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梅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的意识理念、工作规划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会直接影响实践工作。如何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的特点,因此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不能确定,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感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也正是因为如此,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会放松警惕,无法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就目前很多医院发展现状来看,一般都是在此类事件爆发之后才把注意力放在治疗上,而不是放在事前的预防上。不仅如此,还缺乏危机意识,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不强。不仅是医院,很多公众,比如说志愿者这个群体,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会进一步扩大事态的发展。
(二)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公共卫生工作作为公益性事业,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医院需要履行自身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也应该向医院进行资金补贴,更好发挥医院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对医院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应急需要。
(三)队伍专业性不足。就目前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发现,医院还存在着队伍建设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正确判断,容易错过处理事件的黄金时期,造成事故进一步恶化。
(一)开展应急管理风险教育。尽管突发事件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在事前还是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水平。医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大力宣传突发事件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向内部医护人员和外部人民群众普及应急知识。在突发事件爆发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工作,提升思想认识。在宣传过程中,仅依靠医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共同合作。政府部门可以编写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科书,在街道和社区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知识讲座,利用手机软件或者互联网进行宣传。医院可以设置专门的岗位和人员,做好突发事件应对的计划和措施,做好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经验的工作。
(二)加强服务于公共卫生事业的意识。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做好表率。此类事件的爆发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尤其是在传染性疾病爆发时,其破坏性更强。因此,为了尽可能降低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医院需要开展相关工作,需要医院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服务意识。在处理卫生事件时,要针对医院的服务宗旨对自身意识进行改变,意识到自身的职能以及公共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三)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出发:(1)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划分各个部门的管理范围,做好组织结构建设,扩大管理结构的覆盖面,尽量避免历史遗留问题出现;(2)根据历史经验,分析不同级别卫生事件的危害及负面影响,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制定管理内容指标体系,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四)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期的预警机制。(1)专业的危机预警体制机制建设。医院需要根据以往突发事件发生的经验,分析此类事件演变的规律以及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2)以人民群众、医护人员能够接受、理解的方式进行宣传;(3)在医院进行风险管理时,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风险认知和研判能力;(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之后,医院要在政府的帮助下,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向社会发布信息,进行社会动员。
(五)爆发期的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从初始阶段进入了爆发阶段,各类医疗物资和救援资源会在一定的时间节点极其稀缺,就拿这次新冠疫情来说,在新冠危机中,口罩、防护服、医护人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少。但是我国垂直分工的政府管理体系在应对这一类事件上,有着极大优势,能够实现跨地区的资源调配。但是在资源的合理分配上依然存在问题,有优化的空间。医院需要从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吸取教训,做好应急资源的库存管理,在特定的时间段,即便是很少的医护资源也会对事情走向造成影响,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着决定作用。
不仅如此,由于其性质特殊,医院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阶段向社会各界单位和部门寻求帮助,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第一时间发布紧急信息,在发挥其权威作用,避免不知情的人民群众散播谣言。医院的信息管理部门应该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稳定民心,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尽可能降低谣言对社会的危害。在应对紧急事件有进展之后,需要及时发布信息,告知群众正确的做法,充分发挥社会赋予的服务职能,做好舆论引导。
结语:在管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的地位无可取代,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制定策略和计划,碰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提升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识,构建专业化的应急团队,建立完善的体系,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工作,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