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治理视角下未来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以龙游县乡村未来社区为例

2020-03-13 05:48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叶 菡

(中共龙游县委党校 浙江 衢州 324400)

一、引言

伴随人类对生活品质提升的不竭追求,社区内涵和功能模式不断迭代创新。低碳社区、智慧社区、共享社区、健康社区等各种社区建设思想探索不断涌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9]8号)中提出要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价值坐标,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智慧城市、社区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与此同时,“智慧养老”已逐渐成为中国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的趋势。

二、龙游县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智慧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游县乡村未来社区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龙政办发[2019]75号)提出以“建筑”、“健康”、“教育”、“乡风”为特色场景,带动生态、智慧等其它场景,打造“历史风貌邻里样板、乡愁文化社区标杆”的乡村未来社区。龙游2019年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98272人,占总人口24.3%;65岁以上71234人,占总人口17.6%。溪口黄铁矿小区人口全镇22154任,60周岁以上6049人,占比27.3%,远高于老龄化标准,老年人在300人左右。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刚性需求老年人群体体量大,对未来社区健康场景的构建造成了压力。

(一)养老观念转变与养老产业发展速度不对称

基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智慧养老产业、智慧养老产品开发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互联网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结合逐渐紧密,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成为了民生领域一个新的突破点。然而受到传统养老观念、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制约,老年人仍偏向于家庭养老,对于新型养老模式以及智慧养老产品接受程度不高。未来社区中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在智慧养老产品使用方面,老年人一方面认为智能化养老产品费用较高,不愿意消费,子女宁愿在小孩身上消费,也不愿意在父母身上消费;另一方面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不高,对智能化产品的使用持有谨慎、排斥的态度。

(二)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侧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侧不平衡

智慧养老服务涵盖了智慧养老产品、智慧医疗产品、智慧健康服务、智慧生活服务和智慧情感支持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尽管目前各地在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并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治疗与管理、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照料、心理疏导与精神慰藉等方面仍只能依靠乡镇、社区工作者或是志愿者等少数群体,缺乏智慧、有效的手段,无法全面系统掌握老年人实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的养老服务针对性不足。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智慧养老技术和产品开发不足也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滞后作用。目前普遍缺乏用大数据来收集与分析老年人基本信息的智慧养老运营平台,无法很好地整合医疗数据,难以掌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供需信息不对等,智慧养老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与使用习惯,操作步骤繁琐,一键化产品研发不足,而且费用较高,因此未能得到老年人的广泛使用。

(三)政策投入与社会资本投入不充分

近年来,“智慧养老”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服务行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等多项与智慧养老相关政策相继颁布,然而由于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和信息技术的限制,智慧养老开展较好的社区往往只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缺乏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普惠性补贴与特定老人补贴落地政策不明确,发展经验不足,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较为混乱。智慧养老行业尚未在智慧养老实际铺开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个养老服务购买能力不足的严峻问题。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方盈利困难,在投资额大、回报周期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下,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没有明确的落地政策,社会资本投入缺乏动力。

(四)老年群体数量与专业服务人才数量不匹配

养老护工是未来社区康养服务的主力军,但目前养老行业人才平均每年流失率超过20%。目前我县老年人护工数量不足,如龙游县在册护理员只有65人,其中中级护理员10人,初级护理员55人,经培训合格的家庭护理员相对也少之又少。护工社会地位低,传统观念普遍认为照顾老年人是脏活累活,自身职业认同感低,付出与收入不对等,聘请专业老年人护理人员困难,只能聘用临近农村地区的中年妇女,学历较低,缺乏操作智慧养老设备的能力。智慧护理设施研发人才不足,导致智慧养老产品更新较慢,专业老年护理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性能有待提升。

三、智慧治理视角下构建未来社区健康场景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宣传引导,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

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途径加强引导,扭转传统的养老观念,宣传新型、智慧的养老模式,让老年人以及其子女了解智慧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科学性,扩大选择智慧养老模式的覆盖面。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培训与老年人科技信息知识再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项目培训,学习使用健康管理系统、一键呼叫、血糖血压自动检测仪、生活服务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让更多老年人认识、了解智慧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等新生事物。加强家社互动,引导老年人子女参与学习培训,子女有意识地利用智能设备与老年人进行互动交流,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他们对智能养老产品的使用能力,协助老年人掌握并熟练使用智能设备,赢得老年人的信赖与使用,通过现代科技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需求。

(二)了解老年人需求,开发智慧终端设备

建设全国统一的智慧养老运营平台,自上而下衔接卫健、民政、医疗保障、街道社区等多部门,整合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志愿者等资源详细掌握老年人的基本健康信息,了解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建立智慧医疗养老信息档案。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2020年发布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行业标准《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技术标准》来设计研发产品,采用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控措施,确保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围绕老年人的核心需求,鼓励企业在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医养产品的智慧属性,开发普适性、便捷、操作简易的智慧养老产品。加强一键呼叫、安全警报、健康监测、医疗护理、远程疾病诊疗、精神慰藉等智慧养老服务的开发,同时加强智慧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与信息的更新,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的基础上,借助智慧的力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推进未来社区中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的使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需求。

(三)加大政策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

为防止各地标准重叠的现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统一的指导标准、评估保障机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政策等吸引社会资本方参与到智慧养老服务中。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融合,积极推进养老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探索开展“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的模式,推进社会资本方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资源整合的优势以及社会资本方经营管理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严格做好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开发的过程控制,通过专门设立的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确立养老行业发展的规范,创造良好的智慧养老行业运营环境。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智慧养老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智慧养老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智慧产品和智慧服务的支撑,还需要专业的智慧服务团队,包括智慧养老服务人员、智慧养老政策制定者、智慧养老产品研发者等群体,因此,通过培训提升智慧养老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加强教育引导,转变社会以及智慧养老从业人员的观念,提升智慧养老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水平,让他们工作有尊严、有收获。应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规划和具体的管理规范制度,卫生部门应联合高校开设智慧养老护理、康复医学、老年保健等课程,进行智慧养老服务教育,培养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依托社会资本方引进具备竞争力的智慧设施与智慧护理人才。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加大对智慧养老产品研发领域的奖励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智慧养老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有效构建智慧养老体系提供人才技术基础。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