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人物在台湾

2020-03-13 05:00杨济亮
闽都文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船政福州毕业

杨济亮

1945年抗战胜利后,船政系人物与台湾关系密切。闽江江防司令李世甲率部接收台湾。国民党政府在台恢复造船业,主要依靠福州船政系人才。1949年以后,船政系列学校毕业生在台将领约65人,其中包括叶昌桐上将,郑本基、宋炯、欧阳良等中将,大量海军军官来自马尾海军学校。有多人入主台湾军政高层,在工商界也有不少出色的企业家。

一、抗战胜利后李世甲率部接收台湾

1945年10月25日8点55分,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内乐队高奏《胜利进行曲》,身穿崭新陆军上将服的陈仪缓步走入大厅,他的身后紧跟着台湾警备副总司令陈孔达、司令部参谋长柯远芬、行政长官公署秘书长葛敬恩、70军军长陈颐鼎、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李世甲。

李世甲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主官陈仪,将第一号令传达给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依照此项命令,台湾全境及澎湖列岛应交还中国,所有日本在台湾及澎湖列岛的陆海空军和警察,均应缴出武器,听候处理。短短5分钟的仪式,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为纪念台湾从日寇统治下重归祖国怀抱,国民政府决定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每年这一天,全省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并放假一天。

为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早在1944年10月,国民政府就成立了台湾接收委员会,负责接收台湾的准备工作,陈仪为主任委员,福州人钱履周为该委员会九名委员之一,并兼常委,后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秘书处处长。1945年5月,日军准备撤退,李世甲率海军陆战队与陆军八十师分三路进迫福州,先后收复了福州、马尾、长门。6月,李世甲调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他作为接收专员,负责接收厦门和台湾的日伪海军。李世甲受委任后即以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名义,在福州《中央日报》上发布海军总司令部命令,通知在抗战时期所有因编制紧缩和因病因事离职的官兵限期报到。经审查共录用200多人(多为福州人),作为接收台湾日本海军的补充力量。

10月16日,戴锡馀团长率海军陆战队等官兵约1500人率先乘大帆船,从福州马江出发前往台湾,因沿途遇风受阻,延至28日才达基隆。李世甲则于10月18日率部乘炮艇也从马江出发,19日晚上到达基隆,翌晨抵达台北,在台北教育公堂设立了中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当天上午,李世甲即命令日本海军驻台湾司令官福岛中将,立即造具台湾日本海军投降官兵花名册,并造具舰艇、炮械、弹药、财产、物资,以及档案、图表、机密文件等清册各三份,听候点收;禁止对外通信,所有电台均由我方监视;战争期间,在台湾海峡港口所布水雷,严令限期扫清,不得遗漏。当时台湾的日伪军加起来有20万人以上,日侨民有几十万人。日本受降之后,李世甲火速开始接收工作,由海军上校参谋严寿华负责接收在基隆的日本海军,由海军中校参谋叶心传负责接收在澎湖列岛的日本海军,自己则到高雄左营军港接收日本海军,命令军港司令黑赖贺少将把武器、物资悉数上报。经过两个月的工作,一共接收日本海军俘虏19000多人,就地集中管理,分批遣返。李世甲接收马公、左营两港后,又被海军总司令部任命为台澎要港司令。同年11月,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乘“长治”号军舰赴台湾,在高雄左营与李世甲会集后,至台湾各港岸视察接收情况。这年冬季,国民政府裁撤海军总司令部,设立海军处,由军政部长陈诚兼处长,陈绍宽被迫去职。李世甲深感海军处境困窘,于1946年5月辞职离台返榕,不久,转上海休养。

叶昌桐拜谒陈绍宽故居

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台恢复交通和航运业,主要依靠福州船政系人才

战后的台湾百孔千疮,一片颓废,急需人、财、物的支援。福州作为与台湾历史渊源紧密的福建省会,迅速掀起声援台湾复兴建设的浪潮,福建同意台湾方面以其特产来交换所需物资,并给予优惠价格,以推动台湾经济快速发展。1947年,福州市政府紧急向郊区购买生猪运台救急。在人才支援方面,当时,台湾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福建学院、协和大学、法政专科学校、高工、高农、高商、高航及省福中等院校的青年学子纷纷奔赴台湾。在国民党海军接收马公、基隆、左营等军港后,马尾海军制造所专家及海军学校毕业生即前往台湾,主持这些军港和造船所的建设。福州海军学校、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和福建省马江私立勤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福建省立林森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毕业生和马尾造船厂技术工人中的许多人,纷纷进入三个军港及造船所工作,成为台湾铁路公路交通、港口、航运和造船业及之后核电业的技术骨干。

萨本炘

萨本炘,其叔祖是清朝海军统制、民国海军总长萨镇冰,其长兄是“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本俊),萨本炘排行第三。1913年,他考入福州海军学校第12届管轮班,受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影响,立志投身祖国的海防事业。当年10月,船政后学堂直属海军部管辖并改名为福州海军学校,管轮班改名为轮机班(即第一届)。萨本炘在校8年,刻苦、勤奋、好学,学业成绩优异。1920年9月毕业,就被派到“江真”号炮舰实习。1925年,萨本炘赴英国格拉斯工业大学学习造船。1934年曾任马江勤工学校校长一职。1945年,收复台湾,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国民党政府着手在台恢复修造船业。1946年9月,经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昌照举荐,任命萨本炘为台湾机械制造公司总经理协理兼总工程师及基隆造船厂厂长。其时,恢复进程相当缓慢,直到1948年实行改组,分别成立台湾机械公司和台湾造船公司。造船公司系以基隆造船厂为基础进行扩展,改派周茂柏出任公司总经理,仍属海军造船基地。萨本炘则到广州,应中山大学工学院陆风书院长之聘,担任该校教授。1948年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前夕,萨本炘毅然由广州回到福州故里。

福州闽侯人林则彬,光绪二十七年(1901)11月生,1913年经人推荐考入福州海军制造学校丙班就读,曾因用功过度而咯血,后因学潮肄业。他学的是制造专业,却被派到漳厦铁路从事测量选线,3年后任胶济铁路工务段段长,1934年升任铁道部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1936年任成渝铁路重庆江津工务段段长,抗战时,曾负责川滇铁路造线,曾任中印公路副处长,承担尤陵到密支那洲公路施工。

1946年,林则彬受职为台湾高雄港务局局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宣战后,美军飞机自菲律宾起飞,轮番轰炸高雄港。接任时,港区仓库荡然无存,港道大小沉船百余艘(达10万吨位以上),码头毁坏达97%,满目疮痍,一片狼藉。港务局仅180名员工,人力既缺,财力更紧。林则彬身先士卒,刻苦奋斗,前后历时3年,打捞沉船,清港除障,重建仓库,修复码头、驳岸、港区、道路、桥梁等,使之恢复生机,由进出4000吨轮船提高到万吨轮船,为后来扩建高雄港打下基础。

林则彬(前排右)与工人们在修路时的合影照

1949年,林则彬转任台湾省公路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至1957年升任为局长,仍兼总工程师。台湾光复初期,主要公路均系卵石路面,年久失修,又经战乱,不堪使用。自接任至1954年5年中,修复西岸主干线,使全线300多公里的公路贯通,并铺设沥青路面,成为台湾第一条柏油路。又修建中坜至丰原130公里的中丰公路,整修恒春三线公路计106公里。在此基础上,1954年决定修建中部东西横贯公路。此路须翻越3200多米高的中央山脉,沿线悬崖峭壁,深溪穷谷布满其间,地形十分复杂。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已有计划,并修建台中至屯原与花莲至铜门两段,不久因工巨费艰,未竟所施。台湾光复之后,又议修建。自1950年起,叠经勘测,终以工程浩大,经费无着而作罢。1954年当局决定兴修。林则彬不惧勘测时左腿已被巨石砸伤之悸,身先士卒,身体力行,施工中时刻不离第一线。他亲率公路工程人员20多人,历时40多日,深入中央山脉原始森林踏勘选线。几经研论,最后选定主线由台中经丰原、谷灵、梨山、天祥、太鲁阁而达花莲,支线由梨山经思原、垩口、四季至宜兰。主、支线全长306公里。1956年7月动工,1960年4月完工通车,历时3年10个月。在近4年施工中,林则彬和建设者基本上是靠人工和简陋工具完成台湾东西横贯(中横)公路,结束了台湾东西不直通的历史。1963年林则彬着手兴建北部东西横贯公路。始自台北县,经桃园县之三民乡、复兴乡、荣华、马陵,跨过中央山脉,经池端至宜兰县,与中部东西横贯公路相接,全长90公里。此线地形复杂,难度之大不亚于中部东西横贯公路跨谷架桥。大汉溪深谷的一座长为71.5米的钢拱桥和一座吊桥,工程极其艰巨,而设计、施工、监造,都由福建连江人、工程师严启昌完成。因设计独特,景观优美,今已成为旅游景点。

陈鸣铮

1993年秋,93岁的林则彬带着小女林淑德专程回到别离50年的福州,并写有《福州故乡行》:“11月20日晨,经六一路、福马公路,穿鼓山隧道、快安隧道及马尾隧道到罗星塔前,经200多石阶入塔内到顶层,远眺码头及船厂,闽江正在拓深航道及填海工程。回程经水运所,即前船政局旧址,亦系余母校(海军制造学校)地址,一切改观了。”他对故乡和母校都具有深深的感情,说是收获甚多,不虚此行。

20世纪50年代,借助先进工业国家经济转型的机遇,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出口量急剧飙升,因此,急需提升台湾的港口吞吐能力。经过多方反复物色,最后选定了福州籍军人、“海军后勤署”署长、少将陈鸣铮领衔建港工程。陈鸣铮,1916年出生,少时在福州海军学校第5届轮机专业学习。他是1938年武汉会战中“中山”舰20多名幸存者之一。此后,他担任“太康”舰轮机长、第一舰队司令部轮机长、“海军后勤署”署长等职。1971年调任台中港工程局局长。陈鸣铮率领建港大军,历时12年,在沙滩上建成了一个年货运量达755万吨的大港。

池孟彬

其他曾在台湾航运港务、造船修舰系统任职的船政系人物还有1937年福州海军学校第6届航海班毕业的池孟彬、林濂藩、曾耀华、邓先涤,第7届航海班毕业的甘敏,第8届航海班毕业的陈在和以及福州海军学校造舰班毕业的王衍球和官明,轮机科的陈定九、黄玉春等。这其中,闽侯人池孟彬是池仲佑的侄孙,曾参加抗战时期长江中游布雷工作,后任台湾航业公司总经理、阳明海运公司董事长;林濂藩自幼以乡贤林文忠公为范,官至台湾海军中将,1976年任台中港务局副局长,负责港航营运等工作;闽侯人王衍球曾任台北市“中国造船公司”基隆总厂厂长、高雄总厂厂长、联合船舶设计中心董事;官明去台湾后,一直服务于台湾造船公司,历任台船设计组长、联合设计中心高级主管。

另外,闽侯人朱以润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台湾的核电工业贡献良多,曾获“十项建设”有功奖。1946年,朱以润毕业于马尾私立勤工工业职业学校。其父朱心庄毕业于福州海军飞潜学校(第1届特别级)。

三、1949年以后的船政系在台军政人物

船政学校毕业生在台将领约65人,其中包括叶昌桐上将,郑本基、宋炯、欧阳良等中将,大量海军军官来自马尾海军学校。梁序昭,福州仓山梁厝人,早年入福州海军学校丁戊班学习德文,后转烟台海军军官学校航海班17届毕业。历任舰长、第一舰队司令、第二军区司令。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1949年赴台,初任“海军总部”署长,旋任“海军舰队训练司令”。1954年6月升任“台湾海军总司令”。1959年调任“国防部副部长”,至1963年12月。1964任驻韩国“大使”。1967年回台,受聘“总统府战略顾问”,后改聘“国策顾问”。

魏济民,福州海军学校第5届航海班毕业,抗战后任青岛海军军官学校校长。1948年冬,青岛临近解放时,魏济民奉令将海校迁福建厦门。1949年2月,因“重庆号”起义事件,被当时台湾海军司令桂永清陷害扣押,直到1952年桂永清被赶出海军,魏济民无罪释放。魏济民获释后,蒋介石为安抚他,曾亲自召见慰问。后魏济民外放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20世纪60年代初任台湾驻委内瑞拉“大使”等职,退职后迁居美国。

常香圻,是船政学堂管轮第8届毕业生常朝干的亲侄子,1931年经其保荐,考入福州海军学校第5届航海班,成为魏济民的同学。因学业优良,常香圻提前两年毕业,于1935年6月被选送赴英国皇家海军大学留学。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常香圻与同学们一起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任海军学校教官,在海校千里转移中,仍坚持教学。赴台后,一直在台湾海军军官学校当教官,后升至台湾三军大学教育长,中将军衔。

宋 炯

此外,台湾国民党海军中船政系海军将领还有福州海军学校第3届航海班毕业的郑天杰、陈庆甲和林溥,第5届航海班毕业的柳鹤图,第6届航海班毕业的邱仲明、林鸿炳、何树铎,第8届航海班毕业的陈在和、葛敦华和江济生,航海班第9届、青岛海军学校毕业的邹坚,福州海军学校第10届航海班毕业的张振亚、林蛰生,第11届航海班毕业的郑本基、刘和谦、罗锜、区小骥,第4届轮机班毕业的王先登,第5届轮机班毕业的杨熙龄,第6届轮机班毕业的曾尚智,第7届轮机班毕业的欧阳良、张宗仰,航海18届寄闽班毕业的高如峰等。

船政系精英赴台后也有不被重用的,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王助(1893-1965)。1918年王助任海军部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副处长,并兼任飞潜学校专业教官。由于他出身烟台海军水师学校,隶属于北洋海军系统,带他到英国留学的清朝大臣萨镇冰甚至将孙女嫁给他。这样的背景反而成为王助无形的“枷锁”,始终未能得到蒋介石的重视,只在成功大学教书。1965他在台南抑郁而终,享年73岁。

林䌒民(左四)到福州大学任教

20世纪80年代初,两岸人员往来松动后,不少船政精英选择了回乡定居。如福州马尾海军学校轮机科毕业的陈定九(1898—1987),宁德霞浦县人。1949年随国民党退台后先后任台湾第三造船厂工程师,基隆海洋学院副教授、图书馆副馆长兼外文部主任。1979年元旦,他从广播中听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深受鼓舞。7月,他借台湾当局放宽出境旅游之机,办理赴美旅游签证,至11月24日毅然回归祖国首都,与妻儿团聚。不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员办公室专员(后改为参事室参事),定居北京。还有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堂弟林䌒民,早年毕业于福州马尾海军学校,是台湾海洋学院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回到故乡福州并被福州大学聘为机械系教授。闽侯人林可玑(1901-1997),1913年考入海军制造学校,曾任台湾“立法院立法委员”,并任青年党中央常务委员、中央党部秘书长等职。1992年,林可玑回到大陆,定居于故乡闽侯上街镇。

猜你喜欢
船政福州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毕业季
寻味福州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