明的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名字就一直提醒着我要正直。”人的名字通常在青少年时段所取,文字符号的意义对名字主人具有较深的印象,心理暗示作用较大。

当然姓名的媒介导向性因人而异,效果也无法全面科学衡量。但是退一步而言,如果说他人取名对自己的影响不是很确定的话,那么自我改名对自己的影响应是比较确定的。历史上,不少人改名明志,笃志行之,“自证预言”效应明显。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原名叫刘季,封为“沛公”后改为后名,意为“定国安邦”,结果契合其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参加郭子兴军后改名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利器”,结果如其名。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原名顾绛,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结果也不仕异朝,以诗文了结此生。“五四”运动天津地区杰出领导者之一于方舟,原名于兰渚。在中学时期,于方舟面对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况,自警道:“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激励自己“努力壮尔神,努力执尔柁,战胜眼前魔,何愁沧海阔”,遂以“方舟”为名,自期自奋,愿做“渡人之舟”,把祖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陶行知原名陶文,后改为陶知行,再改陶行知,借以表示要知行合一,结果成为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著名教育家。刘师培一度改名“光汉”,表示“攘除清廷,光复汉族”的决心,撰写了《攘书》,参与了反清活动,还一度成为革命志士。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后改为现名,弃武从文,一辈子从事文教事业。不仅男性如此,女性也有类似情况。向警予原名向俊贤,改名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结果成为一名近代女权主义领袖。徐宗汉原名徐佩萱,为了表示反对清朝统治的决心,改名宗汉。她协助丈夫黄兴推翻了清王朝,成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出自她喜爱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以表明她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决心,结果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胡蝶原名胡瑞华,报考中华电影学校时,曾考虑取“胡琴”为艺名,后转念一想,胡琴,胡琴,岂不是整天让人拉来拉去吗?也不知哪来的灵感,脑子里浮现出‘蝴蝶’二字,“蝴”与“胡”谐音,当个“蝴蝶”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10],遂改名“胡蝶”。纵观胡蝶的一生,在银幕中她如蝴蝶上下翻飞,翩翩起舞,轻灵动人;在现实中她机警爽利,追求情感自由。

姓名主人属于符号实践主体,他们通过内向传播不断推动自我实现。个人有意无意地把名字之意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自证预言效应”。俄国学者穆尔扎甚至说:“物品携带着对日常意识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11]。如果把名号看作物品,天天使用,所含的信息自然会跟我们的潜意识打交道。例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原名施彦端,崇拜东林庵老和尚耐心念佛,觉得写书亦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遂改名为“耐庵”。在这个新名字的不断告诫下,终于完成这一名垂历史的皇皇巨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主编王多闻,一生勤奋好学,博学多闻,在明清小说研究方面颇有名气。外部的名号信息与人体内部形成意识交流,“客我”与“主我”不断接触,知情意行相互转化,从而打造出一个新的自我。

2 现实塑造的人为性

就一般环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名副其实,不慕虚名,形成了追求名实统一的文化氛围。就传播环境而言,大众对现实的认知来自于信息,而信息如何呈现(或是否选择、取舍多少、排列组合等)具有人为性。当信息传播以一定的原则运行时,便有了一种框架。通过梳理历史发现,众多编码者具有“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的运用偏向,这种偏向经过长期传播,会促使受传者在头脑中建构对应的图式(Scheme)去理解现实。

2.1 编码者的运用偏向

不可否认,使用与姓名相关的几个字去概括某人的一生,难免会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更何况这简短的几个字的不同排列组合,不同的解释会出现不同意思,甚至导致相反的效果。例如,明朝宦官魏忠贤,既不忠,又不贤,最后落下一个千古骂名;也有人解释说“魏”谐音“未”,魏忠贤意为不忠不贤,这样解释竟得出了名实一致的结果。清末民初的袁世凯,“世”是家谱名,“凯”是其父祝贺袁甲三打了胜仗,高奏凯歌之意。纵观袁世凯一生,在复辟称帝之前,仕途得意,一路凯歌;然而称帝之后,遭世人唾骂,余生哀歌。当代主持人敬一丹曾速写白岩松,说:“如果说,人如其名,白岩松这个名字,却又像他又不像他”[12]。另外,自古以来,同名同姓者甚多,但人生轨迹却不尽然,“人如其名,名如其人”就有冲突或矛盾。可见,编码者如何编码决定了意义的初始状况,其作用甚为重要。在编码中,编码者通常为了使作品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偏爱使用“人如其名,名如其人”式表述。显而易见,该表述本身具有符号的魅力,字义简单,结构对称,音律和谐,意蕴较浓,富有人情味。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具有这一特点的相关文章不计其数。仅就标题而言就不在少数,如《“蓬”必生辉——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韩蓬专访》《人如其名:红与黑传世经典——记天津广播电视台主播黑丹》《人如其名的东汉太尉刘宽》《爹爹朱德人如其名》《人如其名的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人如其名,慧手兰心”》《谭熙烈:人如其名》《人如其名,坚守书画》《仇静坚:名如其人宁静坚韧》《名如其人人如其名——记古县永乐乡朱家窑村第一书记张国旗》《人如其名——记信阳市液压设备总厂厂长王志强》等。如果就正文而言文章数量更是多如牛毛,不可胜举。截至2020 年8 月10 日,中国知网以“全文”为检索范围,出现“人如其名”表述的有3155 条,出现“名如其人”的有655 条。

在各类编码者中,中外文学家尤其深谙此道,视其为一种写作技巧,如19 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对“简”的刻画[13],20 世纪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宠儿》(Beloved)中对黑人人物姓名的概念隐喻[14],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对各个角色的描述等。现代文学家沈从文在其随笔《无从毕业的学校》中写道:

还有个外文系学生张××,长得人如其名,仪表堂堂,经常穿了件极其合身的黑呢大衣,左手挟了几本十八九世纪英国诗人名著,右手仿照图画中常见的拜伦、雪莱或拿破仑姿势,插到胸前大衣扣里,有意作成抚心沉思或忧伤状态,由红楼走出时,慢慢沿着红楼外墙走去,虽令熟人看来发笑,也或许同时还会博得陌生人肃然起敬,满足自己的表演[15]。

当代作家汪曾祺在其短篇小说《星期天》中写道:

赵宗浚新认识的女朋友姓王,名静仪。史先生、沈福根、胡凤英都称呼她为王小姐。她人如其名,态度文静,见人握手,落落大方[16]。

当代作家、编剧赵赵甚至创作了题为《名如其人》的短篇小说。小说创作如此,评论古今人物也流行运用此种手法。现代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金庸评价历史人物袁崇焕时写道: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17]。

当代红学专家何永康评价现代作家孙犁时写道:

名如其人。孙犁,一个“犁”字,连接晴耕雨读或者是勤耕苦读的一生,他的故居,充溢着芬芳浓郁的书卷气息;大山,一个“山”字,牵系敦厚朴实的秉性和文品,他的故居,弥散着北地独有的人间烟火[18]。

运用这一表述并非大文人的专利,普通知识分子也有此偏好。除了小说、议论文、散文等作品外,新闻报道、纪实等作品亦运用此法。例如《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在《王镓:玉兔巡视器的引路人》写道:“王镓名如其人,她的性格安静沉稳”[19]。《光明日报》记者高渐进在《用生命谱写的教育之歌》中引用他人之语写道:

“名中有‘榕’,人如其名,具备独木成林、荫庇众生的榕树精神”。群众路小学一位老教师这样评价吕榕麟[20]。

自媒体评述历史人物时,同样偏好这一表述,如评论汉朝解忧公主“人如其名,为大汉解忧50年”[21],评论唐朝苏定方“苏定方一生可谓是人如其名,安定四方,关心百姓疾苦、江山社稷”[22],评论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元帅的英名如雷贯耳,名如其人”[23]等。

以上虽略举几例,但可一叶知秋,可知编码者偏爱使用“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的表述具有广泛性。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述说,为大众传播选择性呈现提供了前提。

2.2 大众传播的选择性呈现

大众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介向大众传播信息、建构意义的过程。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图书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图书犹如新闻,并非有闻必录,而是表现出选择性呈现的特征。能入图书的内容,都经过了编著者的筛选和排列组合。读者所认知的环境,大部分并非客观环境,而是经他人加工而成的“拟态环境”。古往今来,编码者、传播者青睐使用“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的表述,所用事例具有针对性,不断扩大受众对这一表述的认知。例如,至迟成书于清代的《木兰奇女传》写道:“今见将军,果然名如其人,人如其德”[24]。广为传唱的唐诗《情人玉清歌》开篇即言:“洛阳有人名玉清,可怜玉清如其名”。《宋史》记载:董先“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25];赵明诚曾这样评论李清照:“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26.],两处所用字词与其名呼应。清代小说《快士传》中写道:“此人能刚能柔,出奇应变,真乃名如其人,人如其号”[27]。在近现代,涉及“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表述的图书更多,除了前述的沈从文、汪曾祺的文学畅销书或常销书外,还有《如来八法》(“厉老前辈号称邪神,确是人如其号,只凭他这五大散手,已是邪得可以”[28]),《狂风断剑》(“方方大师人如其号,凡事要求有规有序,有方有棱,绝容不得半点虚圆之处”[29])等。笔者于2020 年8 月13 日通过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以“人如其名”为关键词,检索出中文图书130 本(1991 年—2019 年)。除了书中内容提及外,甚至在书的其它构件如封面也有这样的表述。《一个高效能人士的自我修养》在介绍其作者时就这样写道:“易闯,人如其名。教你闯,教你闯得容易”。《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第四册) 》在介绍其书的主要内容时写道:“……也有人如其名般清丽、一生在企业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的安静娴院士……”儿童畅销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唐家小仙妹》的内容简介也这样写道:“这个人如其名,像个从天而降的小仙女般的唐小仙,会带来哪些新气象?她的身上发生了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报纸是现代大众传播的主角之一,规模大、穿透力强,有力地建构了大众的“现实世界”。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认为“新闻媒介影响我们脑中的图像”。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力量[30]。就报纸而言,不管是中央报纸,还是地方报纸,抑或是行业报纸,有关“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的表述不计其数。例如,通过直接检索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数据库可发现,从1985年至2020 年8 月1 日,所载作品中共出现49 次“人如其名”的表述;从1975 年至2020 年8 月1 日,所载作品中共出现13 次“名如其人”的表述;其海外版从2000 年至2020 年8 月1 日,所载作品中共出现9 次“人如其名”的表述;同样具有高影响力的《光明日报》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述。通过检索其在知网中的相关数据可发现,从2003 年至2020年8 月1 日,所载作品中共出现21 次“人如其名”的表述,2 次“名如其人”的表述。其中记者陈建强与通讯员金振文所写的报道《点亮万家灯火,光明温暖人生——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还转发在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平台(受众是九千万中共党员)上,其中写道:

黎明,寓意着美好和光明。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黎明人如其名——他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1 年,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天津的街区里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31]。

除了中央主流媒体,省级地方综合性日报,如《南方日报》《浙江日报》《吉林日报》等,同样如此。例如,《福建日报》有《洪老板的“用心之道”》(1992-09-19)、《喜欢刺激,不怕挑战》(2002-11-26)、《健身业在福州勃兴》(2006-02-13)、《奇货与奇价》(2006-10-20)、《为政以德,为民造福》(2008-09-18)、《援建工地上最可爱的人》(2009-10-14)、《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2013-06-25)、《爱如榕树,荫庇学子》(2013-09-04)、《蒋玉火: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拼命三郎”》(2018-06-28)、《林梅英:书写自己的人生》(2020-06-11)等报道。其中,记者陈汉儿在多篇报道中喜用“人如其名”,这再一次证明了编码者的偏好,相关文字如下:

“初见蒋玉火,人如其名,个头不高的他说话做事风风火火。”[32]“梅傲严霜苦,英开香满枝。林梅英,人如其名,一位坚强独立的农村女性”[33]。

城市性报纸及晚报中有这样表述的就更多。例如,深圳地区发行量最大及珠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深圳特区报》,也多次刊载含有“人如其名”的报道或评论,如《中国电影中的龙文化》(2012-02-08)、《一颗明净的医者仁心》(2016-04-20)、《郑文龙:龙腾虎跃侦查线 忘我奋战结硕果》(2017-02-23)、《强军路上的“铁甲先锋”》(2017-08-15)、《各美其美:春华秋实的绽放》(2017-09-04)、《后进村蝶变的“领头雁”》(2017-10-03)、《张强:从争强到真强》(2018-09-01)等。其中,仅2017 年就至少有四篇。署名本报评论员的《一颗明净的医者仁心》写道:

粼,字典释义为“形容水、石等明净”。在急救岗位上奔忙20 多年的徐粼,怀着对病人的满腔大爱拼搏到生命最后时分,让人看到了一颗明净的医者仁心。人如其名,流芳益远[34]。

另外,行业报纸如《经济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教师报》等大报也有许多相关表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现象遍布新旧媒体,从线下到线上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百度以“人如其名”为关键词检索,截至2020 年8 月10 日,相关词条约有100,000,000 个。与其对立或相反的表述,则少之又少,几乎查找不到。大众传播选择性的呈现,日积月累,促进了广大受众“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认知的形成。

3 心理作用的效应性

“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认知的形成,还与人的传播心理密切相关。前苏联哲学家、化学家和科学史家凯德洛夫(Kedrov Bonifaty Mihailovich)院士认为:“人既是从事各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人物,又是心理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承担者,没有人的参加,没有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的活动,任何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都不能得以实现”[35]。

3.1 传受者的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

面对新生事物,人类有顾名思义的思维习惯,诸如“望文生义”“循名责实”“断章取义”“望文生训”等成语皆可成为此种思维习惯的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已经把抽象的文字与现实中的事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稳定的条件反射[36]。而个人对他人的认知,大部分是先从名字入手形成第一印象的。所形成的印象往往由其人名来统领,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的寒暄语“久仰大名”“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等即是这种认识习惯的佐证。名称影响着思维的对象甚至思维的模式,著名的德裔美国哲学家、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即认为:“词语提供思维的形式,你所看到的基本上由你能命名的东西所决定”[37]。即使见面之后,在交往不是很深入的情况下,对人的认知难免继续与名字挂钩。

语言不是物质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建构了对现实的感知。在人类交往中,名称是语言交际的切入点,“命名是整个传播行为过程的开始”[38]。在语言表达中,人是施事主体或受事对象,是行为动作中的焦点。因此,人名与其它文字成分相比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人名拥有知觉的显著性,容易对传受者产生第一印象。人名所用汉字属于高频词语,一般简单明了,容易识别,并产生词频效应。知觉上产生了显著性,人脑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持久,而“大脑喜欢用已知的信息去理解未知的信息”[39],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同化现象,并把“人如其名,名如其人”少见现象视为经常性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相当有限的,大约只有5 个—9 个单元[40]。“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这八个字易读性高,可懂度也高,不仅适合短时记忆,而且也适合长时记忆。该句子富有诗性特征,运用了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本身感知度也很高。由于直接与人物挂钩,叙事会产生活化效果,使受众产生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

3.2 传受者认知简单化的倾向

有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而不是主动寻求全面的信息[41]。全面信息的获得需要调动人类各种认知器官,整体协作,发挥其相应功能,如耳朵要多听,眼睛要多看,手脚要勤动等。不仅仅在信息接受上如此,人们对传播信息的媒介亦有偏好。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冷热媒介”说分类虽有不足,但却生动地说明了受众对感官调动的好恶。人类天生具有惰性,事物又有复杂性,因此普通人有认知简单化倾向。现代认知学者早有共识,人类是“认知吝啬鬼”[42],惯用图式分门别类,简而化之。人在生活中并非每时每刻都理性,大多时候却是感性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一个事物形成理性认识,需要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地逻辑加工。所以除了职业起名者和科研人员等少数人外,普通人一般不会费事费力去研究姓名话题。

在人类任何传播活动中,身体从未缺场,人的心智、头脑与环境具有密切关系。人人皆有名字,人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每个受传者对于名字皆会进行内向传播,并拥有自身的生理与社会体验。当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大卫((Rumelhart David))认为:“在人类信息处理的细节方面,期待和过去经验起着重大作用”[43]。绝大多数名字包含美好积极的意义,人又有美化自己的倾向,所以认为人如其名是有道理,不仅适用自己,也适用他人。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选择信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Raymond Bauer)所言:“在可以获得的大量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场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且支持他的价值观念的信息”[44]。另外,“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这一观点意思简单清晰,普通大众并不深究,这也是大众认知进程停滞,甚至产生石化现象的原因。

4 总结

“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认知的形成并非单纯的姓名迷信,它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人对自身的期待,对他人的认知,与众人的交往,离不开姓名勾连其中。姓名成了一种媒介,不仅具有中介性、转述性,而且有意无意地被视为人生样态的隐喻。“人如其名,名如其人”认知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个人事实依据,但更多是出于传播效果,甚至事实的形成也离不开传播作用。这一表述易读性高,传受双方皆有运用偏好,通过大众传播的放大,日经月累,从一种少数现象被读取为一种“显著”认知。

猜你喜欢
姓名
写话乐乐船
写话乐乐船
梁潮印笺·姓名章戢孴
梁潮篆痕·姓名类集
致 谢
姓名的『姓』字为什么是『女』旁?
小记者档案
小记者档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综合模拟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