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探析

2020-03-10 11:20胡洪波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高校

胡洪波

摘  要:高校公共体育关乎着普通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分析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

新时代的到来,随之带来新的生活方式,虽然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那就是大家更少的体力活动,体现最为直接的就是人们健康状况的下滑和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明显下降,作为高校的一线体育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如何去尽可能改善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增强体质,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课堂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影响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做一些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更新教學理念,正确引导教学方向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理念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学效益的高低、适当的量化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有效性。

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教师在这个环节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早期的体育课堂教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公共体育课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更多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意识、传授学生一些健康的常识、体育锻炼的技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淡化技术学习的标准化要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学,促进学生自主参与锻炼、达到促进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形式、课时数、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并要求结合学校要求和自身条件,尽可能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三自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选课,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兴趣、时间等个性化的需求,但开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中学生分层教学的问题,没按学生水平提供初级班、高级班的分类选择,或者有这样的分类,但因为选课系统不支持、课容量、学生兴趣的转移等原因不能真正分层;缺乏课后协会俱乐部的活动,或者课后锻炼形同虚设,没能和课堂学习进行有效的对接。

3端正教学态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双边活动关系,任何一方的懈怠都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贯穿整个教学课堂,影响每一个学生。

如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才是关键。个人认为,第一,学校应从政策上重视教学,加大投入关于教学相关的经费,并把教学评价与薪酬和职称晋升直接挂钩,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第二、开展定期教学技能比赛和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考查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效果,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转变态度。第三、加强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培养,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定期跟教学方面的专家互动交流,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改良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包括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及纠正错误动作等方法。这种体育教学方法体系是以传授知识、动作技能、技术为目的,强调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及个体差异,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2001年6月8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迎来了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在理论探讨、方法运用、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进步与长足进展,当下的体育教学方法应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综合运用,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学生基础等情况择优运用,整个过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问题引导,把教学中的时间分配、问题的解决、练习更多的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创精神。

5以人为本、改革课程教学评价

大部分高校体育成绩的评价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性别及同性别的个体差异,缺乏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措施。导致因性别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尽管在课堂非常努力,但在最终成绩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样的评价有失公允,这样的评价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评价应关注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兼顾个体差异;把学生课内表现和课外锻炼及活动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指标,课内根据学生参与练习、分组活动、练习懈怠等情况进行每节课一个评分,课外可根据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活动情况评分。

6小结

综上所述,影响高校体育公共课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每一个因素都有紧密的联系,每一个因素都缺一不可。只有清楚了解每一个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挖掘存在的问题,不论是改变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教学态度,还是改良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每一个改变,都会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陈玉清,李汉超.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改革[J].体育与科学,2009(05):101-104.

[2]单旭.关于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8):140-141.

[3]雷艳生.浅谈教学态度影响教学质量[J].黑河学刊,2012(01):143-144.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高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