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当前全球的发展格局已经在发生深远的变化,随着疫情的影响,单边主义思潮有了新的发展台阶。然而中国作为工业化能力最强的国家,在全世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时刻,中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随着第三季度我国GDP的转正,IMF预期2020年全球各经济体的GDP增长率中中国是唯一呈现正增长的国家,高效的经济恢复速度不仅得益于我国在控制疫情方面的优秀成绩,也与我国布局的“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全球经济滞涨的背景下,从我国各个城市出发的中欧班列通过亚欧大陆桥源源不断的运往整个欧亚大陆,铁路的快速高效运货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由于国外控制疫情失败的原因,过去很多随着产业转移潮流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受到了影响,而这些订单也逐渐由我国的企业来接收,原本受全球疫情影响的外贸已经逐渐恢复,并实现了快速的同比增长。在未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走出去,走向中国以外的世界,一个产业想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不仅需要在质量上进行把关,把质量做好了才有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而做好质量的基础上将品牌做好,将品牌走出国门外,是服装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企业实现由质量到品质的发展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从地缘位置上联通了世界的主要经济体,这不仅再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上具有开拓的意义,而通过连接欧亚两个主要经济区域。将人口市场、资源市场进行了重新整合和重塑,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将近60多个,这些国家很多都是新兴经济体,作为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具有的市场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辐射范围内的总人口大约44亿,占了全球人口的63%,经济总量为21万亿美元,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29%[1]。“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开展服装贸易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在全球经济需要新的驱动力和引擎之时,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实施不仅是基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基于帮助“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沿线国家发展经济的现实意义,相关国家也是需要这样的战略机遇,对于服装产业尔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一批带动性强的中国服装品牌有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服装产业落地项目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沿线成型[2]。通过产业链的点、面、线和片,将产业链的各个节点放到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互联互通的服装贸易格局,形成畅通无阻的服装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形成集聚各国文化特色的服装贸易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所影响下的中国服装品牌,是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的,其超前性体现在来自各国的市场的开放态势,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进行各类贸易,而包容性体现在我国在贸易上走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之路。对国内的服装品牌走出尔雅,这也是一个扩展市场的最佳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为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提供了产业优势,带来发展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有益于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的持续性,也有利于整合沿线国家的服装市场,形成沿线国家服装产业的优势互补,为中国服装品牌的走出去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3]。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外贸的增长,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最大引擎。2020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达90%以上。经过40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在外贸、外汇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相关指标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对外投资目前还处于上升阶段,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背景下资本输出的步伐是加快的,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必然会面临调整全球贸易布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只有立足产业优势,立足投资布局、立足生产布局。特别是作为制造业产业,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不仅可以输出物美价廉的各种服装茶农,还有能力对外提供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2019年,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3万亿美元,未来我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1万亿美元,出境游客约5亿人次[4]。在对外投资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大多沿线国家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少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能源、矿产等资源型行业;而中国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各种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点。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我国将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这不仅会有效实现我国服装的向外投放,也会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使得“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有了产业优势,为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预见,步入2021年,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将会形成规模效应。当前,随着我国服装品牌的快速发展。服装品牌要持续的走出一条可行的走出去战略,需要把握住现有的产业优势,及早做出关系到品牌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
“走出去”需要走出合适的发展步骤,步子迈小了,品牌是走不出去的,步子迈大了,容易造成企业的资金和人员产生延续性的问题。中国服装品牌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步子不够大而造成发展缓慢,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我国的服装市场的非常大的,但是我国的服装品牌却与大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我国服装品牌在创新设计方面与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是不符的,沿线国家的服装品牌依然是其它国家的品牌占了多数,我国的服装品牌还是处在国内竞争的阶段,还未与国际服装品牌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做好竞争的准备。我国的服装品牌的发展普遍还停留在品牌店面布局的阶段,有些服装品牌由于国内的发展形势较为稳固,因此缺乏对外拓展业务的战略计划,这就造成服装品牌没有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优势,使得其品牌发展只能局限于国内市场,继而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战略需要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计划,不仅是国企需要走出去,包括民营中小型企业,也需要成为推进这一战略的中坚力量。事实上,民营企业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要扮演主要的角色,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目标。但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中中,民营企业参与机会少,参与企业主要是以国企为主,这既与国企的资本力量有关,也与政策方面的因素有关,在走出去战略中,中国服装品牌要勇于做创新的先行者。现阶段,很多的服装品牌都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下,谋划走出去的路子,但政策方面关于支持品牌走出去的具体条例还没落实,民营企业走出去既需要优惠政策的红利,也需要全面发展的格局鼓励其走出去。
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不仅要做大做强企业的规模和利润,也要做好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路贸易精神的传承和提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也蕴含着我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实现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民心相通”[5]。中国服装品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通过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密切与所在国人民的关系,为自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个过程中要做到由点到面的创新,“点”指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着重于与当地人文的交流,这是实现品牌融入当地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文化的包容性有很大差异。服装品牌需要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投资的创新,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交流的多元化,国内企业要做到在走出去过程中的这个“点”,通过这个 “点”倡导建立多元文化构成的服装品牌,创新不同文化下的服装品牌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实现服装品牌的创新发展。“面”指的实施产业链的创新,服装品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将产业链放在国内或者东南亚地区,这是由于其成本优势的原因而做出的成本选择,但服装品牌需要注重将产业链与当地经济生态进行融合,通过良好的文化交流将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放在当地,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服装品牌,这个“面”中包含了资本的结构、品牌的文化、品牌的特色等多元化的内容,这是需要中国服装品牌研究的重点。
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这意味着服装品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面对一个全新的市场和社会文化环境。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产业链调整、品牌授权,企业都必须考虑所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礼俗民情、审美习惯,以及当地对这个品牌的认同感,如果缺乏对所到国家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社会,以及风俗习惯的了解,那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很难真正“走出去”,勉强“走出去”也会碰了钉子“退回来”。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要有政策的鼓励,政策要在企业需要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下如何重塑世界政经格局,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这个过程需要布局以经济主体全面发展的战略,去迎接政治经济格局高速变化的新挑战,中国服装品牌需要在政策的鼓励下去感受新事物,去解决新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战略的实施,会使我国服装品牌的发展体系转化为跨境区域贸易体系;我国服装品牌过去主要是按照他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今后在积极进取外交的助推下,服装品牌要主动地参与并引领国际服装贸易规则的制定,学会掌控国际贸易的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这也是一种创新,且是一种具有引领作用创新探索。
“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是时代大格局的直接展现,在这种大格局下各个行业的人才都需要用大智慧去开拓创新。我国在大战略格局下布局的“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其目的是在打破西方国家主导的大海洋国际化发展模式,利用我国的地缘优势将传统的海洋贸易空间转变为海陆空全方位的贸易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从穿越亚欧大陆和印度洋,形成战略空间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