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宗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阶段,很多幼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充分重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只是注重幼儿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逻辑能力方面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在成长阶段无法全面地提升自己,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引导幼儿正确地应对挫折,注重化解能力的培养
幼师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帮助幼儿逐渐摆脱对家长的心理依赖。在幼儿成长阶段,对家长的依赖是阻碍幼儿成长的主要因素,幼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地引导幼儿,让幼儿能够逐渐地认识到想要实现一些目标只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挫折才是成长的必备条件。幼师在展开教学时还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一些基本挫折的模拟教学,例如,幼师可以要求幼儿独立完成一幅绘画,在固定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的幼儿已经提前完成了幼师布置的任务,而有的幼儿却没有来得及完成,这就导致没完成任务的幼儿在心理上出现了急躁、紧张等消极情绪,幼师面对这种现象可以在教学时让已经完成任务的幼儿唱儿歌,并且鼓励没有完成的幼儿,让其能够逐渐地树立起完成幼师布置的任务的自信心,从而让幼儿能够将被动完成任务轉化为主动完成任务。这样幼儿就能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逐渐地掌握应对挫折的正确方式,进而能够充分感受到挑战挫折的快乐,同时也能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充分重视挫折教育,保证课堂教学连接性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内容中大多数缺少了对幼儿挑战困难的鼓励教学。并且在幼儿面对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时很多家长都是选择自己去帮助幼儿解决,这就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所以幼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挫折情境教学,将挫折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的整体连接性。这样幼儿就能够不断地挑战挫折,战胜挫折,进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师在展开教学时还可以挑选一些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来展开挫折教育,让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这样幼儿的课堂体验感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幼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借助于一些游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榜样激励教学,培养幼儿战胜挫折的自信心
在幼儿学习阶段,外界的环境以及外界的一些人物都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幼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借助于榜样的影响力来进行相关的引导,例如,幼儿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到其他幼儿欺负时,幼师就可以借助于一些故事来引导幼儿,幼师可以举出一些漫画中的主人公面对类似挫折时的应对方式,让幼儿可以逐渐产生不畏惧挫折的心理,从而让幼儿能够逐渐地学会面对挫折。幼师可以对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称赞与奖励,让幼儿能够在挫折挑战过程中得到成就感。这样幼儿就可以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战胜挫折的自信心。
四、注重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性
在幼儿阶段实施挫折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加全面地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幼儿的未来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幼师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地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注重教育过程的渐进性,要能够适当地调整自己对幼儿的期望值,让幼儿可以从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幼儿才能够逐渐稳定地形成坚强的品质。幼师在教学时还需要针对幼儿的不同阶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要能够以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并结合幼儿的具体年龄特征以及相关的学习状况,逐步地提升教学目标的难度,保证幼儿能够在各阶段的教学环境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进而让幼儿能够不断地在挫折中成长与进步。
总而言之,幼师在教学时要能够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幼儿能够正视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幼师也需要充分地重视挫折教育的渐进性,让幼儿能够稳步地提升自己。最后,幼师还可以在教学时开展激励教学,培养幼儿挑战挫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