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所藏书画类玻璃底片及其价值

2020-03-10 04:20崔晓琳
中国书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底片博物院画册

◇ 崔晓琳

河南博物院珍藏着一批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玻璃底片,极具时代特色,蕴含丰富的历史文献信息,内容涉及河南博物馆建馆之初的各类特色馆藏文物,以及与之相关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日常工作等方面的珍贵历史影像,其中书画类玻璃底片260余张。

这些存量稀少的书画类影像史料,是研究及鉴赏近代河南书画历史的珍贵文化遗存,通过对其内容和相关背景的研究,发掘其中的信息与内涵,可以提升它们的价值,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成为传承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杜小甫——轻舟出峡

一、河南博物院藏书画类玻璃底片概述

河南博物院藏书画类玻璃底片均为黑白负片,内容大致涵盖中国绘画、书法和西方绘画三大类。尺寸有3种,分别为21.5cm×16.5cm、30.5cm×25.5cm、15.5cm×12.0cm。原包装为盒装,每盒内大约十几张不等叠压在一起,底片保存相对较为完好,图像清晰,大部分底片都用牛皮纸袋封装,袋上有黑色字体文字说明,如图1所示:“杜小甫——轻舟出峡”。这些封面文字说明成为我们研究这部分玻璃底片重要的史料依据。

通过数码影像处理技术,对这些玻璃底片的影像信息进行采集后,每一幅作品的细节极其局部都纤毫毕现。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历经岁月沧桑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或气势磅礴,或幽雅灵秀,或细致,或洒脱,或轻或重,或浓或淡的笔墨引领我们走进一个非凡的大千世界。

中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成就了独有的东方风韵。传统绘画中的题款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也成为研究这批书画类玻璃底片最有力的实证之一。“书画中作者本人的名款、题记、印章和他人的观款、题跋、收藏印鉴,对于我们鉴别古代书画真伪是非,其作用是仅次于书画本身中如笔法等的……都是重要的辅助证物。”(徐邦达《再谈古书画鉴别——款、印、题跋及其对古书画的鉴定作用》)我们借助题款中的画家姓名、画作名称及年月、诸多题跋等角度解读作品的内涵甚至作者的情感,同时也看到了许钧、关百益、郦禾农、张贞、张乐天、许敬参、郭铁林、林东郊等近代河南著名书画大家的名字。深入解读这些记载着诸多名家作品的玻璃底片,将会为我们研究民国时期河南书画史提供极为珍贵的影像文献。

二、河南博物院藏书画类玻璃底片的内容

河南博物院存有一份《河南省书画展览会书画册》(以下简称《书画册》),来源是开封市博物馆。《书画册》记录了1934年10月,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省教育厅主办的一次大型书画展览“河南省书画展览会”的情况。据《书画册》记载,总计收录176位书画家的203幅书画(中国画类124幅、西画类31幅、书法类48幅)作品。

经过仔细比对,河南博物院藏的这批书画类玻璃底片中,有177张所显示的内容正是画册内的作品,包括110幅中国画类、23幅西画类和44幅书法类作品。下面按照这三类分别选取部分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介绍。

(一)中国画类

中国画类玻璃底片所呈现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风格迥异,独具个性。有饱含民族底蕴的山水题材作品,有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人物画,又有形态逼真、生动有致的花鸟画。

刊载于《书画册》首幅作品《樊楼灯火图》(图2、3),底片尺寸21.5cm×16.5cm,右下角有些残缺,但不影响整幅画作。作者为关百益,绘于1934年,纸本水墨,高1尺1寸5分,广3尺4寸。题款:“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甲戌仲夏,余与乡人陶绍兰、许子猷、李雅轩、陈建如饮于范楼别厦,酒酣以往,因取宋贤诗意,草作斯图,以志余兴,夷门关百益。”题跋:“樊楼灯火图,余缋正副两本,纸幅相同,而格局小异,正本悬樊楼别厦,此副本也,悬之鄙宅庸补垩壁,百禩之后尚有好事者欲求,延陵之合则吾志,为不孤矣正本,题语录后。樊楼为宋京名胜之一,今楼已屡更,独其遗渍在耳……艮岳逸民并识,甲戌七月装裱既成补书其眉,百益。”

据款跋内容可知,作者常与开封名士到樊楼酒肆聚会,在甲戌(1934)仲夏某次酒酣兴至,仿宋人诗意,挥笔泼墨,绘制此画。且此画作正副两幅,此为副本。正本悬于樊楼。此幅作品以诗入画、以景抒情,是关百益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画风清新,笔力遒劲,墨气清逸而厚重,技法娴熟,颇有宋元之风。图中近处河岸杨柳垂丝的清冷和灵动,衬托出远处城墙内灯火通明的樊楼盛景。画家通过运用墨色的层层渲染,使画面浑然一体、气势恢宏。

图2 关百益《樊楼灯火图》玻璃底片

图3 关百益《樊楼灯火图》(翻拍后正像)

图4 孙世灏油彩《幻想》

图5 郦禾农隶书条幅

关百益(1882——1956)时任河南博物馆馆长,河南近代著名学者,近代考古学先驱,师从罗振玉,学识渊博,有着深厚的文人素养,对金石、考古、甲骨以及龙门石窟都有深入研究,著述颇丰。关百益还是民国中原书画界大家之一,书法出入汉魏,擅长行书、楷书、隶书,刚柔并济,雄厚质朴。人物、山水、花鸟无不精湛。除此幅外,他绘的《满城风雨近重阳》《隋唐造像图》等多幅作品及书法作品行楷《林屋山人墓》和《闻喜赵君墓志》拓本参与此次展览会。

(二)西画类

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中西方文化交融带来文化艺术的转型,中国的传统书画也受到了影响。随着西方写实主义画风的引入和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的冲击,诸多书画家也开始研习西方绘画。此次画展有31幅西画类作品入选《书画册》,占入选书画作品总数的百分之十五,涵盖油画、素描、水彩、粉彩等形式,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油彩《幻想》(图4)入选《书画册》西画类第15号,尺寸21.5cm×16.5cm,孙世灏作于1934年,油彩,高3尺9寸5分,广3尺1寸。

溶剂化效应对反应有一定影响,适当的溶剂选择对提高产物产率有一定的影响。本反应首先在180 ℃以n(邻甲基苯甲酰氯):n(亚铁氰化钾)=4∶1进行反应,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加入下列溶剂,再加入吡啶水溶液反应40 min,考察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

画中老妇人虽已暮年却不失优雅,微闭着双眼低头托腮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令观者随着她的沉思冥想而幻化出无尽的想象。画家以诗人的想象力和坚实的写实技巧相融合,意境深邃。孙世灏参与展览除此幅外,尚有油画《背影》《反光》《西瓜》,水彩画《人体》及《狮吼》。

孙世灏(1895——1977),近代画坛杰出人物,湖南澧县人,留法勤工俭学的艺术博士,与徐悲鸿同窗,毕业于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高等油画科。先后在南京、开封、长沙、武汉等地艺术学院任教,1932年任河南省立开封师范艺术科主任。善油画,兼擅中国画,工翎毛。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多幅作品被法国、德国、比利时收藏家收藏。

《书画册》中另有一幅国画《鸡》,画谱中介绍作者叫孙海航,称其入展览者只此一幅。可将画面细节放大后,可清晰看到画作中作者的名字:世灏。钤印:孙世灏。说明《书画册》关于此画作者的记载有误,应为孙世灏。

(三)书法类

河南书法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占据中国书坛重要地位。此次参展的48幅书法作品汇集众多名家,真草隶篆诸体兼备。民国时期河南书法以开封为中心基本代表了其高度与特征,“开封书家尚碑或碑帖融合的创作主流,风格雄辉、质朴,例如:靳志的章草,许钧的魏碑行书,郦禾农、韩吾经的隶书,关百益的魏体行楷……他们的学养和创作水平,以及创新精神都足以说明中原书法的兴盛”(宗致远《开封书法百年》)。

收录于《书画册》字类首幅为隶书条幅(图5),作者郦禾农,作于1934年,尺寸21.5cm×16.5cm,高4尺,广1尺。释文:“减残酷之刑,行循吏之道,统政一载,穆若清风。有黄霸、召信臣在颖南之歌。”款识:“汉司隶校尉鲁仲岩碑字,甲戌大暑,辉庭仁兄雅属,悟庐遁叟郦,嘉谷。”作品临自《鲁峻碑》,全名《汉司隶校尉鲁峻碑》,此碑书法方劲、厚重而丰腴,兼有萧散、古逸之致。郦老此幅隶书墨迹方正遒劲,雍容古雅,独具神韵。

郦禾农(1857——1940),原名嘉谷,字禾农,号忢叟,祖籍浙江绍兴,定居开封,是民国年间河南书坛的领军人物。真草隶篆,诸体皆善,尤以隶书名重当时。郦禾农的书法作品今已大多散失。留存的这幅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三、河南博物院藏书画类玻璃底片价值分析

在河南博物院藏的这批书画类玻璃底片中,还可见到诸多河南近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如张贞的绢本墨笔《墨竹》及楷书屏四幅、张乐天《山水图轴》及钟鼎文条幅、许敬参纸本水墨《翠巘高秋》、侯意园的绢本工笔设色《宜多男子》、郑剑西的纸本墨笔《游戏三昧》、杨望尼《山水》及行书条幅、李振九行书条幅、陈励修《山水》及魏书条幅、李霞生《花鸟屏四扇》、王用吉《墨梅》及篆书中堂等。于作品之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近代中原书画家们那深厚而精湛的传统功底,他们不仅坚守书画艺术的文化传统,重视书画的内在底蕴,更注重作品的个性表达,这种影响远及今日。

作为近代摄影技术的产物,玻璃底片这种特有的记忆载体,如今已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物。通过这些文化遗存,我们可感知近代河南社会历史的变迁。借助数字技术,我们得以近距离欣赏和了解已经远去的近代书画大家们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够对河南近代书画家群体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从中透析近代河南社会历史文化特征,这便是它的文化价值所在。

今天这些近代书画大家的身影已渐行渐远,他们留下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与之相关的史料、笔记、手稿、照片等的收集工作对于现在和今后的河南书法、绘画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开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宝贵先生曾言:“20世纪的一百年,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可谓一瞬。而当我们着手收集整理开封这百年的书法作品和资料时,才感到是那么漫长和遥远。我们曾为搜集不到一位世纪初知名书家的作品而沮丧,为一位兼擅多种书体的书家尚缺其一种书作,不能全面反映其水平而遗憾……”

这些参展作品历经时代更迭、岁月变迁已难觅踪迹,而这些难得的作品借助玻璃底片这种特有的方式传承和延续下来,实在难能可贵。它们见证了近代河南书法绘画发展的历史轨迹,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及鉴赏民国时期河南书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于1934年这次画展的具体内容及相关信息的记载,留存至今的已然稀少。在开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开封市志》“书法与绘画”章节中有这样的记载:“民国24年(1935),在开封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河南省书画作品展览会,征集书画作品1500余帧,选出优良佳作200余幅。会后编辑成《河南省书画作品展览会画册》,摄影成帧,影印3000部……这次活动为日后开封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据《书画册》载,画展应在1934年。

《书画册》提到关于举办这次书画展的起因、负责机构、理事会的组成、会址地点及展览的起止时间和内容。展览日期为1934年10月10日起,10月16日止,历时7天。河南省振务会1935年编辑的《河南现代书画册》载:“河南省教育厅为提倡并奖进书画,唤起国民美术兴味起见,特征集现代书画作品举办河南全省书画展览会。”此次展览成立了由时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齐真如为会长,王用吉、关百益等人为委员组成的“河南省现代书画展览会筹备委员会”,会址地点设在当时位于开封的河南博物馆。作为筹备委员之一的关百益于1930年至1935年任河南博物馆馆长。资料库房有一份1934年8月,原河南省教育厅委任关百益为河南全省现代书画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的委任状,可为佐证。

由此可知,河南博物院藏的这177张书画类玻璃底片来源于这次书画展。由于展览会会址设置在河南博物馆,这些玻璃底片应是当时博物馆照相室工作人员为举办书画展览而拍摄的并留存至今。

河南博物院藏书画类玻璃底片,见证了河南书画历史发展的轨迹,保存了已经稀见的近代中原书画家名家作品,通过对其内容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原书画在民国期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近代社会历史文化特征,对弘扬河南地方的历史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文化价值。同时,玻璃底片是近代摄影技术的产物,以这种具有时代特征标识的历史影像载体来传播文化艺术,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它们本身就是史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以这种方式传播和延续下来的作品存世极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底片博物院画册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旧底片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视觉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保护光明的“底片”
论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以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各类债券及股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