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崔国峰,刘 宇,戴春红
(1. 黑龙江省蚕蜂业发展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2. 五大连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00;3. 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黑龙江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为养蜂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追求低碳健康生活,蜂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椴树蜜深受欢迎。
黑龙江省椴树分布于乌苏里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张广才岭和小兴安岭,以完达山脉和那丹哈达拉岭沿线地带椴树最多。黑龙江省椴树主要是紫椴和糠椴[1],椴树在6 月底或7 月初开花,花期持续1 个月左右。
纯正的椴树蜜呈浅琥珀色,气味芳香醇厚,结晶时如猪油般细腻,是蜂蜜中的佳品。黑龙江省椴树蜜主产地分布于以小兴安岭带岭沿线的伊春,张广才岭、老爷岭沿线的尚志、五常、宁安、东宁;完达山脉沿线的虎林、饶河、宝清,还有密山等地[2]。
椴树流蜜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流蜜规律比较复杂。受气候环境和地域小气候影响,大年年景不一定丰收,小年年景也不一定歉收,椴树树龄、营养积累、温湿度和降水量都可能干扰到椴树开花。
气候:黑龙江省4 月~6 月是椴树萌芽、长叶、孕育花蕾的时期,温度骤降会导致椴树发生冻害,影响椴树泌蜜。椴树泌蜜的最适温度是22~25℃,湿度75% 左右,雨水调和、气候适宜的年景椴树会大量泌蜜[3]。
营养:营养积累富足是椴树大量泌蜜的先决条件,营养过度消耗会影响第二年的花芽分化和发育,椴树的消耗和产出成正比,造成了椴树的大小年,外因导致的营养消耗也会对椴树泌蜜量造成影响。
虫害:椴树本身具有防毒功能,病害发生较少,常发生的虫害有红蜘蛛、椴树瘿蚊和椴树蜡蟓,椴树瘿蚊在椴树花梗上产卵,引起椴树花蕾大量脱落;椴树蜡蟓在花蕾上产卵,使花心变成黑色。虫害严重时会引起椴树泌蜜量减少。
多箱体养蜂是采用多个继箱(3 个以上)培育蜂子的养蜂技术方法,西方养蜂发达国家普遍使用这种方法饲养蜜蜂。我国比较常见的是两箱体,近年来逐渐向多箱体养蜂模式转变。早在明清时期在江苏、浙江、广东一带就出现了类多箱体(两箱体),多为双王蜂群续接继箱;目前在我国新疆、东北等地应用多箱体养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蜜蜂群势也得到增强。
成熟蜜多箱体养蜂技术是以生产成熟蜜(封盖蜜)为主,使蜜蜂采回花蜜后在蜂巢内充分酿造、脱水,蜜蜂用蜂蜡盖住蜜巢,自然成熟后得到营养更全面、品质更高的蜂蜜,一般一个花期内摇蜜一次。不仅经济效益高,还提高了蜂蜜质量,降低了蜂农的劳动强度。多箱体蜂群的抗逆性很强,抗病性也很强,繁蜂速度快,节约蜂粮。
多箱体蜂群春繁的起步群势相对较强,蜜蜂数量在7 足框蜂以上,使用2 个箱体繁育,加多个继箱,巢脾从底箱起按照6-5-5放置,不仅扩大了蜂巢的空间,也减轻了工蜂扇风散热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分蜂情绪,继箱内蜂群贮蜜充足,群势强大。强群的采集力十分强大,在短时间内可把空蜜脾采满。实践证明,外界气候恶劣、蜜源缺乏时,要给蜂群准备充足的饲料,繁育蜂群的第一二代用上一年的成熟蜜粉脾作为饲料,可轻松管理。此外在饲喂方式上可采用奖励饲喂。
蜜蜂群势增强:多箱体养蜂技术,按照既定方案操作,随着巢脾装满不断增加继箱,在一定时期内采蜜和繁育持续进行,使蜂群保持在较高水平,强群不但便于管理,蜂群抗病力也得到了提升。
饲养规模增大:多箱体养蜂便于机械化操作,打破了传统的养蜂方式。按照传统方式养蜂,人均饲养蜂群为40~50 群,而多箱体机械化养蜂专业人员单人可饲养蜂群2000~3000 群,业余人员可饲养蜂群400~500 群。
产量高效益好:多箱体养蜂技术管理蜂群,不仅蜂蜜产量高,王浆产量也较高。此外,蜂群抗逆性强不得病,蜜蜂繁殖速度快,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蜂粮;在出售蜂群时,蜂群势强蜂多、价高好卖[4]。
多箱体养蜂技术相对传统养蜂方式更便于管理,操作性更强,排除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蜂王质量、工蜂寿命、采浆、采蜜等因素的影响。
蜂王产卵能力:应用多箱体养蜂要求蜂王产卵能力能够满足维持大群需求,产卵量较为稳定,所用蜂王应保持每昼夜产卵数量为1500~1800 粒。
工蜂寿命:实际生产中由于管理方式、蜂病治疗方法和取蜜反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工蜂寿命的缩短,其中以饲喂方式的影响最为严重,造成蜂群群势弱化,难以长期维持强群。
采浆、采蜜方式:绝大多数蜂农采用掠夺式采蜜,蜂蜜波美度偏低( 这种蜜一般称为水蜜),两三天摇一次蜜,会导致蜂群群势不稳,多次干扰难以维持大群。传统的采浆方式需要长期开箱,也会影响群势。
黑龙江省通过椴树成熟蜜多箱体养蜂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出的椴树蜜品质更佳,营养更全面。该项技术可持续帮助蜂农增产增收,促进养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