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献,苏佳佳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职教二十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新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教材、教法、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训场所的变更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如今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又是当今各个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使用电梯最多的国家,以电梯为核心的物业电气包括建筑电气的维修与管理市场更是不断向前发展;但是电梯行业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电梯安装维保技术人员,企业自己承担安装和维修保养的比例比较低等因素制约着行业的发展。结合当前市场对电梯人才的需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迅达电梯合作,构建以维修、安装管理、技术支持与调试检验等工作岗位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近几年的一种新型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目前,在各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主要包括订单合作、企业冠名合作办学、学生进厂实习、教学见习、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顶岗实习、引厂进校等模式[1]。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但不得不面临合作过程中的瓶颈和制约,主要的问题如下:(1)产教融合政策及配套机制不完善,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渠道不顺畅,导致在育人过程中,企业的行业作业无法发挥出来;(2)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市场的优质资源无法进入职业院校,影响产教融合的教学效果;(3)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行业的需求存在脱节的现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尚未形成完善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欧式。诸多的因素导致大多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出现融而不合,难以进入深层合作阶段[2-3]。
诸多学者对“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系统和企业行业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是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双向资源整合的过程。产教深度融合意味着参与主体双方的融合是实质的、彻底的、紧密的、深入的,是跨越教育与职业、学习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实现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4-5]。因此,产教深度融合是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实现飞跃与升华,是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三方合力、资源整合,形成了一个人才供需三元共同体的结果[6]。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是校企共建专业,于2007年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来,校企双方深度融合,顺利进行“四个合作”,并形成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双赢局面[7]。由电梯企业及行业专家共建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把合作分成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筹建,电梯专业教材编写,专业师资培养,实训室、设备完善,专业体制建立,管理规范健全,电梯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第二阶段,成立全国第一家电梯技术学院,扩大电梯专业招生面,培养其他院校电梯专业教师,扩建电梯专业方向群,面向行业、社会服务。第三阶段,企业出资在学校建立华南区域电梯培训中心和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培训中心和技能鉴定站成完专业课程的教学,使专业训练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企业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现场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教师到现场不仅需要完成对学生的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习,同时也完成了教师自身专业与业务能力和技能的循环锻炼和提高。通过三个阶段的层层递进,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深度融合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以下模块形成。
由企业能胜任培训师岗位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制订规范的标准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任务,确保学生在具备相应理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带下,学生首先按要求制定安装项目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安装;然后对于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结束后检查发现不足,拟定处理意见;再根据处理意见,重新调整安装计划,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安装训练,从而达到顶岗实习分步走、循序渐进掌握技能的目的。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为电梯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从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出发,根据电梯行业的要求、标准、规范、系统,将电梯行业职业能力进行模块化成为两大平台、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两大平台主要指学院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和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和电梯专业大类课平台(包括职业基础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六大模块是在四个模块的基础上,加上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通过假期培训班,平时专业课程的一对一培训,为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进行电梯行业教学提供专业培训,并由专业教师在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及上岗证书后,参与到实际的现场操作过程中。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工学六合一”,即教学与生产合一、做与学合一、现场工作与课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校企文化合一、校企发展合一;通过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实施全面素质育人,全面实施PDCA顶岗实习管理方式,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理念,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比重加大到59%,在“做学合一”中实施PDCA(PDCA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整改Action)的顶岗实习管理方法。PDCA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在结合执业岗位需求的前提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机结合了专业技能、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从而提升学生身心素养和团队精神,通过该模式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前可以达到就业企业及相应行业的基本就业要求,最快速度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换。
经过一系列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措施的实施,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组织长达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周期,在保障安全、学生获得职业上岗证书的前提下,精选适合学生专业水平的电梯施工项目作业实习任务;学校和企业组建电梯安装专业培训师资团队、制定施工方案,在现场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电梯工程安装的各个项目,包括技能培训、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制度管理、绩效考核、职业发展、日常管理等事项,参与实习的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严格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考核。学生在企业专业师傅的带领下全方位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这类现场的技术技能学习锻炼,完成整个实习过程后,学生基本可以达到企业员工的技能操作标准,并在毕业后大部分顶岗学生都能很快融入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就业。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向社会提供了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其在就业领域上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度。
基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示范校和创新强效工程的契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开展包括专业建设、二级管理、绩效工作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随着建设条件的变化和建设深度的深入,相关制度亦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确保有利于专业建设的开展,同时建立约束和激励制度,保障专业建设的执行和活力,优质高效完善建设目标,继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