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诉求

2020-03-11 10:46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信仰逻辑马克思主义

(云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信仰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和精神支柱,科学的信仰具有“方向指引性、正向激励性”的功能,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发展,还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价值多元、信仰多元的现实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无疑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逻辑上厘清,并回应当代大学教育的信仰诉求,关系到“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逻辑

(一)信仰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基础的逻辑起点

首先,如何理解信仰的概念?“信仰”一词最初确为宗教术语,但随着多学科对信仰的不断研究,信仰概念也得到了拓展,不再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哲学大辞典》将信仰定义为“人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1]。从信仰的概念上看,信仰不再仅仅指宗教教徒对自己宗教的信奉,而是将这种“信奉”引申为了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和现象,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信仰概念从“专指”发展到了“泛指”,“泛指”的信仰指一种对某种宗教、某种主张、主义或者某一个人的极度信奉状态,并以信仰对象作为自己的精神指引和人生指南。“泛指”的信仰概念涵盖了人类的所有信仰现象,既包含宗教信仰,又不限于宗教信仰。也“不再是一个低层次的反映个人局部精神现象的小概念,而成为一个更为广泛的哲学概念,即哲学层次的一般概念”[2]。这样,信仰就从一个“专指”的宗教术语获得了哲学的意义,人们的信仰不仅可以指对宗教的信仰,也可以指对某种主义、某个学说的信奉。信仰的对象既可以是非理性的自在之物,也可以是理性的科学理论。“信仰”概念从“专指”到“泛指”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的确立成为可能。

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可以确立为一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初期,没有明确使用过“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反对将自己的理论称为一种“信仰”。在第一国际成立七周年大会上,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国际的任务是组织劳动力量,而从未提出任何特殊的信条教义[3]。恩格斯也反对“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象征”[4],反对“理论成了信仰,参加运动成了祭祀”[5]。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赞成将自己的学说冠以信仰之名,那么后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是否适宜?理解这一问题应该从历史发展和学科发展的理论逻辑中去全面把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中,谈及“信仰”这一概念,必然和宗教联系到一起,神学家们用“信仰”来俘获民众、空想主义用“信仰”来阐述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唯心主义也偏爱“信仰”,为“信仰”著书立说。马克思主义要和各种神学、空想主义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并和其进行理论辩驳,必然要回避这一具有倾向性的概念,从而强调工人阶级接受这一科学理论是依据该理论严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而绝不是仅为信仰而信仰。故此,经典作家们刻意回避了“信仰”这个词语。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会在“泛指”的一般信奉意义上反对使用“信仰”这个概念。随着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践发展,到了晚年时期他们开始使用“信仰”这一概念,马克思使用过“改变信仰”的提法。他说:“泰斯……来到伦敦时还是个蒲鲁东主义者,但由于跟我个人接触和认真研究《资本论》,他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信仰。”[6]马克思没有用“放弃信仰”而选择使用“改变信仰”,这就表明马克思已经把自己的理论称为信仰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在德国的迅速发展》中,也使用过类似“改变信仰”的提法,他指出,随着共产主义的发展,德国人纷纷改变了他们的信仰[7]。到了列宁时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列宁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奉和坚持。他曾在为《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所写的介绍文章中谈道:“恩格斯……他的父亲对儿子四处参加政治集会,对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很生气。”[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刚开始对待“信仰”的谨慎态度,到逐渐认可“信仰”这一提法,再到列宁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严密的科学性及其实践发展,实现了“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9]并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概念。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其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不断显现,这种信仰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精神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一个概念,有着充分的依据,并且十分必要。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度信奉和遵循,但是这种信奉和遵循必须具备明确的具体内容才能落到实处。刘建军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由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四个基本部分架构而成。”[10]薄明华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无比信任”两个内容[11]。从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践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作为一种把握世界方式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涵盖了理论信仰、道路信仰、人格信仰等内容。

作为起始范畴的逻辑起点,是整个思想和理论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前提、依据和基础,其内涵也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展开,就是对逻辑起点的充分发展。“信仰”这一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性、科学性等全部相关理论的建立,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何以可能”这一首要问题,并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个实践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性和科学性的逻辑展开,并以此形成完整的信仰教育理论体系。

(二)信仰的生成机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中介

逻辑中介是联结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的中间环节,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形成系统论而确定的逻辑体系中的逻辑中项,也叫中介范畴。信仰生成机理首先源自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存在向理性实践发展的中介。信仰的生成机理是信仰生成和确立并最终体现信仰价值意蕴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从逻辑起点展开,而信仰的生成机理则是向逻辑终点回归,信仰的生成机理的实践逻辑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表现为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综合体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其信仰选择和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个体自身的认知状态、情感体悟、行为意愿所构成的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从个体心理要素来看,个体的知、情、意、信、行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作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成与确立过程。其中,“知”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情”指对社会发展前景和人类最终命运的关怀;“意”是一种坚定的人生意志和信念;“行”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实生活与历史发展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感知、认同,从而达到以“信”为核心的“行”的心理路径实现信仰的生成。在这一过程中,“知”是实现理论认知和情感统一的首个环节,主体选择相信某种思想、坚守某种主张,必定是以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思想或主张为前提的,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态度和看法,当这种态度和看法上升到一定程度,引发主体对认知客体产生一定信念,并在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下最终形成对认知客体坚信不疑、矢志不渝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即为信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是实现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的统一,即“致知成信”。除此之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必定要有理性因素参与其中,否则就会“知且信却不行”,要在理性认识与亲身实践中坚定信念。因此,知、情、意、信、行所蕴含的认知、情感和理性在大学生理想信仰生成过程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构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理。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中,信仰的生成机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何以可为”的实践逻辑,在“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成效这一逻辑结构”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思想连接性。

(三)信仰的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终点

逻辑终点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形成系统理论最后获得的最丰富、最具体的范畴,即逻辑范畴体系中的逻辑终项。信仰的价值意蕴指向信仰对象对信仰主体的“需要与满足”关系,是信仰对象对信仰主体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体现了“何以为之”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来自社会实践,通过其严密的科学体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人类社会的正确方向,作为精神动力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人们克服困难、继续推进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支持。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方向指引、精神动力支持、凝聚整合、价值判断、人格塑造等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2]。以信仰凝心聚力坚定信心推动社会发展,破解当下发展难题,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武器”,能够为信仰者去判别和回应社会上各种“非马”、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并通过其价值评判功能,不断为信仰者指明正确的道路,增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个人来看,信仰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精神状态、理想信念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导航,使其明确人生的意义和成长的方向,从而消除生活的破碎感、空虚感、恐惧感,摆脱偶然的、无垠的心理状态,给予人生以方向和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逻辑结构中,作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在作为逻辑中介的信仰生成机理的承接转换后,最终体现出信仰价值意蕴,从而达到逻辑终点。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起始概念的科学性——生成机理——价值意蕴”的逻辑演绎,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着深刻的、严密的内在逻辑,进而从理论逻辑演绎中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以为之”的相关问题。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当代大学使命的本质体现

“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大学的三大使命。然而就一定时代和具体的国家而言,大学使命又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点。”[13]大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古今中外,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但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这是不同社会的教育共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教育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社会制度而孤立地存在,真空中的教育、抽象的教育和纯粹的教育就像“抽象的人”一样都是不存在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教育这项关于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也离不开这种“社会关系”,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实现路径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新时代,我国的大学使命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陈宝生指出:“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和掘墓人。”[15]一些打着“学术自由”“价值无涉”旗号的错误言论将大学与其意识形态属性相对立,甚至公开宣扬“普世价值”,鼓吹“西方宪政”,这种“抽象的自由”,把思想自由演变为全盘西化,这不再是学术问题,而是重大原则问题、政治问题。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6]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大学必然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鲜亮的底色”[17]。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办好中国的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使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摇篮。

(二)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的育人目标,“时代新人”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怀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青年将迎来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惊涛骇浪”[18],要成为时代新人,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仰、明确方向的毅力和决心,以及面对挑战和困难不会轻易动摇的勇气。相信远方必将到达,时刻不忘国家的期望、民族的重托,能够为自己背负的使命去努力去拼搏。时代新人的这种坚韧奋斗精神和对共同目标的执着追求来源于高尚、科学的信仰支撑。

信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并且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人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广大大学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需要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引领。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群体一方面正处于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人生经历,缺乏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这在不同程度上会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冲击。再加上当前在大学生中盛行的庸俗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学术理想被摒弃、道德德行滑坡,最终导致大学信仰的失落和大学生对“时代新人”身份认同的偏离。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在当前信仰危机的形势下,必然需要有所作为,关照大学生信仰,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精神家园,帮助大学生在信仰失落的困境中确立高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他们的信仰之基筑牢、精神之钙补足,这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时代变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祛魅

在微时代,微文化、微信息、微语言、微媒体等基于移动载体的新事物应运而生,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源,这种信息源的扁平化、信息传播时空的瞬时化和信息量的碎片化都对大学生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微传播加剧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消解

微时代的微传播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介实现了传播的扁平化,高效的传播速度、随处可见的微内容、人人参与的微创作,为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虚拟平台,使人们的多元利益诉求借助社会思潮在微传播中得以自由的宣泄和交流碰撞。一些错误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民粹主义在高校传播,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带来价值观和文化的侵袭与渗透,对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冲击,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边缘化、认同模糊化等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不坚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困惑、对党的领导信心不足等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思潮和价值取向中找到正确方向、应对社会风云巨变的武器。

(二)微内容表达的碎片化知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解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逻辑严密、内容精深的科学体系。“微”是微时代传播方式的显著特征,信息传播以“微”传播为特点,网络上的很多“微”信息,只能以短小篇幅的结论方式传播出去,缺乏详细阐述,这些结论式信息往往没有完整的论据和论证过程,受众极易被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削弱判断力。而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篇幅较长与晦涩难懂,再加上一些死板僵硬的宣教方式,这显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合时宜”。微时代的微传播中,不少别有用心者借助网络平台,与社会舆论相结合,不当归因、片面理解社会现实问题,甚至言语过激地对待一些社会现象,通过夸大东西方的差距,宣扬“全盘西化”思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评价标准物质化的倾向比较明显”[19],相对于一些精深磅礴的原著及其理论,大学生更倾向于一些打着“博爱”“普世”的类似于“心灵鸡汤”的微文化。

(三)快餐化的浅阅读消解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经典崇拜

微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特征是方便、快捷,短时间就能获得较大的资讯量,但是长此以往,这种碎片化信息的粗略读法将使得实用性和娱乐化冲抵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领悟能力。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蕴含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高层次的思想认识,不仅能够指导实践,还可以给予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刻认识。长期大量的浅阅读导致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充斥着阅读者的视野,以大量“已知”的知识去替换他们对“真知”的捕获能力。“心灵按摩”式的心灵鸡汤、荒诞离奇的野史传说、庸俗无聊的娱乐新闻成了阅读的对象,大学生从这些信息当中获得的不是社会责任、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而是思维的惰性和信仰的弱化。这种快餐化的浅阅读的方式和内容对大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并从认知上升到感知,产生了不利影响,消解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崇拜,使大学生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四)泛娱乐化的微消费霸占网络消解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取向

娱乐精神本无对错,但是“娱乐至死”的精神把教育、政治、文化、法律统统拉入庸俗、谄媚的娱乐漩涡,则会暴露出严重的负面影响。戏说历史、调侃英雄、歪曲经典等对崇高的亵渎都是这种“泛娱乐化”文化的表现。美国文化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对这种文化趋势作出过批判,“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0]。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趋势下,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求无营养的娱乐文化,远离了真正的崇高文化和严密的科学精神,这种泛娱乐化的微文化也消解了文化对精神的抚慰、对价值观的塑造、对人性的关怀。大学生陷入狂热娱乐化的微内容、微话题,寻求娱乐带来的廉价逾越,并呈现出对政治的冷漠、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漠视。在泛娱乐化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甚至被歪曲、肢解,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四、遵循时代发展规律,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时代化

(一)创新信仰教育内容,丰富时代化内涵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没有一刻放弃过对我们国家的围堵和打压。从尼克松的“不战而胜”到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再到今天的“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势力针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的舆论战伎俩。这些错误思想,给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最好的回应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来的巨大成功,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奇迹”,这些都是实践给予的最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科书,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些实践成绩来得真切,没有任何理论比这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更具有说服力。紧扣时代主旋律与中国实践,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是今天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者要总结凝练好中国实践的生动案例及经验,选编好中国实践的信仰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充分以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增进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创新信仰教育载体,拓展移动化平台

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新机遇,“因时而进”。信仰教育要依托新媒体的教育载体,主动与大学生阅读的碎片化、社交化、趣缘化相结合,做到精准传播、动态传播、及时传播;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表达机制,主动适应大众化、娱乐化、感性化的微时代特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运用新媒体的各种载体拓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立体表达机制;拓展移动化学习平台,通过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实现移动教育、移动学习,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时间,以适应当代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并以各种交互式学习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时代价值的理解。

(三)创新信仰教育话语,力求精准化供给

在网络时代,通过大数据、云平台,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习惯出发,鼓励多元参与众创众筹,主动创造推送大学生喜欢的网络文化作品,关照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创新信仰教育话语,用大学生喜欢的话语表达方式,借助新媒体的时代气息、鲜活语言,唱中国好声音,讲中国好故事,传中国正能量,通过大数据找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情点,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活化表达机制、感性化表达机制,紧扣“视觉系”需求特征,与受众的感性化认知图式契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的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政治经济现象要及时通过信仰教育话语体系给予积极的回应,用精准化的话语对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性认知作出解答,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的同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与感悟。

猜你喜欢
信仰逻辑马克思主义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逻辑
创新的逻辑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