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的传播

2020-03-11 07:34吕克农
出版参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史话吴晗新编

吕克农

摘 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从“中国历史小丛书”到“新编历史小丛书”,无不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过重新策划出版的“新编历史小丛书”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

中国是历史大国。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都特别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一、接力“中国历史小丛书”

历史学家一再强调史学普及的必要性。张荫麟是较早用心于历史普及的一位。他发表的《关于“历史学家的当前责任”》一文指出,我们亟需“良好的国史课本”,“这种工作不仅需要历史智识,并且需要通俗的文章技巧”。他的《中国史纲》以及未完稿《兩宋史纲》便是这种努力的尝试,试图“明晰地、有趣地陈述人人应知、而无人能否认的历史常识”(张荫麟《关于中学国史教科书编纂的一些问题》)。这两本书的读者对象被定性为高中学生。《中国史纲》发表后,他又计划编高小历史教科书,这便是《儿童中国史》。根据序言,这本书分为四册,他负责前两册,第三册由吴晗的夫人袁振之负责,第四册由杨联陞负责。

吴晗是比张荫麟低五届的清华同学,二人关系交好。他们在1935年就曾商量过共同来做历史普及的工作。“只因那时人材少,没有实现”。张荫麟1942年赉志以没。《中国史纲》写到东汉,《两宋史纲》只完成一半,《儿童中国史》似乎一直没有上市。

所幸吴晗后来做了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资源继续着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1958年秋,在一次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大会上,吴晗建议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这就是后来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其宗旨是:“使人人懂得点自己和别的国家的历史,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自己的前途,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信心百倍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洪流中去。”(转引自邱居里《李贽·导言》)

吴晗亲任主编,自己邀集编委,根据邱汉生日记,最初不过十几人,后来逐渐扩大到三十多人,成员包括:尹达、白寿彝、何兹全、汪篯、周一良、邱汉生、邵循正、郑天挺、翁独健、吴廷璆、张恒寿、柴德赓、戴逸等。这个阵容网罗了“五老”(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侯外庐)之外的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史学精英。虑及阵容太大,组织开会不易,又成立了十人常委会:吴晗、金灿然、陈哲文、翁独健、丁名楠、周一良、何兹全、戴逸、胡朝芝和邱汉生。编委会的核心是吴晗,以及中华书局总经理金灿然、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陈哲文,具体工作由教师进修学院张习孔负责。编委会下设办公室,附属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办公室主要负责联系作者、组稿、请编委审稿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办公室把经过初审、准备采用的稿子交给中华书局编辑部。开始,稿件由古代史组朱彦同志担任编辑。后来,稿件越来越多,改归近代史组李侃同志负责安排编辑加工(王代文:回忆《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华书局成立专门编辑组。吴晗常常亲自召集编委会议,定选题和组稿,“中午聚餐。聚餐不用公款请客。吴晗同志以主编的名义每年向中华书局领取审稿费二三百元,支付餐费(包括会场使用费),每人五元的标准。吴晗设想的历史小丛书每本一万几到二万字左右;要求内容、立场、观点正确,文字通俗、生动、流利,并附有必要的插图。如何做到呢?“那便是第一稿写好以后,先给自己的幼年儿女读,孩子读懂了,而且有兴趣,那就算通过了……第二是把稿子交给外行读……只有连外行人也能完全读懂了,才算达到通俗的地步。”(吴晗《论历史知识的普及》)

“中国历史小丛书”原计划两三年内满三百本,从1959年1月正式开始出版,到当年年底就出版了36种,该丛书到1963年出满100种,编委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带有纪念性的扩大会议,该丛书被教育部列为“中学课外读物”之一。这是它的鼎盛时期。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共出版了147种。“读者对象原来假定是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和摘了文盲帽子,认得两千字左右的工人、农民,现在扩大了,教师也看,干部也看了,解放军官兵也成为数量最大的读者了。”(吴晗《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本来写作的人多数是北京市的中学历史、语文、政治、美术老师,乃至一个教研组甚至几个教研组,后来交上来的稿子,普遍达不到出版要求。吴晗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就是设责任编委,让每个编委一字一句地审稿,并对自己具体的学术领域进行学术把关;他同时提倡编委应该都来自己动手写,“编委写的,质量较高。可作标兵的,大部是编委写的”。所以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有很多名家名作,例如吴晗《海瑞的故事》、任继愈《韩非》、何兹全《祖逖北伐》、周一良《明代援朝抗倭战争》、邱汉生《李贽》、戴逸《北洋海军》,等等。名家名作也包括很多非编委的作品,例如薄树人《郭守敬》、万国鼎《五谷史话》、贾兰坡《中国猿人》、单士元《故宫史话》等等。中华书局的一些编辑也加入了写作队伍,例如朱彦《荀子》(署名朱砚夫)、冯惠民《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胡昭静《沈括和〈梦溪笔谈〉》,等等。他们一版再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冯惠民先生在《“中国历史小丛书”编辑始末》中提出这套书之所以广受好评的原因:“文字的通俗生动固然重要,但知识的准确可靠则更为重要。”编辑们对于具体写法提出建议,还要对涉及的基本事实逐一核对。这套书被有的学者说成是“史学大众化的典范”(李燕 《中国历史小丛书》:关于新中国“十七年史学”大众化的个案考察)。

二、新编之“新”

“文革”后,“中国历史小丛书”重新启动,前后出版了近300种。“中国历史小丛书”,因为薄,开始都是骑马钉,书脊都没有,太过朴素,在后来的图书市场竞争加剧的年代,这样的书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虽然有很多人很怀念这套小册子,但一直没有再版还是颇让人遗憾的。中华书局曾经把其中一些品种以合集形式出版,但难以再有过去的风光了。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极大鼓舞。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领导不谋而合,探讨再版“中国历史小丛书”的可行性。出版社专门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中国历史学界的很多大专家和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高级教师。会上专家一致高度赞誉“中国历史小丛书”,认为眼下再版是正得其时。老一代编委中硕果仅存的戴逸先生提出:我们的历史普及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亟需类似当年的小册子。最后座谈会讨论的方向就成为究竟该怎样做好这套书。会后,北京人民出版社正式启动“新编历史小丛书”,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将之纳入重点支持项目。

新编如何“新”法?首先是把“中国历史小丛书”中的名家名作部分再版。这对于我们研究学术史,研究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个案,毫无疑问都是颇有价值的,例如侯仁之《徐霞客》、邱汉生《李贽》、任继愈《韩非》、万国鼎《五谷史话》。其中侯仁之《徐霞客》甚至被节选进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可见其自身的生命力。但毕竟历史学发展了这么多年,有些问题有了更多的资料和视角,如何把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带入到新编中,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次再版分别约请了唐晓峰、邱居里、张齐明、王思明等相关专家进行导读,在导读中说明该著的学术成就、学术地位与相关论题研究的新进展。这种导读,是两代学人的对话,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延续性和不同时代学者们视野的变化。

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罗哲文《长城史话》、方汉奇《报刊史话》、阎崇年《北京史话》等都是他们各自学术的起点,后来在这些领域里他们精耕细作,成长为权威专家。一些依然健康的学者,对旧作做了适当的修订,例如戴逸《北洋海军》、吴树平《“二十四史”简介》,等等;罗哲文《长城史话》等我们选择了他更后期的版本。

“新编历史小丛书”还有一些很有意味的事,例如陈述的《辽代史话》,本来就是吴晗1963年给“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约稿,可惜1966年写出来的时候,时代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了。1981年该著作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将《辽代史话》收入“新編历史小丛书”是一次合璧;另外一些编委本来有些通俗浅近的小册子,例如汪篯《唐太宗》《武则天》、张恒寿《孔子》《庄子》等本次也被纳入“新编历史小丛书”,也是一次合璧;《五代史话》,本是吴晗策划组稿的“中国历代史话”(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这次也纳入进来,这也是一次合璧。合璧的机缘拓宽了“新编历史小丛书”的遴选范围。

新编之新,其次就是纳入了断代史。作者阵容极为豪华,主要包括:张传玺《中国上古史话》《春秋战国史话》、翦伯赞《秦朝简史》、吕思勉《两汉小史》《三国史话》、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小史》、吴宗国 《隋唐小史》、卞孝萱《五代史话》、陈述《辽代史话》、邓广铭《两宋辽金小史》、邱树森《辽夏金元小史》、韩儒林《元史讲座》、吴晗《明史简述》、戴逸《清史三百年》,其中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小史》、邓广铭《两宋辽金小史》、韩儒林《元史讲座》、吴晗《明史简述》等均是当年这些史学大家在20世纪60年代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讲课的讲稿,曾经私印流传。戴逸先生亲撰《清史三百年》作为殿军。这些都是深入浅出、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十余本小册子连贯读来,便是一部大家写作的简明中国通史。

新编之新,再就是加入新的作者队伍和作品。所以“新编历史小丛书”在保存经典的同时,追求着与时俱进。为了让这套书更完备起来,我们邀请一些当代专家补充了一些必要的作品,例如张传玺《秦始皇》、杨明《李白》、李乔《会馆史略》、王岳川《王羲之  王献之》,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他们厚积薄发之作。

“新编历史小丛书”高度重视目前一些热点话题,例如“华夏文明起源”“京杭大运河”“敦煌文献”“良渚遗址”等,亦请唐晓峰、蔡蕃、杨宝玉、罗晓群、黄莉等专家分别撰写。如此新选题、新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新高度。

三、“新编历史小丛书”的开放性

总之,这套丛书力图给读者奉献一批大专家写给中小学生的历史普及读物。在目前历史类图书汗牛充栋、泥沙俱下的时候,给大家一些真确而可读的历史知识,就更为必要。这套书在编纂过程中,常熟市派员来北京找戴逸先生(戴先生为常熟人)商谈“中国历史小丛书”再版的可能性,戴先生答复说:“大好事,可惜你们来晚了一点。”

“新编历史小丛书”分为断代史(棕)、专题史(绿)、政治人物与政治事件(红)、文化人物与作品(蓝)四个色系;在装帧上尽可能朴素而简约;各册文字不多,再版时选择了比原来小32开更窄一点的开本,宽度不超过成人的裤兜,可以随身携带。考虑到旅行中阅读环境等问题,比如乘车过程中会有颠簸,所以字号稍微大些,不给读者带来阅读压力,不加重读者阅读的负担。普通读者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一个来回几乎就可以读完一本。

本丛书将是一个开放性的丛书,在2016年策划之初提出的是60—80种,目前60种已经上市,受到了一些读者的好评,2018年全部完成了预定80种。事实上这套书的选题储备已百余种,随着作者群体和历史学热点的发现,它将陆续增加新品种,以期读者阅读这一套书会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全面印象。

方宏在《〈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历史教育》中说:“小丛书选题广泛、内容丰富,纵跨五千年中华历史,横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在整体上可以说是一部贯穿古今、包罗万象的中国通史。”这也是“新编历史小丛书”的努力方向。在论证和编辑这套书过程中,戴逸和钱乘旦先生都提出,外国历史的普及亦为亟需。所以“新编历史小丛书”未可限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从“中国历史小丛书”到“新编历史小丛书”,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新编历史小丛书”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

(作者单位系北京出版集团)

猜你喜欢
史话吴晗新编
龟兔赛跑新编
新编报到等
《亡羊补牢》新编
刻舟求剑新编
“吴晗”与“吴哈”
“吴晗”与“吴哈”
中国阅兵史话
西方参谋史话
刺刀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