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解析

2020-03-10 22:45王越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

王越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供电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有关输电网络的运营维修保养任务愈来愈受到相关供电企业的重视。供电输电、配电网络是供电系统中的核心组成单元,负责进行电能的输运和调配任务,相关供电企业为了确保输电、配电网络的平稳顺畅运营,有关的供电企业需要全力搞好供电输电、配电网络的运营维修保养任务。鉴于配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对配电过程管控中实际应用的参考价值,研究了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过程管控中的推广情况,并且更深层次地给出了有关应对方案。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过程管控;实际应用

引言

城市配电网的升级换代是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电力需求增大的情况,应当合理规划配电网结构,建设高效、经济的系统,维持城市电力的稳定运行。城市配电网技术的革新能够解决需求与实际供应间的矛盾,我国已然领会到电力系统升级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加大对配电网的投入。但由于输电线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连带多个区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积极探讨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方法。

1配电自动化建设目的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规划关系密切,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规划从单一的一次网架和设备的规划到考虑保护及自动装置为主的二次系统,再到今天考虑自动化、通信和信息等技术系统的相互配合与发展,这是配电网规划战略性的转变和发展,是现代配用电系统的基本需求和要求[1]。

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抢修作业具备指挥支撑作用,是配电网故障抢修作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故障抢修工作各项功能系统的现场数据采集和故障感知的信息基础。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调度运行具备强相关性。

配电自动化给传统配电网的运维检修及调度运行带来了新变化。配电自动化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撑系统,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发展很快。

2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的特点

2.1调度规划特点

调度规划的要点主要对接自动化的配合问题,若想精准实现网络重构的结果,就要将DAS系统与遥控变电站密切配合,信息的传递不能越过SCADA系统直接作用于出线断路器,应当构建一个配合点。

2.2变电站规划特点

变电站规划的要点集中在配合DAS系统的运行方面,通过DAS系统分析的电路结构,其故障与否可以即时显示,此阶段信息的传递需要变电站的作用。变电站的可靠信息来源于对断路器状态量和保护信息的分析,完成电流电压测量的工作后,将信息传递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此可见,变电站作为通信口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技术人员提供配电网各开关的信息[2]。

3配电自动化试点技术工程的应用措施

3.1区域主站系统的规划

主站系统规划是配电自动化应用的重要环节,渗透技术内涵构建的自动化区域主站系统应当具备多种功能,其中较为重要的功能有: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况,出现故障时,在短时间内可以判定故障产生的位置以及类型,保护隔离区域和整体线路的运行安全。区域主站系统规划内容的制定要在添加远程控制和通信设备之后,工作人员结合发来的数据信息,利用远程操控的手段,将线路重构,维持网络信号的通畅,及时给未出现故障的区域送电。在抢修前要将抢修命令及时发布到系统中,并在抢修完毕后给出恢复意见,形成作业的闭环。

3.2参照特定实际问题,改善建设水平不平衡状况

現阶段国内乡村配电装置自动化体系发展状况和城镇状况的对比,有显著的不同,故此,必须考虑城镇和乡村的差距。假如一如既往地把发达的城镇视为配电装置自动化体系进步的核心目标,就能产生广大乡村配电设备自动化系统物料不必要的浪费;如果以乡村为主攻方向,推行配电设备自动化体系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发达城镇配电装置自动化体系不能完美匹配的状况。所以,在全面发展各级电网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提出城乡各地区的配电发展方法,如此操作才能够达成持续改进国内配电装置自动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3.3强化配电设备自动化体系内部人员的行业知识素养

配电装置自动化要求配电相关业务精通,配电相关专业素养高的优秀人才实施管控,此解决方案是配电设备自动化工程平稳、安全完成的有力保障。故此必须提升相关供电单位的配电设备自动化相关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有关配电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及教育,使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规范化的相关作业管理程序,并且针对工艺方法作业流程实施定期检查方案,方便可以第一时间的改正操作进程中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安全隐患的出现概率,规避人身财产损失[3]。

4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

4.1、技术原则

标准性、可靠性等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整个建设在有序的基础上严格遵循相关原则,满足配电自动化等相关基本功能的需求,配网分析和智能化功能的开发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以下是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原则:

4.2、标准性

(1)不管是软硬件平台还是数据库等都必须要以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为原则。(2)根据山东统一的配电网设备名称和编码来进行系统设置。(3)系统需要满足多种数据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需求,执行IEC61970标准的同时也必须要符合IEC61968标准。(4)采用标准化设计所有系统平台借口,为后期的功能拓展留有操作空间[4]。

4.3、可靠性

(1)系统需要通过相应措施的实施来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冗余备份必须应用到各项数据上,尤其是重要设备和软件等,信息完整性始终贯穿于系统运行的过程当中,不会受到冗余服务器切换的影响,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技术手段来应用到排除和隔离故障区域的过程当中。(2)冗余配置在整个系统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一配置的存在才能够保证单个故障不会对整个系统功能造成影响。(3)在故障发生时,系统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执行隔离、切除操作,非故障区域能够正常运行,高效恢复故障区域的功能。(4)系统根据现代工业标准来对硬件设备进行选择,所有产品都严格遵守标准化原则,不会使用非主流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所有设备都能够得到保障。(5)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来开发系统软件,只有通过测试的系统才能够投入使用,才能够保证在运行过程当中程序可靠。(6)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手段具有方便可靠的特点[5].

结束语

总之,我国供电行业目前阶段配电装置自动化体系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因为我国供电行业总体的配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相对比较滞后,与此同时存在着非常多亟待应对的弊端。故此,应该源源不断地投入高端的配电设备自动化工艺方法,并且同步参考行业现状,开发出一套有利于国内相关供电行业的配电设备自动化演变要求的管理办法,配合不同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逐步处理好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的问题,认识到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的特点,保障相关工程能够安全、平稳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吕颖利.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时代农机,2020,47(02):140-141+143.

[2]高志文.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解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1(09):51-52.

[3]王波,余卫兵.基于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74.

[4]尤泽曼.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09):213-214.

[5]张东斌.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3):274-27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分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0)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
探索式教学法在《聚合物加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
油田电力系统技术改造与应用
知识管理在工会管理应用中的创新探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