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卫卫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小儿肺炎在临床上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通常认为这种病症主要的发病群体为不足3岁的儿童,这种病症的发病季节为春季和冬季[1]。小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相关症状,对患儿进行胸部听诊的时候能够听到胸部存在有啰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则会导致患儿发展成为气胸或肺脓肿等表现,这会对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预后产生影响,加重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患儿家长心理产生影响。临床需要重视对小儿肺炎的护理。
本项目自2019年4月起,到2020年6月结束,研究期间共入组80例小儿肺炎患儿,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入组时年龄为2~7岁,年龄均数为(4.85±1.18)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3~12d,平均(6.15±2.11)d;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入组时年龄为2~7岁,年龄均数为(4.65±1.57)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3~10d。所有研究对象病情诊断符合诊断标准,具备诊断依据,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数据进行统计学验证,结果无差异(P>0.05),可比性明确。
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护理进行护理,为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手段如下:
(1)环境护理:保证患儿的住院环境优越性,为患儿创造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将清洁工作落实到位并保证通风和光照,避免细菌滋生而影响患儿康复。
(2)体位护理:如患儿存在严重的喘憋症状,要保证患儿的体位能有助于呼吸通畅,还要及时的进行排痰。如患儿存在呼吸困难,可以对患儿进行输氧治疗[2]。
(3)心理护理:强化对患儿的心理安抚工作,因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因陌生的环境和操作器械等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要针对患儿的负面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积极的做好与患儿的沟通,心理干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言语,也可以进行转移注意力,谈一谈患儿感兴趣的事物,观看卡通动画等等。为患儿提供一些玩具,陪患儿做游戏,尽可能的缓解痛苦[3]。
(4)发热护理:定期测量体温,若体温不高可通过以物理降温的手段进行干预。若体温较高,要及时的进行药物降温,避免体温过高而导致产生不良后果。
(5)营养干预:保证患儿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叮嘱患儿多饮水,避免患儿食用生冷刺激和辛辣的食物。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和健康,使患儿多食用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水果,多吃蔬菜,有效防止便秘。
(1)满意度:评价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以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价,评分为0~100分,若评分高于75分则为满意,否则会不满意。
(2)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所有患儿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等进行统计和比较。
应用IBM公司最新版本的统计学软件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统计学模型具有显著水平,反之则无显著水平。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0%(38例),明显比对照组的72.50%(29例)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喘息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小儿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科病,在患儿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症状,咳嗽伴有痰液并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不畅。这种疾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可有效防止病情蔓延,而影响患儿的正常身体发育,避免病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能看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表现更优。这主要是因优质护理在干预过程中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可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同时重视对患儿心理的干预,能使患儿积极主动的接受相关的治疗工作,提高心理的应对阀值。优质护理还重视对患儿生理调节以及营养干预,尽可能的使患儿在治疗过程当中具有良好的身体质量,对促进康复发挥了重要的功效。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是理想的护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