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培养目标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将阐述设定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课堂对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质性意义和第二课堂助力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第二课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大量人才投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人才的专业,被各高校普遍设置。过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只要知识储备丰富,文笔出众,就可以胜任很多工作。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固化的教学理念下,培养的人才大多技能运用能力弱,无法适应社会现实要求。高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践教学的欠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加快产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型人才,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一.设定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只重视主干课程,忽视像逻辑学,社会学等类型学科的学习。最终导致学生知识单一,综合素质较低,适应不了实际工作的需求,失去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引导学生对非专业性学科引起重视,进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逐渐满足社会建设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素质。
2.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原创性研究。
在新时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性问题突出,影响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文学研究的主力军,应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文学研究注入不断的生命活力。高校教师在教学时以单一的理论传授为主,对学生思维开拓创新培养不足,導致思维僵化,进行思考深入的积极性减弱。因为固有模式和思维定式的限制。写论文时,大多数学生很难得出一个新论点,只能借鉴抄袭他人论文,原创性广泛缺失。当前我们应培养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在教师传授的知识基础上,自主进行深入思考。思考方向尝试向新的领域拓展,冲破限制,大胆创新,为新观点的提出创造机会,最终进行原创性研究。培养学生慢慢具备初步科研能力,逐步成为创新型学术性人才,推动文学研究发展。
3.提高对社会可持续性适应能力
如今社会建设发展迅速,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会随着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超前观念。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市场竞争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危机意识,学习发展过程中脱离社会现实,还毫无察觉,没有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进行一定的预估判断的意识,无法找准自身定位,最终导致落队。每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都应时刻关注社会和建设发展的实时动态,思考并总结对人才的大致要求。相比自身现状,明确需提升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去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人才对社会可持续适应能力,时刻准备以最优状态投身国家的长期建设。
二.第二课堂对新型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新型教学模式“第二课堂”的开展逐渐被各高校重视,摸索着进行开展,初步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机制构建。虽是起步阶段,却是培养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推动力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第二课堂”除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本质意义,还有更为重要的实质性意义。第二课堂扭转了传统“第一课堂”一家独大的局面,将实践引入教学。主要以“深化理论知识,锻炼运用技能”为目标,打破学生对课堂的常规认知。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文学类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第二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参与课堂的激情,调动思考的积极性。慢慢地就会在实践得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提升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在肯定中爆发潜能,突破自身桎梏,达到全新高度。第二课堂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质的提升。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第二课堂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第一课堂的消失。相反,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衍生,两者协调进行,打造教学新面貌。
三、第二课堂助力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1.加大对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宣传,鼓励高校进行研究探索,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机制,并投入实际教学。为避免某些高校流于形式,应付式进行第二课堂的开展。可对取得显著成果的高校给予实质奖励。如开展创新性教学后,学生总体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高校可获得国家给予的丰厚奖金,并对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指导。加强高校重视,加快教学模式改革的落实,为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2.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机制,真正落实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的组织指导,保障模式合理开展。给学生灌输教育新理念,适应并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学会利用第二课堂的特殊性,优化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为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如调整教学内容,考评模式,把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非专业性学科内容融入第二课堂,并将第二课堂成绩纳入考评方式之一。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加强对非专业性学科知识的吸收,逐渐构建并完善综合知识体系。
3.要充分认识“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对自身教学综合素质进行调整并不断优化。以新型教学目标为纲,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实际,有计划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逐渐建立教学新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如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理解要深入,对疑惑点先相互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适时加以指点。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出创新型论点并有研究价值的学生进行上报,并指导论文发表,建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及时性助力。
4.作为培养对象,学生要有自我危机感和自我提升意识。就当前社会形式,对未来进行大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自觉地弥补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因学生之间素质层面较多,差别较大,要学会利用第二课堂,进行针对性学习并落实。逐渐缩小综合素质差距,加强优势学科的提升。这是培养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实质性推动力。
5.尽可能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提供校外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学生见习机会,为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给予一定帮助。提供第二课堂校外教学场所,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在未来能快速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进才主编,.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500.
[2] 苏庆雪,第二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2):182-184.
[3] 刘兵,完善高校第二课堂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59-60.
作者简介:
王莺晓(1999年11月——),女,汉族,浙江台州人,专业:汉语言文学.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