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健娴
摘 要:生物學科教育教学要充分体现生命性原则,把生命“活”的本质贯穿始终,把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与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发展和演化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系学生自身和生活实际展开教与学的活动。
关键词:生物;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153-02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要充分体现生命性原则,把生命“活”的本质贯穿始终,把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与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发展和演化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系学生自身和生活实际展开教与学的活动。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动手实验操作,意义十分重要。在普通的课堂教学中也要突出这一学科的特点。
一、动手操作小活动
看一看: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生物学科的一项重要培养目标。如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观察各种细胞的结构,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鸡卵的结构,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通过参与能获得一些直观的知识。
摸一摸:对某些生物体的认识要从感触上去获得。如摸一摸植物的叶片,会感知叶片上长有茸毛,摸一摸鱼儿和青蛙的体表,学生会感知有润滑作用的粘液。例如教学“感受器的认识”时,可让学生摸一摸不同形状的物体、不同温度的水,摸一摸冰块会觉得凉。又如触摸到脖子皮下的颈动脉能感知脉搏的跳动。
测一测:如学习“呼吸系统”为各小组提供一个肺活量计,对肺通气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又比如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色觉、胸围差等,例如:用抓尺子来测定反应速度,数每分钟打点数目来测试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生理盲点的测定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生命现象。
分一分:分类是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学习“种子的分类”、“植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免疫的分类”“叶的分类”等,在教学“花的种类”时,教师先任意让学生准备花,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花分类吗?”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分类的方法依据。
试一试:有一些生物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有的,有些是学生经验中没有的,把这部分知识设计成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试一试的形式。如:尝试做膝跳反射,知道什么是反射;尝试运用有关营养的知识,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说明它的合理性;运用所学的酵母发酵原理尝试制作米酒;试着用一只眼睛看两只手指尖缓慢地对在一起,对比与两只眼睛看的感觉是否一样,学生很快就能得知人长两只眼睛的功能一个是增大视野范围,一个是看物体有立体感觉,这个体验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没有的。又如讲解“运动的形成”时先让学生分别用曲肘伸肘、张开双臂等动作来感受一下各个骨骼肌群的舒张与收缩,从而了解肌肉的协同作用体验其实际意义。这些活动都能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
二、实验教学活动
自然科学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总结发展起来的。实验除了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等特点外还能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客服种种困难,最后获得实验成功,由此产生的喜悦转化为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例如: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看到蚯蚓的前端有个像指环一样的结构,学生不知道这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是环带,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所以又称其为生殖带。当学生触摸到蚯蚓的腹面很粗糙和体壁有黏液时,就觉得奇怪,接着教师可以问:它的腹面粗糙对它有什么作用?它体壁的黏液如果干了对蚯蚓会有什么影响?学生不知道原因,就会表现出对问题很感兴趣,想知道原因。实验教学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它能指导学生的实验思想,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实验原则,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是普通教学不可替代的,而且与普通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又能为普通教学提供分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分组实验教学是传统教学中比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模式。
三、教具制作活动
教具制作活动的过程本身需要融入一定的创新意识,结合已有经验构思教具框架,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设计、试制、改进、定形。师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经受失败的考验,开拓创新思维,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学习细胞这一节,可以让学生利用纸板、泡沫板、橡皮泥等制作一个细胞立体模型,虽然不十分美观标准,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位置和特征,便为进一步全面、概括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制作并观察纸飞机的落地,通过折纸飞机让学生明白飞行是动物在空中运动的主要方式,而体型与飞行运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利用旧矿泉水瓶制作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等。例如:染色体结构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手中学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像当年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并通过手中学具像当年科学家那样去一步一步地建构染色体结构模型,把这节课上成一节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科学探究体验课。生物学制作不仅限于模型的制作,还包括装片制作、标本制作、生理过程的模拟等,学生从中理解生命是物质的,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也是统一的。
四、教学游戏活动
教学游戏并非与学习对立,自身具有轻松有趣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直观生动的小游戏,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游戏中,学生认识到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明白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如讲癌症的预防时,通过游戏让学生思考细胞过多时会怎样。游戏是这样的,用胶带纸在地上划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代表人体内的一个区域。让两个同学站在正方形内,代表两个细胞。假设每三十秒细胞分裂一次,同时又有一个细胞死亡。用一组同学模拟这个过程,第一个三十秒后,两个新的同学进入正方形区域,同时一个同学离开。通过游戏让学生们预测人体内的某些细胞分裂速度过快会引发什么后果。又如讲授遗传学与概率时可通过抛硬币游戏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概率。第一步是如果抛二十次请预测硬币会有几次正面朝上,几次反面朝上?第二步是统计实验数据。第三步是把班里每个同学的数据汇总起来,然后统计全班共抛硬币的次数。学生们会发现抛一枚硬币结果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二分之一。教师就能为学生提供了适宜、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同学们又在游戏中体验了快乐。游戏如果能巧妙利用,以其富有趣味的途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致力于对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堂到社会到生活。针对生物学科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如鼓励学生多动手、启迪学生多思考、争取学生多表达,强调学生多阅读、引导学生多评价,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满足学生求知的内在需求。教师在课堂上能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注意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必定能培养学生对学习和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作为公民应该具有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秉初等著.生物学新课程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20.
[2] 李高峰、吴成军著.初中生物学有效教学.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邓可主编.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8.
[4] 汪忠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珠海市第四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