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辉
(濮阳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河南457000)
尿毒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由一系列临床表现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代替疗法之一,对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但血液透析无法完全替代肾脏的正常功能,大部分患者不能进行正常劳动,且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仍然较高[2]。研究证实尿毒清颗粒可缓解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同时还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3]。本研究选择2017 年2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2 例,探讨尿毒清颗粒辅助低频度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尿毒症患者9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中男性30 例,女性16 例;年龄42~73 岁,平均54.18±6.09 岁;病程2~6 年,平均3.12±0.48 年;合并高血压27 例,糖尿病22 例。观察组中男性33 例,女性13 例;年龄41~74 岁,平均53.85±6.11 岁;病程2~7 年,平均3.09±0.41 年;合并高血压24 例,糖尿病19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4]尿毒症的诊断标准;(2)透析时间≥3 个月;(3)近3 个月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及抗氧化剂治疗;(4)患者神志清醒,智力正常,可正常与医护人员交流;(5)已获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2)近3 个月有出血或输血史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低钠、低磷、低蛋白饮食,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对照组:接受低频度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血液透析:采用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动静脉瘘通路或中心静脉置管。(2)低频度血液灌流:采用HA130 型树脂血液灌流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串联透析机前充分冲洗管道并肝素化,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00~250 mL/min,2 h/次,每月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10 g,每日4 次,分别在6:00、12:00、18:00 及22:00 以温开水冲服。两组均在治疗8 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标准: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尿毒症症候积分下降>7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症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肾功能、营养状况: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周检测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和血清总蛋白(TP)。(3)炎症因子: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21 例,有效10 例,无效15 例,观察组显效27 例,有效13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P=0.025)。
2.2 两组肾功能、营养状况比较 两组组患者治疗后Scr、BUN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Hb、TP 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肾功能、营养状况比较
2.3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尿毒症患者采取低频度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排除体内代谢废物,但同时部分营养物质也会流失,导致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精气不足,多有气短懒言、倦怠乏力的症状。尿毒症属于中医“虚劳”、“关格”、“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以湿毒瘀血潴留为标,脾肾亏虚为本,其病理机制为肾元衰微、湿毒内留,治疗应以益肾健脾、活血化瘀、通下泄浊、清热解毒为主[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说明尿毒清颗粒与低频度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而提高疗效。尿毒清颗粒由大黄、茯苓、黄芪、白术、丹参、何首乌、菊花、车前草、党参等药物组成,方中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作用,何首乌可补肾益精,大黄通腑泄浊,白术健脾除湿,车前草渗湿利尿,丹参活血化瘀,半夏燥湿和中,上述药物共同使用可达到益肾健脾、活血化瘀、通下泄浊的功效。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CRP、TNF-α 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Hb、TP 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具有减少纤维生成、改善尿蛋白、保护肾脏作用,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可抑制系膜细胞及肾小球增生,减慢肾小球硬化进程,丹参可有效增加肾脏血流量,调节肾脏局部循环而起到利尿、抗炎及保护肾脏的作用。同时方中大黄素、丹酚酸B、丹参酮、黄芪甲苷、二苯乙烯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清中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尿毒清颗粒辅助改善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有助于纠正酸中毒,促进酸性物质排泄,减少蛋白质分解。同时肾功能改善可减少透析期间高容量负荷带来的并发症,保证能量摄入以维持蛋白质的新陈代谢,改善蛋白质的吸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