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璠
若比较连续两年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
去年,《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数据分析梳理,将每个省区市出现频次位列前十的词汇进行了提炼(部分省区市因有并列排名的频次,故词汇总数超过了10个;对部分无分析意义的词汇未列入数据分析整理词汇单),总共梳理出38个高频词汇。
今年,四川省两会、云南省两会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召开,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截至本期杂志发稿时,尚未刊发全文,故《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28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数据分析梳理,将每个省区市出现频次位列前十的词汇进行了提炼(部分省区市因有并列排名的频次,故词汇总数超过了10个;对部分无分析意义的词汇未列入数据分析整理词汇单),总共梳理出39个高频词汇。
去年,在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位列第一至五位的高频词汇是:发展(总频次数3169)、建设(总频次数3049)、推进(总频次数2382)、产业(总频次数1749)、企业(总频次数1648);位列第六至十位的高频词汇是:改革(总频次数1599)、加快(总频次数1537)、经济(总频次数1348)、服务(总频次数1339)、实施(总频次数1329)。
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位列第一至五位的高频词汇是:建设(总频次数2732)、发展(总频次数2650)、推进(总频次数1977)、产业(总频次数1397)、加快(总频次数1324);位列第六至十位的高频词汇是:企业(总频次数1263)、改革(总频次数1161)、实施(总频次数1146)、服務(总频次数1098)、经济(总频次数1081)。
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出现的高频词有:开展(位列第20位,总频次数709)、工程(位列第21位,总频次数688)、治理(位列第24位,总频次数646)、机制(位列第28位,总频次数567)、深入(位列第29位,总频次数547)、制度(位列第30位,总频次数544)、中心(位列第32位,总频次数526)、保护(位列第35位,总频次数462)、我们(位列第39位,总频次数400)、问题(位列第40位,总频次数394)、合作(位列第42位,总频次数371)。
还有许多词汇,虽然不是高频词,但却是几乎每个省区市都会特别关注并重点提及的关键词。
去年,在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31个省区市都提及的关键词有:科技(总频次数497)、乡村和乡村振兴(总频次数490)、金融(总频次数489)、高质量(总频次数448)、脱贫和摘帽(总频次数433)、民生(总频次数329)、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总频次数295)、小康(总频次数124)、幸福(总频次数73)。
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28个省区市都提及到的关键词有:教育(总频次数494)、科技(总频次数439)、高质量(总频次数418)、金融(总频次数393)、民生(总频次数290)、脱贫(总频次数286),健康(总频次数264)、小康(总频次数253)、乡村(总频次数248)、医疗(总频次数233)、养老(总频次数217)、营商环境(总频次数155)、5G(总频次数79)。
在数据分析方法方面,去年未对教育、健康、医疗、养老、5G这五个词进行检索分析;今年未对乡村振兴这个词进行检索分析,对脱贫、摘帽两个词进行了单独分析(“摘帽”一词的总频次数为41,共有23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两个词进行了单独分析(“民营企业”一词的总频次数为142,共有26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民营经济”一词的总频次数为44,共有20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
与去年相比,今年“小康”一词的出现频次有了大幅提升,该词在去年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24次,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53次。
与去年相比,今年出现频次有所提升的关键词汇还有:营商环境、社会治理、县域、文旅。
“营商环境”一词,在去年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46次,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55次;“社会治理”一词,在去年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68次,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88次;“县域”一词,在去年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4次,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7次;“文旅”一词,在去年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8次,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58次。
扶贫、民营企业、社会治理、县域、幸福、文旅、垃圾分类、民营经济、摘帽、区块链等词汇,也是各省区市普遍提及的重点词汇。在28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6个省区市提到了扶贫、民营企业、社会治理;有24个省区市提到了垃圾分类、区块链;有23个省区市提到了县域、幸福、文旅、摘帽;有20个省区市提到了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