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棠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里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而在近年来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改革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微课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重组,简明扼要地在短时间内解决某个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移动地服务于开放式教学。笔者将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能够对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建议。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通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先修课程,积累了一定的会计基础。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知识点繁多且较为枯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加实践环节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进行个性化教学。高职的学生特点是动手能力较强,对实践性环节兴趣浓厚,但对理论知识不易于接受。面对这样的课程特点,无论是依靠讲授与演示的教学方式还是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单向灌输教学内容,看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适得其反[1]。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是指把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将更多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师提前建设好微课教学资源,学生自行在课前自主学习,师生有更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答疑和交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师生角色、教学流程、课程管理等方面摆脱了传统固有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2]。
2.1.1 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自学两个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前的准备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首先,微课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前提,而教学资源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由于微课视频时长一般在5~10 min,只能覆盖1~2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要将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梳理细化。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往往只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是难以让学生完全掌握的,需要若干个微课从不同角度去讲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同步开发与微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在教师把微课发布到网络平台后,学生自主选择空闲时间在课前进行学习,可将遇到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对教师提出疑问。
2.1.2 课中阶段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微课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预习,教师在课堂上将更多时间放在解答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尤其要关注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很多学生在看微课视频时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还要了解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进度,对其进行个别辅导。最后,教师再次对教学内容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2.1.3 课后阶段 教师在课后发布课堂总结和练习题,学生可在训练中找出存在问题并进行思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教学效果[3]。
2.2.1 教学效果 为了验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选取了在同一学期开设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比较。两个专业均有2个班,其中会计专业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财务管理专业采用理论讲解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两个专业的授课课时相同,使用同一份试卷作为期末考试试卷。结果,会计专业的平均成绩高于财务管理专业4.3分,效果较为显著。在课程结束前,也对两个专业发放了同一份教学测评表,会计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财务管理专业。从以上对比情况来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能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2.2.2 教学反思 在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还有若干问题仍需解决。首先,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该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还是技术问题。在制作微课视频时,笔者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录频软件录制PPT讲解。该方式虽然相对容易操作,但画面比较单调,对于习惯用手机观看各类视频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够。若是采用动画的方式制作视频,效果会明显提升,但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工作量也很大,现阶段还难以实现。笔者在制作微课资源时也邀请企业教师加入,把企业一些实际案例放进微课里,收好良好效果,学生观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其次是课程管理问题。翻转课堂模式把学习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但有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按照教师要求在课前完成微课的学习。这样在课堂上就难以有效进行讨论和交流,会影响教学的进度。总体而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符合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需求,也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推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