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媛
摘要:文学史习惯性地将1980年代的文学分为几个连续的意识形态序列。结果,许多作品被有意或无意地排除在外,或在不同的意识形态趋势之间来回移动,最终将其身份移到边缘。这些作品的发掘和分类,对其历史背景的分析和深入阅读以及所遇到的文学批评,是深入了解文学史的演变机理和历史话语相互作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钟鼓楼》为例,仔细挖掘《钟鼓楼》作为“京味小说”和“寻根小说”的可能性以及批评与实践之间的差异,重新探讨《钟鼓楼》文学史上的地位,定义了“北京风味小说”和“文学寻根”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到出版前后的历史领域和“未来文学史写作的历史基础”,揭示各种文学批评的声音。
关键词:钟鼓楼;寻根小说;文学史定位
洪子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中文系中是最常见的版本,现在又将刘心武的《钟鼓楼》定位为“寻根小说”,但从“小说寻根”的角度对《钟鼓楼》的研究很少。在本文中,我们将《钟鼓楼》与其研究材料相结合,以探索这一现象背后的各种先例和后果。一些评论家认为,“寻根小说”大多是文学史上的回顾性看法。近年来,对《钟鼓楼》的学术批评有所减少,从学术角度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在刘心武自己的作品中,《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杰作显然具有更高的出现率。在“寻根小说”的血统书中,精选了许多作品,例如汪曾祺的《棋王》和王安忆的《小鲍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经流行的《钟鼓楼》会从批评中消失并走向边缘呢?
一、《钟鼓楼》与“京味小说”
《钟鼓楼》最初发表于1984年现代杂志的第5期和第6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5年11月出版。小说结尾处的刘心武签名表明,《钟鼓楼》是1983年3月17日动笔,1984年5月30日完成的。《当代》第3期中的“小说的新高度——鼓楼座谈会”是对《钟鼓楼》的相对及时和深入的讨论。根据会议记录,该研讨会于1985年3月11日举行。《现代》杂志编辑部邀请了北京的文学评论家、作家和读者,例如陈俊涛、高行健、何志云、张志忠、潘仁山、林大中、张聂尔等人讨论了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在会议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钟鼓楼》。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对现代文明的宏观反思”“生活摄影的辉煌和历史的深度”“写给大众的灵魂”和“对艺术表达的新追求”。会议记录的最后一段引人注目,与会者对这部小说是否是“京味”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同志认为,平民文明统治着现代城市文明,要写出北京的味道来容纳北京的小城镇居民,这种比例是不可避免的。这张丰富的北京“清明上河图”品味图片恰恰是《钟鼓楼》的突出艺术特色。一些同事说,《钟鼓楼》这个词肯定是北京式的,但作品中包含的哲学原因不是北京式的,而是北京式小说中的《钟鼓楼》,肯定将《钟鼓楼》归类为“北京风格的小说”,但当时的批评家不同意。市场上的民间小说,包括“京味小说”,是否应归类为“寻根文学”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差异最终导致本文关注的《钟鼓楼》是否属于“文学寻根”这个问题。在《钟鼓楼》出版前夕,在处理小说手稿的同时,《现代人》副主编孟伟哉曾与作者写信通讯。在这封信中,孟伟哉对《钟鼓楼》的总体评价和普遍印象是:“你写的一部好作品始于生活,始于人物。”他说:“这项工作主要是为读者提供现代北京居民的社会生态社区或现代北京居民生活的社会生态的图片风景。我没有遵循老舍先生的这种风格,而是用真实的‘北京口音来传播故事。我以为我需要寻找另一种方式传达现代北京生活的‘北京风格,这是因为今天的北京和老舍那个时代的作品,无论人物的思想和交流方式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刘心武在这里强调,他想在《钟鼓楼》中表达的就是今天的北京,而老舍则是当时的“京派小说”。中国北京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没有在老舍真正的“京腔”之后传播故事,而是使用了“与北京居民的口语不同”的文字。他为现代北京居民创造了许多口语,创造这种独特新颖的语言是为了传达现代北京生活的“京味”。与老舍的《北京风味》小说相比,无论是有意传播“京味”,还是无意地布置了《钟鼓楼》,刘心武都把《钟鼓楼》归类为“京味小说”至少是无可争议的态度。
当时对《钟鼓楼》的更重要评论,复兴了当时的批评领域,并考察了当时评论家对《钟鼓楼》研究的主要观点。刘再复1985年在《读书》上发表的《他把爱推向每一片绿叶》概括了刘心武在新时代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班主任》为代表的作品,第二阶段是以《如意》为代表的作品,第三阶段是以《钟鼓楼》为代表的作品。这项工作旨在历史文化生态绘画中反映社会的文化历史、许多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活和人群的灵性。他还指出,刘心武是文学新时代的一面镜子。振邦的《是独创的,但不完美》于1985年在《文学自由》第1期上发表,它是基于刘心武的《钟鼓楼》,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视野、新颖的艺术结构、多种主题和独特性。他指出,他的艺术形象和美学受到赞誉。它的独创性,例如功能性发展,体现在对“清明上河图”风格的美学追求,独特的新颖结构形式(“桔瓣风格”)的创造以及对挖掘和表达历史感觉的三个方面。《当代作家评论》于1986年第2期出版了邹品的《社会价值当代小说——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由所提供的新的文学信息解释说,这是一部具有社会价值的学术小说。”《钟鼓楼》的编辑张宗阁于1985年1月说:“我写了对新创作的新追求——评论《钟鼓楼》的评论。它主要分析了《钟鼓楼》的主题选择,情节线索和详细的场景描述,人物创作,冷静客观的故事风格,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特點等。”1985年3月,黄裳裳开始追求美学、平庸的风格,对人物形象创作追求的开放性以及对艺术结构多样性的追求,说明了他作品艺术创作的成果。上述批评中有一些没有提及章仲锷的“京味小说”的特征。章仲锷的“明显”和“缺陷”是“在一本没有艺术意象的书中对北京的历史、风俗和民间的叙述”。当然,有些片段与角色的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例如,在院子里引入房屋不仅与角色的情节无关,而且也缺乏文本和文学艺术。也可以将其直接导入到书中,例如本地年表,而无须修改。一些读者在阅读这些句子时只是略过而已,因为它们在小说中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这显然是小说描述中的一个错误。这是为了指出章仲锷的不足,但同时也突出了章仲锷的特点,特别是历史和习俗。这与洪季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概括的“北京式小说”基本特征中的对“旧字”的兴趣相吻合。以上两个评论组是上述研讨会上在批评实践中是否应将《钟鼓楼》归类为“京味文学”的分歧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即使在当时情况恢复的情况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意见也没有统一。
二、《钟鼓楼》评述
一些学者指出,《钟鼓楼》应定位为具有现代社会意义的小说,而《钟鼓楼》的艺术价值尚未得到研究。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有必要讨论写作的结果。正如林伟进所说,《钟鼓楼》无疑是创作的顶尖水平,除了早期的平民生活表现外,不乏新的惊喜。这项工作无法为人们提供从字符到内容的更多信息,阅读更多以获得艺术乐趣。至于命运和历史感,这与主观愿望相去甚远,从作品本身不容易看出来。 作者认为,《钟鼓楼》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命运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在评估《钟鼓楼》和刘心武本人时,应注意文字的深刻历史和作者的思想,同时还充分肯定了这部小说的历史意义,并将《钟鼓楼》定位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现代小说”。但是,对于文学评论并没有参考的标准,对这部小说的价值的讨论仅是观点的表达。
三、京味小说与寻根文学
“北京风格”的小说和“寻根”的文学同盟一直是无数学者和专家争论的焦点,但定义不清。“扎根”的文学潮流始于杭州会议。在会议开始时,根本没有词根,但是自1980年以来,学者们逐渐将寻根文学的基本理论提上议事日程,并且也正在逐步研究寻根文学。《钟鼓楼》的出版符合当时的文学趋向,是一部主要描绘北京市民生活的作品。小说的结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得到消除和解决。例如薛阿姨和孟昭英之间,他们相互了解并解决了冲突。再举一个例子,像荀兴旺这样的人正在逐漸改变自己的性格,并积极与他人接触,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有这些尾声处理都将作品的特征还原为人性,恢复了其原始的善良和天真,反映了我国人民的仁慈,并生动地展现了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钟鼓楼》是一部融合了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京派小说的特征,而且具有扎根文学的特征,促进了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本文从《钟鼓楼》本身开始,并探讨了《钟鼓楼》与京派小说以及寻根文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钟鼓楼》的欣赏和分析,尤其是价值的定位,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不断发展非常重要。
四、《钟鼓楼》与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相对重要的文学体裁,寻根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寻根文学作品。其中,《钟鼓楼》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生活环境。“寻根文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外部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根文学兴起的背景上;内部研究主要从物质、文化和道德层面研究寻根文学,具有内部结构的含义。小说《钟鼓楼》有心理上的矛盾、生活上的矛盾和许多其他矛盾,而这些多层次矛盾的出现不仅仅是过去和将来矛盾的交汇处。由于北京旧城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和社会环境,它也具体地代表了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并深刻地反映了数千年来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变革、风俗习惯和社会变革对当时人民的巨大影响,也为创造寻根文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并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五、历史观照
历史意味着事实,在重新定位和审查历史时,历史本身就是分析的主题,但这并不排除历史的可信度。《钟鼓楼》的历史遗迹仍然保留在1982年12月12日,仅描述了凌晨5点至下午5点之间的问题,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刘心武尝试使用复杂的社会来反映北京旧院落民居的历史变迁,通过民族情感的形成和人们的悲伤和欢乐的分离表达了代际命运的纠结,它显示了深刻的历史思想。小说为渗透现代历史意识所做的努力非常明确,所有故事小说都是围绕历史的变化而发展的,将历史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并通过对小人物的解释来反映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也是和谐的。《钟鼓楼》的永恒与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赋予了《钟鼓楼》新的含义。《钟鼓楼》中描绘的所有场景都在社会历史的过程中,提到了历史变化对社会生活的无数影响。可以说,这种沉重的历史观本身就是历史。刘心武本人有意识地表达了这一点,从他的角度来看,《钟鼓楼》脚下院子里人们的生活不仅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而且发生了毫不动摇的变化。历史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变化无疑是非常自然的,“单调重复”为这一特性增加了强大的哲学特性。变化是不可预测的,生活中的某些部分会重复,但没有人能预测生活会像以前那样重复。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城市生活变化的描述。例如当介绍卢锡春时,“在一个古老的社会中,卢锡春应该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垃圾场捡煤芯吗?”可以清晰地显示生活环境的变化正在驱使人们与过去的残余斗争,战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旧战有很强的惯性,旧事物和旧习惯仍然对现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刻画历史变化时,刘心武仍然非常关注社会的永恒面貌。历史变化需要人们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历史变化需要给人们历史的角度。所谓“历史观点”,不仅指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还指那些没有改变的事物应该以冷静的方式处理,为了在变化和不变性之间找到平衡,它不能完全改变。这是刘心武想传达给我们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描写人物的历史变化时,刘心武描写了院子里房屋的过去和现在,进一步突出了“北京小说”的特征。这部小说对四合院的描述是完整而准确的。从明清四合院风格到现代四合院形式,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作者精神营养和社会问题的独特能力。《钟鼓楼》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小说。刘心武对院子里房屋的描绘似乎与传统的典型环境并不完全吻合,但是到处都在尝试扩大它。甚至进入未来时,作者也完全脱离了书中人物的活动,并使用整个部分来追踪庭院的历史演变、社会生态和文化景观。它不仅包括风景,还包括其培育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六、结语
各种批评声音之间的撕裂以及文学史和某些批评实践位置之间的偏差导致了小说位置的模棱两可。这就是为什么《钟鼓楼》没有成为文学潮流缩影的重要原因,也是20世纪80年代由于文学批评而导致作品构造和失败的表现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海波.思辩的精灵——刘心武小说的一个侧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27-32.
〔2〕贾占平,殷连英.关于《钟鼓楼》之“不足”的商榷意见[J].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27-30.
〔3〕熊俊钧.从《钟鼓楼》看刘心武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某些不足[J].中国文学研究,1987(2):134-139.
〔4〕史继中,力一.歌,一曲深沉的歌——看电视连续剧《钟鼓楼》[J].学习与研究,1986(11):58-60.
〔5〕邹平.一部具有社会学价值的当代小说——读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J].当代作家评论,1986(2):110-116.
〔6〕余乃文.技术情报工作者的可喜形象——读刘心武《钟鼓楼》随想[J].情报杂志,1986(2):59-61.
〔7〕何镇邦.是独创的,但不完美——谈《钟鼓楼》艺术探索的得失[J].文学自由谈,1985(1):135-139,126.
〔8〕王昭雨,庄惟敏.基于点评数据的旧城改造更新后评估研究——以北京钟鼓楼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4):100-102.
〔9〕于美霞.钟鼓楼屹立,历史缓缓流淌——读《钟鼓楼》有感[J].山东教育(高教),2019(3):63-64.
〔10〕越檀.北京钟鼓楼元宵灯会 凸显“中国梦”主题[J].工会信息,201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