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概览

2020-03-11 21:27
工会理论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会劳动

学术月刊 2019年第3期 黄祖辉:《中国农民工的演变轨迹与发展前瞻》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阶层,是推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其自身发展问题也成为新时代“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农民工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形成与演变,呈现出多种特征的轨迹。农民工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重要的贡献,在经济转型、城市化扭曲发展下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农民工应着力于向市民化、创业型、职业型农民工转型。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1期 曹坤鹏、杨云霞:《劳动关系软法化的补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多层、广泛、制度化的重要作用,其中完善劳动关系中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机制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并拥有广泛实践基础的民主形态,但将其引入到具体部门法的法权化路径尚有待探索。传统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硬法调节形式在新时期劳动关系转向的背景下已经显现出局限性。而运用跨学科分析法学方法论可以得出,软法是克服硬法弊端并具有与劳动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耦合的治理结构的新的法权路径。同时协商民主作为软法形态对于劳动法律关系软法化转向又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二者可谓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年第8期 崔琦:《企业师徒制一定充满正能量吗?》企业师徒制在推动企业师徒个体发展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也会出现“留一手”“裙带帮派”等失调现象。指导关系的失调性研究是企业师徒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前沿课题,本文以指导主体、内容转移为出发点,对失调性指导关系的概念内涵、决定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梳理。文章从个体、师徒交互、任务、组织四个层面阐述了指导关系失调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师徒制失调对徒弟、师傅和组织的影响效应,厘清了失调性指导关系的研究脉络,形成了一套全面的失调性指导关系因果研究框架,并为失调性指导关系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企业师徒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思路借鉴。

经济纵横 2019年第12期 徐泽磊、于桂兰:《合作型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的分类识别与动态分析——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通过网络建模方法,对《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与合作型劳动关系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构建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的相关性网络模型和中心性关联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建立合作型劳动关系中最重要因素包括提出合理化建议、基层工会组织数、仲裁调解、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实行厂务公开、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已实施合理化建议等。对6个典型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发现,除工会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数有较大波动外,其余影响因素均呈逐步增长态势。这些研究结论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

世界经济 2019年第6期 蓝嘉俊:《就业结构、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背景下,本文从就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理论分析表明当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至个体私营部门时,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利用199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经验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农业劳动力比重大于该临界值时,城镇私企就业比重的提高会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当小于等于该临界值时,城镇私企就业比重的提高会使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而其他就业所有制结构变量在临界值两侧不存在类似特征。城镇私企就业比重提高对2007-2016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解释力度约为29.37%。本文从制度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再分配调节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行政论坛 2019年第6期 余茜:《结构性位置与能动性作用: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是近年来社会治理领域出现的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其初衷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的整合与凝聚。枢纽型组织形态的构建,不仅是理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选择,还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执政党建设、党的群团改革、政府治理现代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等多维度、多层次的需求。兼具政治性与联系性,独特的“组织身份”决定了工会组织能在社会治理网络中填充“结构洞”位置;当前工会组织改革瓶颈的突破,还有赖于其在劳动关系领域填充“结构洞”位置,发挥政治、资源和组织优势。枢纽型社会组织要实现社会整合,可通过“安全阀”机制,构建“枢纽型党建”确保社会组织发展的政治安全性;通过协同机制,助力“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价值培育机制,“增能”社会组织,促共享价值的形成;通过统筹机制,增强群团组织“内聚力”并撬动“外聚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 穆随心:《南非中资企业劳动法律风险防范与化解——以南非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为中心》是否以集体劳动关系作为劳动法规制重心乃是中外劳动法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由此衍生出的法律规范构造差异成为扩大国内企业投资地域半径的一道屏障。厘清劳动法生成逻辑非同质化,捡拾与萃取以集体劳动关系为规制重心的南非劳动法律规范构造在组织性、实体性、程序性规则差异中所蕴含的风险点,旨在提供在南中资企业劳动法律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具体策略,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与中国国家形象,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社会科学辑刊 2019年第5期 徐景一、于桂兰:《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路径研究》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实际劳动关系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劳动关系问题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变化是劳资博弈中新技术、新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而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更预示着民营企业中劳资矛盾的复杂难解。面对民营企业中出现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完善、影响力小、实际效能低,各部门在面对具体劳动争议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难以兼容而形成合力,现行的劳动法制与劳动争议缺乏有效应对与新技术、新主体和新业态相关的劳动关系博弈等问题,应建构旨在促成共建共享的劳资一体格局的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顶层设计制度框架。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应从党政主导的政府部门联动决策、基于源头治理的工会工作、健全完善的三方协商、基于新技术的劳动者权益表达保障、畅通高效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调处等路径进行创新与建设。

劳动经济研究 2019年第4期 孙兆阳、刘玉锦:《工会对企业员工工资有什么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2015年混合截面数据的分析》本文主要验证工会对企业员工工资影响效果,并探索了影响工资的机制。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2015年混合截面数据,分别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综合技能分组(GSG)和再中心影响函数(RIF)的方法,来分析工会工资溢价以及工会影响工资的两种机制。PSM分析显示存在工会工资溢价,会员小时工资比非会员高4.18%。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了工会影响工资分布的两种机制,即“扭曲效应”和“压缩效应”,前者是工会通过采用工作工资率谈判改变技能要素回报率,从而实现工资优势;后者是缩小会员工资分布范围,降低工资差异。按照劳动技能水平对员工进行分类后,高收入组会员技能要素回报率扭曲程度最大,中等收入组工会影响最小。工会组工资基尼系数小于非工会组,且工资分布集中程度更高,工会使员工整体基尼系数降低了0.020。

民国档案 2019年第3期 潘标:《从发动到管控:地方党政与杭州劳资纠纷(1926-1935)》1926-1935年,杭州劳资纠纷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后,尤其在杭州总工会成立后,国共两党在“扶助农工”这一共同理念指引下,积极发动工人罢工,向资本家要权利,劳资纠纷迭出,罢工形成高潮;“四一二”后国民党掌控浙江,总工会被改组为工会统一委员会,劳资纠纷开始从发动到党政管控的模式转向;1928年开始,国民党当局逐渐制定各种法规,将包括工会在内的组织以人民团体形式纳入法治管理框架之下,杭州劳资纠纷趋于平缓。三个阶段,杭州劳资纠纷的发生与解决均未能超出地方党政力量所设定的框架,且呈现由政治意图回归经济诉求之特征,体现了杭州地方党政较之社会层面的强大优势,并使劳资纠纷独具地方属性。

中共党史研究 2019年第8期 贺江枫:《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革命策略(1945-1949)》1945年至1949年,中共在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革命策略,推动经济斗争蓬勃发展。对于工人,中共借用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来发展工会,争取掌握工会领导权,努力使工人团结、组织起来。对于资本家,中共在处理劳资关系时,采取区别对待、合作与斗争并用的策略。对于国民党政府,中共通过渗透进其内部,有效利用合法斗争形式及国民党派系矛盾。随着中共组织力量蓬勃发展,工人的阶级意识也愈发强烈,开始走向联合、统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年第3期 孟泉:《工会何以复兴?》作为全球化以来西方工会研究的重要议题,围绕“工会复兴”的争论就从未停歇。本文基于对经典英文文献的梳理,阐述了西方学界讨论工会复兴的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工会之“二重性”矛盾,工会改革的实践机制与效果,以及工会改革的新模式和新策略。并反思了对西方学界对工会本质的重新认识。基于此,本文进一步从多重性矛盾,要素导向分析视角与工会实践中目标与策略的差异性三方面分析了工会复兴研究对我国工会改革研究的理论启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 黄岑:《兼顾生产与生活:1949-1956年工会生活福利工作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高度重视职工的生活福利,就如何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经过不断改进与优化,一套能够兼顾生产与生活的工会生活福利工作理论初步形成。但在实践中,生产与生活难以兼顾。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根植于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有变革体制,工会生活福利工作才真正有可能实现“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工人生活”。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第3期 吴清军:《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规模失业?》为回答人工智能是否会造成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文章选取了电商行业S平台为研究对象,具体测算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实际影响。通过使用倍差法评估和差值法验证,本文认为在商品流通领域,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正向促进超过了负向冲击;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高了电商从业人员的收入;同时人工智能带动了电商销售额总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对电商的就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会带来电商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 杨云霞:《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在中国劳动关系中的实践》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对于共享发展提出了终极目标和方向。社会主义制度为共享发展理念在劳动关系中的实践确立了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共享发展思想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土壤。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解放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的劳资两利及“鞍钢宪法”;二是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制度化阶段;三是新时代的共享理念及其中国化实践。共享思想发展的最终趋势则是产权制度的消亡和劳动者的完全占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探索共享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中国劳动关系的实践,实现在劳动关系中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学评论 2019年第3期 梁萌:《弹性工时制何以失效?》本文以“努力-奖酬”和“工作要求-资源”两类经典工作压力模型为线索,讨论互联网企业的工作压力机制及其推行后果。总体上看,企业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劳动过程三个层面将经典模型嵌入到了劳动者的日常工作中,弹性工时制即作为其中一种缓解压力的资源存在。然而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日益精细化、量化的绩效指标,以及快节奏的敏捷开发方法,使缓解压力的资源反而成了压力来源,改变了两类工作压力模型原有的平衡,高压力的加班工作由此发端。

社会科学家 2019年第2期 涂永前:《传统劳动就业观念及相关制度对我国稳促就业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诸多重大会议和文件中一再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可见就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2018年11月1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发〔2018〕39号”),该文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与就业局面,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并提出了应对之策,是今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就业领域的具体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传统劳动就业中一些陈旧观念及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尽完善的制度供给和配套,导致就业领域存在一些观念和制度的瓶颈,通过追根溯源及实例分析,革新劳动观念、逐步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不二法门。

猜你喜欢
工会劳动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工会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