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政
(四川省盐边县新九镇农技站,四川 盐边 617112)
粘虫危害农作物一般零星发生,影响小不明显。2014 年夏季粘虫在我县大面积爆发,当时也危及到我镇七个行政村;据当年实地调查统计,全镇46 个合作社就有29 个社上报粘虫危害灾情,其中有19 个靠近山边草坡的社最重,全镇受灾面积2.9 万亩,成灾面积1.3 万亩,引起群众恐慌情况相当严重和危急。
新九镇地处四川省盐边县南部,地形地貌为山区地形,全镇幅员面积223 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0 摄氏度左右,海拔高度最低处安宁村三堆子950 米,最高处猛粮村黄家箐1780 米。正常年平均降雨量为900 毫米左右,冬季干旱少雨几乎不降雨且时间漫长,长达七个多月时间;夏季多降雨且集中,主要集中于5 月中旬-9 月下旬,其中5 月至7 月尤其最多,占整个雨季降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2014 年夏季以来,雨量偏多并且主要集中在6 月初的一周。夏季高温多湿,导致粘虫大爆发危害夏玉米。经过前期田间现场调查,我镇以3 龄至5龄为主,虫口为害严重的单窝2 株达13 虫,主要集中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的山边靠草坡边。全镇七个村夏玉米种植面积4.1万亩,其中90% 以上都播种在山坡旱地上,所以灾情十分严重和明显。
针对当时粘虫危害我镇夏玉米苗期的基本情况,镇农技站在上级农牧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当好镇党委、镇政府的参谋,紧急制定出台技术措施和防治方案,出色地完成了遏制粘虫大爆发的势头,统防统治虫口夺粮,全面打赢了粘虫防治阻击战。
粘虫俗称五色虫、行军虫、夜盗虫等,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在四川分布普遍,是我省粮食作物上主要害虫之一,以禾本科最喜食,如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等;在四川省6月下旬至7 月中旬为害猖獗,为害玉米和水稻严重。我县集中在5月下旬-6 月初爆发,主要危害玉米苗。粘虫是喜中温高湿的害虫,成虫有迁飞性并且飞行力强,蛾子每小时飞行可达20—40 公里,一只雌虫可产卵2000 粒;每粒里有幼虫卵30-50 个,卵块产下后一周孵化。幼虫为害玉米叶片,初孵幼虫在心叶内咬食叶肉成小孔,3 龄后吃叶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防控。
虫口数量大的实际情况是: 随着气团迁飞来的成虫多,正好散落到我镇境内,又因前期5 月初雨水及时降临,山坡春草发芽嫩绿,大量成虫蛰伏其中,产卵多,孵化好;后又遇6 月6 日后连续降雨,降雨多湿度大,造成虫口数量大增。
粘虫不可怕,可防可治,不必恐慌。用糖酒醋液诱蛾,具体做法用红糖3 份、白酒1 份、醋4 份、水2 份的比例混合加0.1%的敌百虫配成诱杀剂,盛于盆罐,每5—10 亩放1 盆,诱剂保持3厘米深诱杀成虫;另外草把诱蛾,在发蛾盛期,一般在阳历的6月初,用稻草扎成小把,亩插10 把每天傍晚喷诱杀剂于草把上毒杀蛾子。科技和传统结合,有经济实力的村社应引进和购买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成虫,坚持传统农历 “6.24 火把节” 打火把烧虫虫的习惯。
物理防治:用性诱剂黄板引诱雌成虫事半功倍;结合放鸭、鸡捕食幼虫效果明显。
化学药剂防治,是整过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点;毒饵诱杀:亩用90% 敌百虫100 克兑适量水拌在1.5 公斤炒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饵、于傍晚顺着玉米行撒施进行诱杀5 龄以上幼虫;叶面喷雾:在低龄幼虫期选用10% 吡蚜酮和40% 毒死蜱防治,时机应选在蛾子盛期后的5-7 天幼虫孵化盛期喷雾防治;中龄4.5% 高效氯氰菊酯50 毫升加灭幼脲50 毫升兑水30 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统一行动,统防统治;综合防治病虫,才能有效消灭成虫,不然就会造成成虫东躲西藏,赶羊进山;要集中力量对草坡、林边、滩涂、各类农作物、各个环节、不留死角统一用药防治,达到赶羊进圈的功效。喷药时机应选连续晴天2—3 天的上午10 时左右露水干后喷药,正反叶片均匀喷雾,防止药害; 注意防止药物中毒,确保用药安全。
幼苗期补齐粘虫啃食后缺苗和弱苗,补施速效肥料和锄草盖土;破口期猛攻大喇叭口穗肥,对处于大喇叭口的玉米要结合灌溉及时追施大喇叭口穗肥,亩一般施尿素25 公斤左右;施肥方法以深施为宜,尽量减少撒施,防止高温造成氮肥挥发损失。后期搞好人工辅助授粉工作,提高受精结实粒。
增种晚秋红苕、小杂豆,间套矮杆作物等;灾前损失灾后补,天灾损失技术促,确保粮食不减。
通过以上技术要领的落实,全镇上下整体连动科学防治,当年未造成大面积大春农作物因粘虫灾害大面积减产的局面,社会稳定经济稳固发展。当年县级农牧部门补贴防粘虫专项资金4万元,镇政府自筹资金8 万元,村社投入集体资金19 万元,农户自购农药等投入30 余万元,确保了全镇6 万亩大春作物安全,特别是把成灾的1.3 万亩夏玉米灾害降到最低程度,取得当年全镇大春生产全面胜利,所取得的防治经验和成果至今都发挥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