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跟我反映:“我们家孩子上课的时候总是摸摸这儿,抠抠那儿的!老师讲什么都听不见!”“我们家孩子干什么事儿都不专注!拼图没拼完就去画画了,画了几笔又去跳绳了!”“老师,您说我们家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啊?老是坐不住!”……专注力不足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和一年级教师反映最多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曾带过一个叫乐乐的小朋友,在专注力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家长也很焦虑。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情况,我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家访。在我和爸爸妈妈谈话的时候,乐乐几次走过来想和老师说话都被妈妈拒绝了,并安排乐乐去画画,这个过程中妈妈也没有放松,频繁地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我发现乐乐家的电视一直开着。询问得知,平时爸爸妈妈上班、乐乐上幼儿园,家里只有两个老人,没事干的时候就看看电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长期开着电视的习惯。
其实,导致孩子专注力差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长期、过度的外界刺激;忽视幼儿兴趣,强制安排;成人对幼儿的过多干预;缺乏安全感……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呢?可以从7个方向着手:
1.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即使孩子的表现没有尽如人意,也请您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尽量不要对孩子说出负面的话语。对他们来说,这就等于贴了一张负面标签在自己身上,那样只会让孩子否定自我。
2.抓住黄金时期的专注力。注意力保持多久算正常呢?一般来说,成人持续专注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对于小孩子来说,就会更短。一岁以内的小婴儿在5分钟左右,两三岁时在10分钟左右。随年龄逐年递增,六七岁比较好的可以达到20分钟左右。因此,孩子常会表现出注意力不稳定,也是非常正常的。成人不应苛求一个3岁的孩子能够长时间保持安静,或持续进行同一个活动,这是不符合孩子的特点的。
3.放大孩子的兴趣点。孩子没有专注力也许只是因为没有驱动力,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很容易分神。所以平时应多观察孩子的喜好,掌握孩子的兴趣点。孩子对操作内容感兴趣了,自然持续的时间就会长一些。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转移孩子的兴趣,慢慢地引发孩子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4.提高孩子的感统协调能力。每天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体能,而且还有益于情绪的调整,尤其在促进大脑活跃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经常进行大肌肉运动,比如攀爬、跑跳、翻滚等,会让大脑反应更加迅速,思维能力更进步。
5.陪孩子进行专注性强的活动。比如拼图、串珠子、剪纸、折纸、棋类游戏等,这都需要孩子们平心静气、手脑并用,它能帮助孩子锻炼专注力。心理学家大多认为,学龄前的孩子是通过动手来思维的。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不知不觉地练习掌控如何调用注意力,完成当下任务,专注力也便得到了锻炼。
6.保持居家环境的舒适。噪音和杂乱的摆设很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家中的电视不要长期开着,减少声光的多余影响;给孩子投放适宜的玩具和书籍;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
7.学会等待。学习首重专心,其次才是各种学习策略的运用。专心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自己主导和维护对某件事的专注,这将左右学习效率和成果。当孩子在进行某一活动的时候,请家长适当等待,去顺应而非对抗孩子的表现形式。只要孩子能用他最适合的方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形下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都应予以支持。过多干预孩子的活动,会打断孩子的思绪,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