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梅
不知从何时起,爸爸发现女儿妮妮很抗拒陌生环境,更害怕挑战任何有难度的事情。比如,说好了去参加一个室内游园活动,可到了门口,妮妮往里瞄了一眼,就死活不肯进去了。问她怎么了,她说:“害怕。”平时学钢琴都很积极大方,可等到小测验,妮妮总止步于琴室门口,死活都不肯进去。爸爸既恼火也不解,他想不明白,不过是有点儿陌生的环境,难度并不高的小测验,已经7岁的妮妮怎么就望而却步了呢?
一开始,爸爸还会对妮妮又哄又劝,但渐渐地,他终于压不住内心“这样下去可怎么行”的声音而发火。此时,他轻则板起脸来威胁或吼女儿两句,重则生拉硬拽地把妮妮扯到她怕去的地方。这方法也算管用,因为每当妮妮被好玩儿的东西吸引或者开始弹琴后,她的紧张和抗拒也开始慢慢消散。但下一次,妮妮又会故技重演。类似的情况多了,爸爸越来越害怕带妮妮去新环境,因为那很可能意味着又上演一场父女拉锯战。
熊仔是个很机灵的男孩,他对很多事情都容易产生兴趣,学东西很快,但妈妈却为儿子的粗心大意而烦恼。今天妈妈提醒熊仔别忘了带文具盒,明天又要督促他纠正作业里的各种小差错。时间长了,熊仔粗心的毛病一点儿没见好转,妈妈的提醒也就更加无处不在……
生活中,像妮妮和熊仔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的父母也经常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这么执拗,就是不按父母期待的方向去走呢?为什么家长越使劲儿,孩子的问题反而越严重?
其实,家庭是一个成员间彼此影响的系统,某个成员身上的“毛病”“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时,与其死盯着逼着他改,还不如调整家庭关系,安顿彼此的情绪。
细看爸爸和妮妮之间的关系,最初的确可能是妮妮对新环境或有压力的事件有所回避,但这背后妮妮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大人仿佛从未看见并加以帮助,所以孩子也就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妮妮爸爸助女心切,希望她能尽快克服害怕、畏难的情绪,强拽女儿的言行中蕴含了要对女儿负责的苦心。但从女儿的角度看,感受到的却是爸爸对自己胆小、害怕的不允许和不接纳。由此,妮妮的害怕和不安又多了一重:当我感到害怕和退缩时,我不再是爸爸眼中的好孩子了吗?爸爸还爱我吗?她的害怕和担心,可能比适应新环境、面对挑战更令她想要逃避。
对于熊仔来说,情况也类似,他一次、两次的粗心大意令人不安,但妈妈的反复提醒又仿佛在说:“你不够好。”“如果你不改正,我就不再爱你。”结果可能变成孩子越想表现得好越容易紧张出错;出错次数越多,孩子越没有信心,母子之间的“叮咛與粗心”的循环锁链也就越拉越紧。
孩子表现得越执拗时,意味着亲子关系的结越紧。此时,如果身为父母者能先看到、打破关系中的旧模式、旧循环,心结也就有机会获得松动,继而孩子的行为才会有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妮妮的爸爸需要看到自己过度担心,他应接受孩子并不是永远都会表现得自信、勇敢,孩子一次、两次的退缩并不意味着孩子以后就一定会成为胆小怕事的人。当爸爸不再那么紧张,孩子怕被爸爸批评的心理负担随之减轻,也就会有更多力量去面对自己的害怕与退缩。同样的,熊仔的妈妈仍然可以提醒熊仔细心,但不需要过度关注、拒绝孩子的粗心。当熊仔感受到自己的粗心是被允许的时候,用于担心、害怕不被妈妈喜欢的那部分注意力,便可能被用在“细心”上了。
当父母更能觉察、安顿自己的情绪时,也就更能看到孩子的真实心情与需求,亲子之间也才更有可能弹性灵活地相处,孩子的问题,也会慢慢地不再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