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因素的关系

2020-03-11 05:10范翠云龙门县人民医院内二区广东惠州516800
吉林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膜性反应颈动脉

范翠云 (龙门县人民医院内二区,广东 惠州 5168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即脑梗死(CI),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的闭塞和(或)狭窄而出现脑供血不足所致,是目前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威胁甚大[1]。据相关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AIS存在重要关联,但其在AIS中的具体作用与机制尚在研究当中[2]。为此,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因素的关系,为临床诊治AIS提供更多的指导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34~77岁,平均(56.37±9.62)岁。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健康组(n=20)、斑块组(n=19)、狭窄组(n=16)和硬化组(n=25),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及MRI扫描均确诊为脑卒中,且均符合脑卒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认知及意识功能障碍者;③病史资料不全者及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检测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做好记录。然后采用迈瑞DC-N6T型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诊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设置探头频率为8~10 Hz,让患者平卧于病床上,移动探头探测患者颈总、颈内及其分叉处的动脉壁,并以管腔内膜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内-中膜厚度(IMT)。若动脉壁光滑,内-中膜厚度在1 mm以下,表示颈动脉正常,即为健康组;若内-中膜厚度在1~1.5 mm之间,则表示颈动脉硬化,即为硬化组;若内-中膜厚度在1.5 mm及以上,且增厚的内膜向血管腔内凸出,则表示颈动脉有斑块形成,即为斑块组,若动脉管腔狭窄度达30%以上,即为狭窄组。最后,所有患者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保存送检,检测指标:白细胞(WBC)、血糖(FBs)、纤维蛋白(FI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等。

1.3疗效判定:①分析不同指标、不同因素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②分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因素的关系。

2 结果

2.1不同指标、不同因素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经过统计分析,四组患者在DBP、FBs、TG、TCH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SBP、WBC和FIB方面,与健康组相比,斑块组、狭窄组、硬化组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指标、不同因素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

注:与健康组相比,①P<0.05;1 mm Hg=0.1333 kPa

2.2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因素的关系:根据表1所示,可以得知,年龄、SBP、WBC和FI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关联。为此,笔者将这四个指标进行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WBC和FI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更为密切,或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见表2。

表2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因素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饮食等结构的改变,AIS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3]。此外,AIS的治疗时间窗较窄。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和做出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的WBC、FBs、FIB、TG、TCH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发现年龄、SBP、WBC和FI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关联,而WBC和FI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更为密切,或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据相关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的发生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4]。FIB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凝血因子[5-6],是由干细胞产生的糖基化蛋白降解而来,其可以参与炎性反应,加速血栓形成,同时造成血管内皮受损,紊乱血液流变学,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从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WBC(单核细胞)可在内皮黏附分子的作用下黏附于血管内皮表面进入内皮下,成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能生成并释放多种细胞毒因子,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参与对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的调控[7-8]。本研究中斑块组、狭窄组、硬化组WBC和FIB的OR值分别为3.32、8.62;3.40、8.29;3.46、7.05,均较年龄、SBP的OR值更高,说明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较年龄、SBP更为显著。而通过SBP的OR值我们可以发现,SBP对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后期更为显著;而在年龄这一因素上,年龄的OR值相较于其他几个因素都较低,表明虽然年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太大,其可能是由于年龄越大,患者各项机体功能逐渐减弱,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速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WBC和FIB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险性较大。因此,及时监测AIS患者的WBC和FIB指标,并加以干预,有助于延缓AIS患者的病情进展。故此应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中膜性反应颈动脉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中膜钙化影响因素研究
血管中膜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方法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