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民,董文鼎,黄院生,谢秀栋
(1.福建省水利管理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洪、涝、潮、台风等灾害频繁,兴修水利用以防洪、灌溉等功能。截至2019 年,福建省已建水库合计3665 座,其中,大型水库21 座,中型水库188 座,小(一)型水库748 座,小(二)型水库2708 座。土石坝在福建省水库大坝中所占比例极高,经统计福建省土石坝共有2011 座,占全省水库总座数的55%。福建省现有的土石坝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中后期,“三边”工程特点显著,特别是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工程质量差和防洪标准低等出险因素屡见不鲜。
本文采集福建省典型土石坝的出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安全评价体系,并计算大坝安全综合值,定量分析大坝的安全状态,使大坝安全鉴定分析更加直观。
为了对福建省土石坝进行合理安全评估,选取福建省3座大型水库、18 座中型水库、27 座小型水库,总计48 座水库先后发生过的156 宗工程事故进行统计,按照事故的型式,将出险因素分为9 大类和16 小类。9 大类为渗漏、管涌、裂缝、护坡破坏、滑坡塌坑、冲刷破坏、气蚀破坏、闸门启闭失控、白蚁打洞及其他事故。其中裂缝分为大坝铺盖裂缝、坝体裂缝和其他建筑物裂缝。渗漏分为坝体渗漏、坝头绕渗、坝基渗漏、溢洪道和输水洞渗漏。滑坡塌坑分为大坝塌坑、大坝滑坡和库坡滑塌。福建省典型土石坝非溃坝出险因素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福建省典型土石坝非溃坝出险因素统计
由于年代因素,土石坝存在裂缝、渗漏等隐患普遍存在于各类土石坝中,影响程度不一。通过对福建省典型土石坝风险源的统计结果显示,土石坝渗漏是病险中最常见的灾害。主要的根源可能在于大坝兴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坝体施工质量欠佳、防渗铺盖长度不足、地质情况勘探模糊、坝体内新旧土层结合不好、坝内埋管与坝体接合不严密、坝体内排水系统淤堵失效或无排水系统、未严格按规范要求对山体间的裂隙岩层进行止水处理、坝基防渗体系缺陷严重、坝基灌浆未达到设计要求、灌浆封孔不够严密等。
裂缝也是土石坝风险统计中常见的现象,多处部位易发生裂缝,其根源包括坝体不均匀沉降、坝体填料纯度较差、基础处理不佳、填料含水率控制不当、碾压不密实、坝坡设计较陡、砌筑工艺不良、施工接合面处置欠佳、坝下涵管埋设不合理、地震冻融等[1]。
在数座土石坝统计资料中,白蚁打洞安全隐患发生的占比较高,主要归因于福建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影响,虫蚁灾害较为频繁。大坝服役时间过长,日积月累,引起结构破损,强度降低等。
《全国水库垮坝登记册》按照事故的型式,将出险因素共分为5 大类和16 小类。5 大类为漫坝、质量问题、管理不当、其他原因和原因不详。其中漫坝包括泄洪能力不足和洪水超设防标准。质量问题包括坝体渗漏、坝体滑坡、基础渗漏、溢洪道渗漏、溢洪道质量问题、输水洞渗漏和输水洞质量问题。管理不当包括超蓄而维护运用不良、降低防洪标准、溢洪道筑捻不及时拆除而导致漫坝和无人管理。其他原因包括库区或溢洪道岩坡塌方堵塞泄洪设施、人工扒坝泄洪和工程布置不当[2]。
虽然福建省土石坝发生溃坝事故案例较少,但为了使土石坝整体性安全评价具有客观结论,需要将引起溃坝事故与非溃坝性事故的隐患及原因结合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反映大坝的病险程度,从而进一步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除险加固。
图2 全国土石坝溃坝出险因素统计
从图2 可知,导致溃坝的因素众多,漫坝和坝体渗漏是其中显著的两个因素,占所有出险因素的74.2%。鉴于土石坝材料具有特殊性,一旦发生漫坝事件,则将导致溃坝等严重后果。
土石坝因防渗体裂缝产生渗流集中通道,形成管涌现象,导致坝体渗漏,严重情况下将发生溃坝。产生的此隐患主要原因包括:心墙裂缝漏水、坝体单薄或土料透水性大、坝体不均匀沉降、坝后反滤排水体高度不够、反滤层或反滤设施质量差等。
经过现场调查分析,福建省病险水库大多为山区性水库,不同于平原水库,其特点是:山区水库大部分坝体相对较高、坝长较短,防渗墙质量一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坝顶及坝后坡裂缝、变形,背水坡渗漏、湿坡,坝内浸润线高,溢洪道和输水洞渗漏等影响坝体稳定安全。
根据福建省典型土石坝风险源的统计结果,将出险因素逐层分解便可得到影响土石坝风险的基本事件T,土石坝风险的事件关系见图3。
图3 土石坝风险事件关系图
在构建安全评价体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针对每一风险事件确定与其对应的指标权重。目前常见确定指标权重的理论包括模糊综合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加权法和德尔菲加权法。查阅在以往土石坝风险评估的研究中发现,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有交互作用和随机组合的可能性,较难得到准确性高的结论。因此本文在对福建省土石坝风险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在多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土石坝风险评价模型,使评估过程更加客观可信。期许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或潜在的风险做出更可靠的预测。
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思路是:首先归纳影响事件安全性的出险因素,确定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对事件建立多层次递阶的结构模型,形成评价体系。其次根据已经确定的评价因素、因子评价等级和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决定层次间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因素间的判断矩阵,对多层次间的关系进行复合运算,确定各判断矩阵能否符合一致性检验。最后建立恰当的评价集,通过综合重要度的计算进行分析[3]。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水平边界的模糊性,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评价,因此建立各指标的分级隶属函数[4],用下列式(1)~(3)表示。对于定性指标,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并将其转化为定量指标,然后根据定量指标的构造方程得到对应得评价矩阵,将评价矩阵与对应指标的权重值利用式(4)进行点乘,结果为福建省典型土石坝安全评价的综合分值。
构造方法利用下列公式:
图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土石坝流程图
某水库位于福建省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效益的重要中型水库,水库建设于1968 年,至今经历过三次加固改造。
该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副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组成。主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47.40 m,坝顶长度431 m,坝顶宽度6.3 m,副坝位于河道左岸,系多种土质坝,经多次加固后,现有坝顶长度182.50 m,最大坝高22.90 m,坝顶宽度5.80 m,坝顶高程为77.40 m。溢洪道由进水口、闸室段、陡坡段等组成,进水口为八字墙的矩形槽,底板高程为62.5 m,闸室部分包括闸墩、底板、胸墙等为钢筋砼结构,闸室内设5 孔6 m×5 m 的弧型钢闸门。输水涵洞位于在主坝右岸,由进水段、放水塔等组成。
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00),并结合福建土石坝风险关系图与多位专家意见,选取27 个影响土石坝安全评定的子因素指标,形成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 个层次构成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图5。
图5 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各子因素指标安全性评价的具体情况,按图5 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应的权重,得到的结果见表1。
表1 判断矩形A-B 数值
根据上表可得WA=(0.2454,0.0516,0.1378,0.2783,0.1139,0.1395,0.0334),同理可得各级因素的权重,WB1,WB2,WB3,WB4,WB5,WB6,WB7,经确定,各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因此不需要再进行调整。
根据大坝实际情况和经验,将指标等级划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待整改3 个级别,得到系统的评价集为V={vA,vB,vC},通过专家检验法确定隶属函数的阈值为(3,6,8),专家根据大坝实际情况及报告打分为U={3,6,4,7,4,3,5,3,3,4,3,7,5,5,4,4,6,6,7,6,7,3,6,4,5,5,4}。
利用上述公式,得评价矩阵为:
同理可得RB2,RB3,RB4,RB5,RB6,RB7。
根据水库大坝总体评价矩阵,由此计算得到各层的评价为EB1=(0.0844,0.3877,0.5278),同理可得EB2,EB3,EB4,EB5,EB6,EB7,大坝的综合评价EA=(0.0672,0.4519,0.4895)。
在转化为定量评估过程中,采用P=EVT来表示水库大坝综合安全评价值,把评语集V={不安全,基本安全,安全}定量化为V=(8,6,3),显然指标值越小安全性越高。经计算,B 层评价中,得出的大坝运行管理和抗震安全复核评价值较小,对应的安全度较高,渗流安全评价值较大,对应的安全度较低,应对大坝进行防渗加固,并继续加强大坝渗流监测。某水库综合安全评价中,指标值为4.72,按照等级划分级别,属于基本安全,因此将该土石坝安全等级定为三类坝,评价中反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
(1)基于福建省典型土石坝安全隐患的统计结果,结合地域特点下的土石坝出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集成统计的风险因素,建立土石坝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福建省土石坝安全鉴定提供参照。
(2)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构建适合福建省土石坝风险识别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结果具有实际意义,是一种适用于大坝安全评价的简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