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财贸金融工会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财贸金融工会联合市洗染行业协会对该市洗染行业现状、疫情期间企业发展变化及职工生产生活状况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唐山市洗染行业涵盖服装制作、水洗工厂、干洗店、机械制造、化工原料、家政服务等系列服务领域,机械制造3家、化工原料10余家、水洗工厂30余家、干洗店800余家、服装制作4家。从业人员的年龄在20—30岁的占30%;40—50岁的占40%;50—60岁占20%;60岁以上的占10%。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占30%;3000—4000元的占60%;4000—5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占5%。文化水平小学、初中学历占60%;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占30%;大学学历(包括大专、本科)占9.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0.3%。专业技能专家型的占0.5%;高级技师占5%;技师占5%;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15%;初级工占69.5%。部分规模企业为从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率为20%;意外伤害保险缴纳率为70%。其它诸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企业均未缴纳。总的来看,该市洗染业效益比较平衡,收入和负债及其他费用安排比较合理。同时吸纳了许多剩余劳动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扩大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整个行业处于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加强培训交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积极与其它地方协会、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动,开展多项多级别的职业技能培训;创立了以协会会长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打造了行业职工研学大舞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及时的特点,建立起网上互联体系和网络信息交流体系,提高了信息传递质量,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善行善举传递爱心。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扶危济困,以善行善举释放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目前,该行业协会正在筹备设立慈善机构事宜,将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扶贫济困工作作为常抓不懈的社会责任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是举办技能竞赛,助力高质量发展。承办了唐山市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洗染织补工和毛皮加工工种竞赛,提高全市洗染业服务水平,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地发展。同时,选拔优秀选手代表参加由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九部门主办的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洗染织补工)和毛皮加工大赛,均获佳绩。
但是,调研发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唐山市洗染行从业者生存面临挑战,调研期间就有10余家私企关门停产,100余家洗衣店面临缺资金、缺员工、缺业务等压力。疫情对唐山市洗染行业冲击很大。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80%,近700余家洗衣门店开业。
一是行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有些品牌洗衣店,在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化建设及行业自律等方面做的较超前,行业本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有许多夫妻店、无规模小店遍地开花,长期以来游走于政策边缘,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形成了价格的恶性竞争。
二是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及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显示,洗染行业从业者文化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偏大,这些人大多没受到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无法适应现在酒店、医院、高档服饰、皮具、皮毛、家具等社会化、高难度、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需求;由于企业规模小,有部分从业人员错失了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致使该行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率低。
三是协会自身能力不足,资金、人才匮乏,生存发展受到制约。协会活动资金不足成为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导致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福利得不到保障,优秀人才难以引进。
1.尽快出台行业分等分级标准。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洗染行业的不同等级的店(比如面积的大小、从业范围的宽窄等)实行分等定级。
2.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议人社部门应根据洗染行业用工的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并按照培训成本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
3.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加强行业基础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和整体素质。
4.建立工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为职工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工会、协会的力量,建立行业协作体系。建议各地尽快建立洗染行业工会联合会,联合会中要整合那些中、小洗染企业成为联合会的会员,工会组织要通过工资分配、福利、民主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构建企业和劳动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5.督促各企业尽快建立起惠及全民的社会公共保障体系。建议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出资组成的居民养老保险,保证人人享有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
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了解职工的需求,及时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唐山工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洗染行业职工技能素质,打造高素质洗染职工队伍。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强协作,增强工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