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小康。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我们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也包括城市困难职工。要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及时做好因各种原因返贫致困职工的帮扶救助,为广大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是全总主动承担党中央交给工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在农村贫困人口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城市困难职工,城市贫困人群和农村贫困人群既有贫困的共性,但也有很大差异性。农村贫困人群与其空间性、区域性有关,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需要开展“大规模兵团式作战”集中资源来解决。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五级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发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农村扶贫。城市贫困人群的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成因是复杂的,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都会有贫困人群,而且城市贫困人群往往是分散的,且具有隐蔽性,一旦解决不好,往往更容易带来社会风险。其解决方法既需要促进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弥补社会发展带来的制度滞后和缩小阶层差距,也要有像工会这样的政治组织发挥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优势,运用“润物细无声”方法去了解需求,解决生活难题和思想痛点,联合其他社会资源合力共治。
贫困问题表面上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考验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责任担当;反贫困也是社会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头联系职工群众,熟悉困难职工情况,一头联系党委政府,具有社会协同作用,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工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5年来,各级工会在全总党组带领下,主动作为,上下协同,摸清底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加强制度保障、协同社会资源、建立智能平台、创新工作机制,涌现出很多很好的制度创建和典型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工会既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国26个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解困脱困政策文件,展现了工会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主动作为的政治觉悟。同时,层层落实责任,以扎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真正摸清了困难职工底数,通过高效的工作,把党、政、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运用起来,精准帮扶、精准施策,使各项帮扶政策落了地、见了效。各级工会还善于发挥社会协同作用,运用系统集成的理念和方法,搭建政府政策、社会资源和困难职工需求精准对接的平台,帮助400多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实现解困脱困。
当然,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帮扶困难职工和服务职工将是一个长期的、常态的工作,通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这项工作,各级工会在帮助几百万户困难职工家庭走出困境的同时,还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那就是这项工作为工会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溢出价值,第一个价值在于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供了一条路径;第二个价值在于从思想先行到建立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责任落实、绩效评估、到长效机制建设,形成了一整套闭环的全周期工作流程,为今后工会服务职工提供了一个样本。
职工困难是一个动态问题,一劳永逸显然不可能。今后,各级工会还要更加注重构建2020年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永续机制,要突出健全完善工会常态化帮扶的长效机制,对深度困难、相对困难、意外致困等不同困难类型的困难职工家庭实施精准帮扶、分类施策,形成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梯度帮扶工作格局。
实践证明,关注困难职工,帮助他们解困脱困,既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道德情怀。这种情怀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用实际行动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