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研究*

2020-03-10 01:07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局澳门亲子

汪 聪 黄 苑 张 丽

1 研究背景

在心理学中,低幼儿童的年龄界限通常被定义为8岁以前的阶段,涵盖了婴儿期、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1],该阶段儿童发展的五个方面包括身体、社交、情感联系、语言和认知技能[2]。阅读对于儿童接受词汇、理解故事和文字概念以及掌握识字技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儿童情感健康,特别是人际关系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3]。公共图书馆作为儿童权利的保障机构,提升儿童信息获取与读写能力以及保障儿童与阅读有关的权利是其使命之一[4]。笔者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中与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和总结,发现国内该领域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按照研究主题与内容进行分类,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困境分析[5,6],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阅读服务策略[7,8],阅读活动评估[9,10]以及阅读服务实践四个方面。其中,阅读服务实践的推介性文章最多,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剖析来展示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发展的整体情况。

由于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受经济实力与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因此低幼儿童服务的成功实践多出现在儿童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早且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目前已有的服务实践研究中,学者们更多聚焦于国外经验(英[11]、美[12]、德[13]、日[14]等)和国际知名项目(“出生即阅读Born to Read”[15]、“阅读起跑线计划Bookstart”[16]、“生而为读Nati Per Leggere”[17]等)的探讨。我国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实践刚刚起步,相关成果的梳理还相对较少,目前已知的仅有对杭州图书馆“小可妈妈伴小时”[18]、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19]、张家港市少儿图书馆“文化超市”[20]实践的介绍。从案例发生地可以看出,我国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发展多集中于经济与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好的地区。

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一直以来在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上都远超国际标准,有良好的城市阅读传统和阅读素养表现。在2018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澳门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都位列全球第三[21]。根据澳门统计局2019年“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调查,参与文化活动的澳门居民有27.3%去往图书馆,仅次于电影院[22]。学生素养的全球不俗表现、民众对公共图书馆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澳门地区对阅读尤其是对低幼儿童阅读的重视。澳门文化局年报显示,在2018年澳门公共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活动中,儿童和亲子活动占87.6%[23];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开展的“2015年澳门公共图书馆问卷调查”显示,参与图书馆活动的受访者有56%参与了亲子活动、儿童活动工作坊,参与性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活动[24];从图书外借情况来看,2018年在澳门公共图书馆非小说类借阅中排行第一的就是《孩子的第一套品德教育文库》[25]。可见,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实践丰富并得到了民众的高度认可,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典范。目前学界缺少对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整体研究,基于此,本文将系统调研和梳理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深入剖析其发展路径,以期探寻可借鉴路径。

2 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实践

2.1 服务机构

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统计的《澳门图书馆名录2019》显示,澳门共有公共图书馆及阅书报室96间,隶属18家母体机构,包括澳门文化局、市政署(2019年1月1日正式成立,前身为民政总署)、教育暨青年局及其他机构(包括其他政府机构、教会组织、社团协会和私人机构)[26]。澳门文化局辖下主要是澳门中央图书馆及其分馆,原民政总署辖下主要是黄营均图书馆系统,大多分布在公园内或小区民居中。2016年,澳门中央图书馆和原民政总署辖下共23间公共图书馆完成整合,统一由澳门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管理,下设图书资源发展处、读者服务及推广处。其中,读者服务及推广处的职责包括推广公众阅读、推动读者服务的馆际和多领域合作、统筹文化局辖下公共图书馆的外展服务和管理义工服务等,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7]。教育暨青年局系统的图书馆分为主题中心图书馆和青年中心及自修室的阅览室两小类,辖下管理了12间公共图书馆。本文重点调研和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密切相关的文化局、教育暨青年局这两大公共图书馆系统,名录详见表1。

因所属部门不同,两个公共图书馆系统展现出不同特点。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系统以传承文化为归依[28],又因整合了原民政总署图书馆系统而加强了和社区的联结。其服务特点一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馆际合作较多;二是注重文化品牌建设和本土文学发展;三是深入小区和公园,与民间社团合作关系良好,活动形式和地点相对比较灵活;四是图书馆义工团队发展比较完善,建立了多个义工小组,并推出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刊物《萌芽》[29]。

教育暨青年局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宗旨是推动终身学习和阅读教育,其中氹仔教育活动中心以推动亲子活动为主要形式,推广家长教育理念,并拥有玩具俱乐部、亲子故事厅等场地,藏书也多以儿童教育、家庭教育为主题[30]。其特点是重视家长的参与和教育,在专题网站为家长聚合教育资讯,提供大量有关亲子教育的学习资源,推出家长奖励计划、家长学园,并编辑出版了刊物《百分百家长》[31]。

表1 文化局、教育暨青年局两大公共图书馆系统名录

2.2 服务内容

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内容主要表现在文献支持、空间支持、活动推动三个方面。(1)文献支持:低幼儿童阅读文献资源(以图书为主)的馆藏建设及主题书目推荐。(2)空间支持:在馆内设置阅览、视听资料、活动、语言学习、游戏、展览等不同儿童功能区和阅读空间。(3)活动推动:充分结合物理、虚拟、移动等多种推广方式组织、规划、统筹推动阅读活动,目的是培养儿童早期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能力,并将早期阅读培养观念和方法延伸到家庭中去。澳门公共图书馆主办的常态化的低幼儿童阅读活动详情见表2。

表2 澳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活动概览

2.3 典型服务案例

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有侧重,限于篇幅,本文仅选取“澳门图书馆周”“童一枝笔故事会”和“好书大晒”3个案例进行介绍与剖析。它们既是澳门地区知名度较高的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也是综合性阅读推广、本土文学阅读推广与立体化阅读推广的典型代表,可较好地展现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特点。

2.3.1 综合性阅读推广:澳门图书馆周

自2002年起澳门图书馆周每年4—5月份举行,由多个机构联合主办,是澳门地区大型、综合性的阅读推广活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占据了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32]。梳理近两年澳门图书馆周与低幼儿童相关的阅读活动,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活动数量丰富,形式多样。如2019年的澳门图书馆周有低幼儿童阅读相关活动25个,包括文化导览、工作坊、故事会、读书会、戏剧、音乐、游戏、比赛、培训、讲座、展览等多种类型。(2)主体多元,包括公共图书馆、文化局、教育暨青年局、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科学馆、电视台、社区学习暨阅读推广协会、学习型组织学会、心理学专家、阅读推广员、文化导览员等。(3)面向对象多元,包括儿童、家长、老师、阅读推广员等,还重点关注读写障碍生等弱势群体。(4)与学校合作密切。每年都会设置学校专场,协同幼儿园、小学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阅读活动。(5)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藉由阅读和实践活动推广本地文化。如“亲子读经班——《弟子规》”弘扬传统美德,“轻黏土手作坊”了解澳门本地及我国其他地区动植物,“百味寻踪”游览澳门街区风采、追寻澳门文化遗产[33]等。澳门图书馆周唤起了全体居民对阅读的关注和兴趣,对低幼儿童阅读习惯培养和城市整体阅读氛围营造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3.2 本土文学阅读推广:童一枝笔故事会

“童一枝笔故事会”由澳门文化局和澳门基金会作为支持单位,在文化局辖下公共图书馆举办,活动面向3至12岁儿童及其家长,目的是推动本土儿童文学发展。该活动依托澳门最大作家团体——澳门笔会的“童一枝笔”平台,以本土儿童文学故事为核心,凝聚本土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师、戏剧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图书馆员的力量;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通过戏剧创作、亲子游戏、集体讨论等形式引导低幼儿童置身于故事世界;以共同阅读、共同奖励为联结,藉由作者共读、派发故事会刊物以及为作者和参与儿童颁发证书、赠书等方式[34],将作者和儿童置于共同的目标环境中。“童一枝笔故事会”活动利用故事推广澳门儿童文学、采撷澳门记忆、感悟城市历史,帮助儿童养成阅读本土文学作品的习惯,打通“文学创作—阅读—传播”的流程,使得本地优秀的原创儿童故事、童诗、小说等从“文学”走向“教育”,效果显著[35]。

2.3.3 立体化阅读推广:好书大晒

“好书大晒”的创意来源于我国宋代的“曝书会”,由澳门中央图书馆主办,自201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活动展现出立体阅读的特点,即以特定内容主题为出发点,设置多个附属主题,整合多种载体和活动形式来推广阅读。如2017年“好书大晒”以“阅读与游历”为主题,澳门文化局与深圳文体旅游局深度合作,将阅读和旅游结合起来,出版简体、繁体、葡语、英语四个版本的《澳门阅读地图》,勾勒出澳门地区各类型图书馆、特色书店等阅读空间及阅读点周边的文化景点,从阅读视角营造了本地文化氛围[36];同时还举办了徒步文学之旅、漫步绘本之旅、旅行手帐工作坊、真人图书馆、亲子夜读、亲子定向、专题讲座、展览等活动,通过多元内容设计带领读者跨越平面的纸张,走进立体的阅读世界。

3 澳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路径

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中,公共图书馆是阅读服务的主体,儿童和家长是推广对象,从主体到对象,中间还经历了服务设计和服务推广环节。因此,我们依据此流程,并基于相关调研结果,总结出澳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路径,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澳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路径

3.1 运行主体

从机构角度看,澳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管理下,在图书馆协会的指导下,由公共图书馆作为实施主体来运行。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在政策支持、规划制定、统筹协调、总结评估方面为服务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37]。公共图书馆为服务实施主体,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系统以澳门中央图书馆为龙头,以区域小馆为基点,以读者服务与推广处为核心管理层,推动阅读服务的馆际合作,联合各个部门开展低幼儿童阅读活动;教育暨青年局公共图书馆系统则通过成立跨部门的阅读推广小组来规划阅读政策、组织阅读服务。学校、社区、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则通过跨界联合和协同参与,让更多儿童从阅读中获利。

从人员角度看,图书馆员在充分了解儿童阅读心理和需求的基础上,策划、组织并实施阅读服务,在服务提供中发挥主力作用,是实施主体。专家、阅读推广人、教师和志愿者是合作参与主体,其中,专家/阅读推广人发挥指导作用,增强服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的引导能够促进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保证服务秩序;志愿者在服务中起配合作用,推动公众参与阅读服务并强化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伙伴关系。

3.2 服务设计

3.2.1 梳理需求

服务设计是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规划服务功能、形式,目标是提升服务的性能和可识别度,确保服务或界面有用、可用以及符合用户期待[38]。服务设计的第一步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梳理用户需求,包括明确服务对象、特点和目标,并制定精准化的服务策略。低幼儿童阅读的服务客体是低幼儿童,但其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家长的陪伴必不可少,因此家长是阅读服务的相关群体,在服务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家长在低幼儿童阅读中发挥的作用,了解家长的需求。根据阅读对象和特点,澳门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设计时重点考虑了四个方面的需求:(1)信息需求。既包括提供适合不同阶段儿童的分级读物,也包括为家长提供儿童阅读的科学方法。(2)环境需求。设置馆内的儿童阅览区域和亲子互动空间。(3)情感需求。馆员和家长、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之间、不同家庭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社群阅读氛围。(4)成长需求。通过阅读服务,让家长和儿童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3.2.2 搭建场景

在明确需求之后,澳门公共图书馆通过搭建低幼儿童阅读场景,连接文本世界和真实世界,使文本信息更直观易懂,并促进人际交流和知识交互,丰富阅读形式,加深阅读体验,主要表现在:(1)文本选择上以图画书、绘本等“审美式”阅读为主,以文学/科普读物、教育方法类图书等“输出式”阅读为辅;(2)阅读环境上营造符合儿童特征的沉浸式主题空间,设置亲子互动区,配备相关资源和道具,或走出图书馆,实际感知文本的现实呈现;(3)活动设计注重引导人与人、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一起读、一起唱以及游戏、手工、戏剧、集体创作、实验、游览等多种方式增强阅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激发社群阅读氛围,加深阅读体验;(4)活动评价中关注家长的参与度,搭建家长和儿童共同成长的阅读平台,设计奖励和积分机制,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阅读进步与个体成长。

3.2.3 激发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基础,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不仅要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也要借助城市整体阅读氛围的营造。澳门公共图书馆阅读兴趣的激励设计分为:以文化为主线的激励和以项目为主线的激励两种机制。

以文化为主线的激励是指以人为主体,对阅读行动进行激励,更关注阅读的可获取性和阅读文化的建设,包括:(1)便利激励。增强阅读的便利性,减少读者参与成本,使服务触手可及。(2)社交激励。积极促进参与者之间、亲子之间以及参与者和馆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分享、传递[39]。(3)荣誉激励。对积极参与活动者给予奖励,树立并推广阅读榜样,展示阅读风采。(4)成长激励。设置阅读目标,在专家指导下科学规划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亲子阅读过程中避免功利主义,鼓励循序渐进地享受阅读本身的乐趣[40]。

以项目为主线的激励是指以阅读项目为导向,制定相关奖励制度并进行专项奖励,目的是鼓励举办常态化、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风气。如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作为主办单位,联合学校、社区、科学馆、公共图书馆、交通事务局、通讯博物馆等机构共同推动的“百分百奖励计划”,面向澳门地区幼、小、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旨在通过家庭、学校及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推动亲子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素质,奖励项目包括:亲子活动、家长教育活动、学校社区义务工作或活动[41]。

3.3 服务推广

3.3.1 整合推广渠道,方便活动信息获取

澳门公共图书馆通过线上的官方网站、社会化媒体(如Facebook),线下的海报、小册子等多渠道开展活动宣传,扩大了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在推广中明确活动对象,打通活动参与流程,及时公布报名情况和活动进展。同时,不管是在线网站还是线下宣传物料、空间布置都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阅读特点,具有一致性和设计感。以“澳门公共图书馆网站”(1)澳门公共图书馆网站(www.library.gov.mo)聚合了文化局辖下的公共图书馆网络,通过该网站可获取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的最新消息、推广活动、服务指南,以及管理个人图书馆账号等,网站版权归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所有。为例,该网站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使用者需求,活动获取、分类筛选、报名、跳转、返回等功能简明易懂、方便快捷,并对阅读活动和馆藏资源进行关联,图2展示了读者进入澳门公共图书馆网站后的活动获取和筛选机制。

图2 澳门公共图书馆网站活动获取流程

3.3.2 创新推广思路,延伸阅读行为

澳门公共图书馆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推广思路。“请进来”即打造图书馆文化形象,不仅推广阅读,也推广图书馆本身以及图书馆人,如推出面向青少年及儿童的季刊《萌芽》以及《光脚丫走图书馆》(2011)、《图书馆的诞生》(2011)、《图书馆超人》(2011)等5册绘本,通过多姿多彩、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让大家意识到图书馆在科技发展的当下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成为了亲子互动平台以及城市精神家园,吸引民众将图书馆作为学习、休闲、娱乐、亲子互动的首选去处。

“走出去”则是将图书馆作为儿童阅读风气培养的出口,连接家庭和学校,强调家校合作,以主动服务促进阅读行为延伸。一方面,引导家长学习亲子阅读的技巧,举办亲子阅读讲座和工作坊,将培养观念和阅读方法延伸到家庭中去。在推介儿童书目时,充分考虑家长居家的亲子教育需求,按照儿童成长需求进行主题划分,家长可自由选择主题书目、实时下载电子版书单,也可在线查看馆藏。另一方面,也积极与学校合作,与幼儿园携手推出主题书籍,在幼儿园举办校园外展活动和专场活动,让小朋友加深对图书馆的认识,感受阅读的快乐[42]。

3.3.3 拓展推广团队,稳定人才队伍

除了设置馆内阅读服务团队外,澳门公共图书馆还吸纳了义工团队,家长、老师、亲子阅读专家、阅读推广人都能为低幼儿童阅读服务贡献力量,不仅补充了阅读推广的人员力量,也扩展了阅读服务的辐射面。为了发挥义工团队的协同作用,促进队伍建设,澳门公共图书馆还探索实践了很多管理方法,主要包括:(1)自我管理。义工团队分为读者服务及推广组、学术出版组、采编组、文献装订及修复组、导赏组五个组别,按照区域设置“义工领袖”,实现自我管理[43]。(2)奖励。每年举办“图书馆义工嘉许礼”,评选出“杰出义工”等多个奖项,由文化局、教育暨青年局、黄营均基金会等机构的领导为义工颁奖[44]。文化局公共图书馆还在馆讯《城与书》中常态化展示优秀义工形象。(3)比赛。从2011年起,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每年举办“全澳图书馆义工及工读生常识问答比赛”,传递图书馆服务和知识,增加义工对图书馆的兴趣和归属感[45]。(4)培训。为不断完善阅读推广人培训机制,澳门中央图书馆举办“阅读大使”计划,免费教授面向阅读推广对象时所适用的实务技巧[46]。教育暨青年局每年也会举办多场早期阅读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班,如“阅读推广人员专职培训”“培养儿童好情绪绘本导读技巧”等。每年文化局公共图书馆还会组织优秀义工参加义工领袖培训营,去往深圳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等进行交流和参访,开展体验式学习并借鉴相关经验。培训活动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建立了稳定的阅读推广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 澳门地区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启示

4.1 打造图书馆文化地标,加深场景认同

澳门公共图书馆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中,串联起文化资源、文化空间、文化活动以及文化实践者,通过整体宣传勾勒出图书馆文化形象;推出城市阅读地图,以公共图书馆等阅读空间为核心,融合周边文化遗产景点于阅读视角之下,将图书馆营造成澳门的文化地标,使民众对图书馆产生了一种文化场景的认同,并将图书馆作为满足休闲、娱乐、亲子阅读、亲子活动等文化需求的优先选项甚至首选项。目前,我国内地很多公共图书馆在家长心中的文化形象还很模糊,甚至还停留在“借书场所”的认知层面,当低幼儿童有文化需求时家长却不知图书馆提供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场景,导致低幼儿童阅读服务的效能大打折扣。公共图书馆应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中讲好图书馆故事,加强文化地标的打造,树立城市精神栖息地和城市重要文化社交场所的角色意识。

4.2 构建城市阅读共同体,凝聚社会合力

共同体(Community)是指人/团体在某种共同条件/利益下结成的集体组织[47],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归属感是其基本要素[48],阅读共同体是阅读视角下利益相关者的集合。澳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阅读服务在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以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以促进阅读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为共同目标,搭建起连接家庭、学校、媒体、社会组织等的多元合作链,凝聚了图书馆员、教师、家长、志愿者等人员的合力,并通过共建、激励、培训等机制促进身份认同、增强归属感。我国内地公共图书馆在多元主体合作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积极探索和实践,但仍需加强不同主体合作共建的质量以及社会参与的系统性。澳门公共图书馆构建的多元主体的城市阅读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方面要树立共同目标,在阅读服务设计中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借力各机构的服务优势,使低幼儿童阅读服务走出图书馆,促进服务主动外延,建立起全环境支持的低幼儿童阅读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训和激励制度,将各类人员吸纳进服务中,激发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发挥阅读共同体的协同增效作用。

4.3 联结阅读服务与生活,涵养本土文化

阅读对于低幼儿童而言,是其不断认识现实世界、实现个体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自然的、直观的、奠基性和生活化的教育[49]。澳门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视文本内容和现实呈现的联结,将阅读服务根植于时代背景和本地生活体验之中,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和本地特色文化的价值,深化文化品牌效应,并将阅读服务延伸到图书馆外。我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色和文化特色,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特色文化和生活资源,使阅读服务契合城市精神。比如扶植本土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合作,通过工作坊、戏剧等方式使儿童在身体力行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本地特色文化的审美体验。又比如在阅读活动中设计与本地建筑、文化历史、产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相关的阅读内容,通过举办绘本游览、亲子定向等活动使阅读跳出书籍本身,回归生活。

4.4 增强阅读服务设计力,促进精准服务

服务设计以洞察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用、设计为基础,是改进现有服务和创造新服务的实用方法,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很多成功实践[50],澳门公共图书馆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中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设计思维。首先,注重阅读文本、书籍陈列、活动参与、在线平台的交互设计,减少了服务参与成本;其次,在空间布局、环境营造、宣传物料上加强美学设计,营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最后,以读者数据、阅读积分为依托推进精准设计,更准确地迎合阅读偏好、引导阅读兴趣。澳门地区在低幼儿童阅读服务设计上提供了交互设计、美学设计、精准设计的示范,但其以数据为依托的精准服务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这也是需要我国内地公共图书馆重视并不断推进的。公共图书馆应该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相关数据,为低幼儿童等用户画像,挖掘用户阅读偏好和实际需求,简化服务获取成本,提供美观、智慧、有趣、有温度的儿童友好型阅读场景/空间,通过优化服务设计、提供精准服务来提升整个空间的服务效能。

猜你喜欢
文化局澳门亲子
400年古城墻崩塌敲響了文化局管理保護好政府的文化財產的警鐘
線上虛擬場景豐富文化體驗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回归日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