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传统企业特别制造业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同样体现在新兴互联网企业不断创造和吸收最前沿的技术,持续专注领域,创造出新成果的过程中。本文聚焦新浪公司,尝试廓清思想认识,梳理制度文化,探讨如何让工匠精神涵养我们的时代气质。
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国内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对于这家企业来说,工匠精神就是专注创新,敬业责任,追求卓越。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新浪始终拥有一种关于“改变世界”的实践的决心和力量,视创新为自己的职业生命。
从1998年新浪网正式成立开始,就一直专注网络媒体领域,通过不断的创新,探索新媒体时代发展模式。1998年,正值法国世界杯,新浪网采用了全新24小时滚动更新,第一次实现24小时滚动密集报道,这也是首次派遣记者赴法前线报道。同年12月17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了“沙漠之狐”行动,从12月18日起新浪开始连续4天、24小时不间断滚动新闻报道……创新了中国网络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中国网站访问量首次进入国际一流网站阵营。
新浪网的专注创新,得到越来越多认可。2006都灵冬奥会,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张世界大赛采访证落户新浪。2006德国世界杯、2008北京奥运、2010南非世界杯,新浪均获得数量可观的官方证件,并完成大量独家专访,特别是2012奥运新浪获得9张采访证,超过其他网站证件总和。
敬业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第二生命。
新浪财经是最早投入力量报道全球资本市场的中国网络媒体之一。1999年,组建一支按照国际资本运营作息的10人团队,率先在国内滚动报道国际资本市场。目前,财经报道团队覆盖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在东京、伦敦、旧金山、纽约等9地设有中心记者站。
为了要让中国网友第一时间了解到全球资本市场的重大事件对中国投资者的影响,就必须亲历现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新浪财经报道团队赴美,亲历华尔街,在风暴中心剖析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2010年6月,新浪财经驻欧洲报道团队从希腊出发,亲历欧洲大陆,专访官员、学者和企业家,洞悉欧洲经济局势,客观解读欧洲债务危机。
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卓越即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有最高要求,永不停歇,视追求卓越为自己的永恒生命。从新浪近20多年的发展看,在时代的变革过程中,特别是互联网的每一次浪潮来临,新浪始终坚持专注创新、敬业责任、追求卓越的互联网匠人精神,持之以恒,找准定位。
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UGC模式快速兴起,我国网民首次突破1亿。同年9月8日,新浪推出博客服务,成为国内首家正式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
2009年,随着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的迅速兴起与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同年8月28日,新浪启动微博公测,新浪微博迅速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
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PC用户,微博及电商用户出现较快增长。国内互联网公司相继发力微博产品。这一年,新浪启动“移动为先”战略,截止2012年底,微博注册用户突破5亿。同年,基于“对互联网治理和发展”的前瞻性考虑,微博推出微博社区公约及管理规则,首创用户参与的社交媒体管理体系。
2013年至2014年,全球社交媒体开始呈现跨越式增长,短视频应用开始兴起。同年8月,微博内置秒拍入口,率先试水短视频分享。2015年,微博日活跃用户突破一亿,微博开始在短视频、垂直内容、社交电商等领域进行广泛布局。2015年6、7月间,立足微博平台的短视频应用小咖秀受到用户好评。
得益于之前对于追求卓越的自我要求和短视频领域的超前布局,2017年,微博垂直领域、短视频、移动直播等全面开花,市值突破百亿美元首次超Twitter。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同样散发的光茫,从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案例中不难发现,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其赖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和精神要求,那就是就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