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乐器“笙”形制及音位的变迁

2020-03-10 03:16
黄河之声 2020年23期
关键词:乐器传统

苏 博

笙,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之一,是所有簧管类乐器的鼻祖。在《尚书·益稷》中记载:“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①。由此可见,早在4000 多年前的虞舜时期就已出现了笙。

在中国的历史上,笙属乐器的名称众多,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笙属乐器“龢”(和)的记载,自周代以降,各种笙属乐器名称并存,如: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②

《周礼·春宫·笙师》郑玄注:“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③

从上述记载中可看出,古人用单字“竽、笙、巢、和”来区分大小种类的笙属乐器,也由此可见,在4000 年的发展过程中,形制与音数的变化对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笙属乐器在经历了辉煌与衰败的过程中,形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簧管数的增减,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对于音乐演奏的需求,而演奏的需求则是随着不同时期笙属乐器社会阶层的变化而变化,乐器形制的变换与演奏艺术的发展共生共存,二者相互作用影响。

本文以各时期笙的形制变化为切入点,意在证明笙形制及音位变迁的一脉相承性,且在形制的变化中促进了笙演奏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历代笙的形制与音位

(一)周代战国笙的形制与音位

1978 年,湖北省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笙6 件,其中一件十四簧笙保存比较完整,乐器分为笙管、笙斗、笙簧三个部分,笙管为竹制,笙斗为匏制(葫芦),笙簧为竹制,笙斗上开有14 组对穿孔,分为前后对仗两排,每排7 孔。每根笙管设有按音孔,均在笙斗向上3 厘米处,其中右数前排第二、三管的按音孔朝向内侧,由此判断,至少在战国时期,右手食指就已经需要插入笙管内侧进行演奏,这与当今笙的演奏法一致,可充分说明笙基本演奏法的一脉相承性。笙管上端未见“音窗”,可见笙管长度为发音的完整长度,可通过管长推算具体音高。根据蒋无间先生的《曾侯乙墓出土古笙音位排列复原研究》④中的推算,各音实际音高如下:

(二)汉代笙的形制与音位

1972 年,在湖南长沙汉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件二十四管笙,该乐器为陪葬明器,所以并无法考证其音高,笙斗为木制,笙管依然为前后对仗排列,每排十一根管,中间靠内侧又各有两管,其中前排右数第三、四管的按音孔也是开在内侧,这与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在形制上如出一辙。在隔壁的三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实用笙,由于保存不善,只剩下部分残片,其中有二十三片笙簧和四组折叠管,笙斗为匏制。

目前我国出土的笙属乐器以春秋战国及汉代居多,大都为十管、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二十六管等,排列方式以前后对仗形制居多,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出土文物的管数均为偶数,这与文献记载的奇数相左,而形制上,椭圆形前后对仗试排列也与现代的圆斗“马蹄形”排列相差深远,究竟两者是如何衍化的?张振涛先生在其《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一书中认为:“也许‘马蹄形’簧管排列正时从椭圆形两排管苗对仗排列演变而来——在一边的缺口处加一笙苗,即成‘马蹄形’,并且管苗数也从偶数变为奇数”⑤。笔者赞成这样的推测,自唐代以降,所出现的笙大都为“马蹄形”排列,且纵观古籍文献,汉代之前并未有任何关于管数的记载,所有记载管数的典籍均为东汉之后,由此推论,汉代之前,笙的形制均为前后对仗排列,而汉代之后,乃在左侧增加一管,形制由对仗变为“马蹄形”,且音数由偶变奇。

(三)唐代笙的形制与音位

成熟、鼎盛的大唐文化对东亚各国产生着巨大的辐射和影响,其中东亚的日本是直接而具有组织化的接受了唐文化,其中,中国当时的乐器作为一种舶来品,不仅仅是用于演奏,更是作为高级的欣赏玩物被保留下来。当今世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笙竽,当属日本奈良县东大寺大佛殿西北侧的正仓院。

正仓院中收藏的笙、竽各有三件,其中吴竹笙两件、吴竹竽两件、假斑竹笙一件、假斑竹竽一件,均来自中国唐代,在“天平胜宝八岁(756 年)六月廿一日”《献物帐》上有此记录。笙高为53.1 厘米,竽高78.8 厘米,竽比笙大,音高要比笙低一个八度。都是十七簧“马蹄形”排列。笙斗采用木制,右数第三、四根管的发音孔依然在内侧,这与战国和汉代的笙有明显的传承性。其音高由右起第一管排列如下:

第九管“也”与第十六管“毛”为“义管”,管中不设有笙簧。值得注意的是各个笙管按音孔的高度都在1.1 至1.75 之间,唯独第十一管“七”与第十二管“行”达到了4.5 与4.7,笔者推测,这与唐代笙演奏法相吻合,唐代演奏多用“合竹音”,即多个管同时发音,共有“合竹音”11 个,具体如下:

第十一管“七”与第十二管“行”两音始终贯穿所有“合竹音”,而这两管又正好在左手中指与食指处,把音孔开高,有利于手指伸展并起到抓稳乐器的作用。在左继承先生的《日本雅乐笙的合竹考》一文中也提到:“如今天日本笙演奏时,要求笙必须上下要直,不能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由此可见左手两个手指固定其指位,使笙不至于向左倾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⑥

在唐代除了形制十七簧的笙属乐器,还有音数更多的十九簧与三十六簧竽,在唐代诗人殷尧蕃的《吹笙歌》中就提及到这件乐器:“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凤。”⑦遗憾的是只在文献上记载并未出土过实物。

(四)宋代笙的形制与音位

宋代陈旸所著的《乐书》是距今年代最早且记录音位最明确的历史文献,其中记录了宋代时期常用的三种十九簧笙。

《宋史·乐志》记载:“前古以三十六簧为竽,十九簧为巢,十三簧为和。【今】皆用十九数,而管之长短、声之大小为别。”⑧此段文字说明,在古时候,按照簧数的多少来划分“竽、笙、巢、和”,到了宋代,全都用十九管十九簧,并分为:“和笙、巢笙、竽笙”。

在陈旸《乐书》第一百二十三卷中只记录了“巢笙”的音位关系,张振涛先生则根据书中记录陈旸转述阮逸的话推算出了另外两种笙的音位,具体排列如下:

从上述列表中不难看出,三种笙的律名和音高虽有不同,但其音位排列方式、相邻两管的音高关系均如出一辙,这样间接给予了我们一些思考,是否在唐代以前的笙属乐器亦有类似情况,虽然形制和名字不同,但演奏指法和音位排列都有相似之处。在胡彦升的《乐律表微》中写到:“竽与笙,虽同为匏器,制则有别,不但管数有多寡,其‘设宫分羽,经徵列商’,亦各不同。”⑨在张振涛先生的《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中也写到:“唐宋之前的巢、和、笙、竽,各以为名的区别,包含簧管数目这一因素,但这一因素,是随着音乐实践中演奏宫调的扩展,可以改变的。而它们借以区别的最主要标志——就是所配宫调的区别,这却是一定不移的。”“……在先秦学术用语中,‘大’‘小’,意味着高低。所谓‘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就是不同调高的笙。不懂得音乐术语真正含义的文人们,几乎都把‘大小’,仅仅看作为尺寸的‘大小’……”⑩。由此可见,笙属乐器名称的分类除了按照体积的大小,更主要的是按照乐器音律的高低、调式的异同来进行命名的。

自宋代以降,笙属乐器逐渐开始没落衰败,“竽、巢、和”三种称谓也退出了历史,“笙”则作为所有不同形制笙属乐器的统称。有学者认为笙的没落是由于从唐代便进入中国的“胡”类乐器的崛起,促使本土乐器受到了外来乐器的冲击。十九簧以上的笙不复存在,就连十七簧的笙也都为非“满簧”乐器。明清以后的笙都是十七管退化后的九至十五簧笙,笙斗依然沿用木制,直到民国后期逐渐改为金属制。

二、20 世纪后改良笙的形制与音位及对演奏艺术发展的影响

20 世纪上半叶,主要流行在中国各地区的笙仍然是十七簧非满簧笙,形制上保持了唐宋以后的“马蹄形”圆斗设计,在音位上也保持着古笙的骨干音位,由于近千年的倒退,笙已经沦为不能独奏且要依附于其他主奏乐器的附庸,由于音数太少,就连伴奏也只能在一个八度的区间内使用“低翻高”、“高翻低”的演奏模式,更谈不上什么演奏艺术。50 年代开始,不同种类的改良笙开始出现,在形制与音位排列上有些继承了传统,有些则完全摒弃了传统,无论哪一种都是对笙乐器改良的积极探索,更是为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二十一簧至二十六簧传统改良笙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笙演奏家们为了加强笙演奏的性能,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改良运动,胡天泉先生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先把传统笙中相同的音去除并将十七管十三簧的笙加簧加管至十七管十七簧,将传统笙的音域从一个八度提升至一个半八度,使传统笙开始具备独奏的基本条件,并在1956 年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首笙独奏曲《凤凰展翅》,《凤凰展翅》的问世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当代笙独奏艺术的崛起。

1958年至1960年,胡天泉又相继创作了《白鸽飞翔》、《草原奇兵》两首笙独奏作品,为了能够满足乐曲的演奏需求,他又在十七簧传统笙的宫音下方增加了四个低音,由此,二十一簧笙诞生。音域的拓宽使得传统笙开始具备简单的转调功能,解决了一些音域狭窄的问题。

二十一簧笙的成功问世与普及为改良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基础,在此之后又相继在二十一簧笙的基础上研发了二十三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三十二簧等圆斗笙,使笙的演奏音域更进一步的拓宽,为演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三十六簧至三十八簧全键半音笙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进入了社会大发展时代,结束了战乱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处于迫切复苏的阶段,而联通人类灵魂的音乐更是这时期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奢侈品”。这个时期以西方管弦乐团为参考,创建了许多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乐团所演奏的曲目也开始借鉴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术,在调式、和声、曲式等方面均作出了许多突破,这也对笙的形制、音域及演奏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众多笙演奏家与制作师开始联手研发新型乐器,他们首先根据河南方笙的形制及音位排列研发出三十二簧键笙,在此基础上,王慧中、孙汝桂、杨大明几位先生又成功研发了三十六簧全键半音笙。这种笙在形制上摒弃了传统的圆斗改为方斗,采用三排对仗式排列,音位的排列也抛弃了传统骨干音的音位,而是采用左右对仗半音阶的排列,最大程度上迎合西方十二音体系的演奏需求。这种笙的特点是音域宽、半音健全,可以胜任快速转调与和弦演奏,在笙管的音窗处增加柱状扩音管,扩大了演奏的音量,采用“波姆”按键结构,促使发音速度更快。之后为了满足乐团对于低音的需求,又研发出了三十六簧中音笙及低音笙。2003 年,王慧中先生又进一步改良,将三十六簧键笙改良为三十八簧。

(三)三十四簧至三十七簧加键半音笙

从上述两类乐器的研发来看,一类是为了满足独奏的需求,在传统的形制与音位排列基础上加簧加管,虽然满足了传统乐曲独奏的需求,但始终不能十二音健全。另一类是为了迎合乐团的需要,打破了传统的形制与音位,十二音健全,但由于打破传统音位排列及全键无孔,导致其成为了乐团的附庸,无法胜任传统音乐的独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笙演奏家们又再次投入研发,改良出了两种加键半音笙。

第一种,多排对仗排列圆笙及椭圆笙:此类乐器主要代表有蒋朗蟾与蒋无间先生研发的三十六簧加键笙、刘光荣先生研发的三十四簧加键笙、张之良先生研发的三十六簧加键笙。这类笙的特点是:采用多排对仗排列音位,十二音健全,保留按孔,部分加键,使某些音上可以使用传统演奏技法,但由于摒弃传统音位的排列方式,未能完全保留传统笙的全部演奏技法。

第二种,“马蹄形”排列圆斗加键笙:此类乐器主要代表是牟善平、翁镇发、徐超铭三位先生所研发的三十七簧加键笙。特点是:保留了传统“马蹄形”的圆斗形制与骨干音音位排列方式,高、中音按孔低音加键,完整的保留了传统演奏技法,十二音健全,可自由转调。

结 语

从上古社会走来的笙,在经历4000 多年的文化与历史的打磨后仍然活跃在当今的舞台上,无论是乐器本身还是演奏艺术都可谓是音乐艺术领域的活化石。笙属乐器的形制从两排对仗排列发展到“马蹄形”圆斗排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与变迁,也历经了自身的辉煌与衰败,在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更是能反应出不同时代笙所处社会阶层的差异,从而对其不同时期的演奏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乐器的发展与演奏艺术的发展彼此相互作用,共生同存。20 世纪后半叶,不同形制改良笙的成功研发使没落已久的笙重新回到演奏舞台,同时也成就了笙演奏艺术空前的高度发展。在21 世纪的今天,更多的科学技术将被运用到乐器改良中,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改良势必会创造出更具有潜能的新形制乐器,届时我们会迎来笙演奏艺术的再一次空前发展。

注释:

①《尚书·益社》,载《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6 年,第53 页

② 《尔雅·释乐》,载《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601 页

③《周礼·春宫·笙师》,载《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801 页

④ 蒋无间.侯乙墓出土古笙音位排列复原研究[J].黄钟,1998,(03).

⑤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259.

⑥ 左继承.《日本雅乐笙的合竹考》,载《民族音乐文论选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年,第229 页

⑦ [唐]殷尧蕃.《吹笙歌》,载《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1960 年,卷上

⑧ 《宋史·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 年,第3010 页

⑨ [清]胡彦升.《乐律表微》卷七,耆学斋藏版,乾隆壬午(1762)仲春刊本

⑩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277.

猜你喜欢
乐器传统
学乐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乐器
少年力斗传统
乐器也疯狂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