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恶性事件发生,对孩子说与不说的误区与解惑

2020-03-09 06:14隋双戈
心理与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

隋双戈

不对孩子说的N种顾虑

“担心孩子受不了。”

其实,是自己受不了。

孩子的承受力与复原力,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强很多,甚至超过成年人。

一位十岁左右孩子的母亲在空难中丧生。家人左右为难地商量着,是否告诉孩子和他高龄的姥姥,先告诉谁?

最后决定先告诉孩子,虽然非常担心孩子会崩溃。

当家人小心翼翼地告诉孩子这个消息时,孩子的反应让在场的人大为吃惊。

孩子冷静地问大人:“姥姥知道吗?”

“那我去告诉姥姥!”

在孩子经历了有人员伤亡的事件后,家长选择不说、回避,往往还有以下N种理由。我尝试对这些看起来合理的想法作出简短回应,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及专业人员带来新的思考。

“担心留下阴影。”

最大的阴影,是来自信任者的欺瞒。

“不用说,过去了就好了。”

鸵鸟也这么说。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除了创伤。

“孩子都不再提了,没事儿,不要揭伤疤啦”

经历重大负性事件之后,孩子没提—

是否因为一提就痛、于是回避?如果是,“没事儿了”有点儿像一厢情愿的掩耳盗铃。

孩子没提——是否因为感受到您及家人的回避?

如果是,很可能会养痈成患。

一位7岁的孩子,因连续一个多月梦中哭醒被家长带来。孩子在家时,所有房间的灯都得亮着,睡觉时也不让关。更多了解后,发现一个多月前,孩子目睹了妈妈的骤然离世,从此……

亲友以为时间可以治愈,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带孩儿的爸爸身心俱疲,求助心理辅导,让我看看孩子。

经过简短的既往史采集和稳定化准备,利用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让孩子按游戏规则绘画、评分、蝴蝶拍。孩子画出困扰的程度评分逐渐下降。

电话回访时,爸爸反馈辅导当天孩子就可以关灯睡觉了,并且睡得安稳。

可见,当创伤较大时,是否进行专业处理,结果大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

人本身就具有加工处理事件冲击的功能,也有自愈的能力。但如果这个冲击过强,或长期压力的影响,会导致原有功能受损、自愈能力下降。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外界资源支持,片面的、扭曲的信息、记忆、信念,就会成为躯体记忆、内隐记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负性信念,整合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當孩子长到成年,会造成功能失调、人格障碍,再去处理,恐怕沉疴难医。

EMDR等创伤处理技术,能帮助当事人增强正性资源,催化当事人大脑的自动加工,最终加快恢复与成长进程。

“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

孩子也许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但是,环境、氛围、态度、情绪、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媒体终端、道听途说只言片语等信息,通过各感官通道汇入的感受、自动判断与脑补后不安、焦虑,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认知会沉积成他的一部分。

孩子知道的,比家长以为的要多得多;孩子理解的方式,常常超乎家长的想象。

可以使用孩子懂的方式与可以理解的言语。

“孩子还不知道呢,有必要告诉他吗?”

他真的不知道吗?他永远不会知道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否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孩子知道“发生了什么”,并由此加强“相关安全、避难知识”的储备与演练?

由家长衡量利弊后决定。

如果这个答案不确定,

请相信:同伴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偏差,超乎成人想象!

上初一时,坐我后面的那位男同学,早上骑自行车回家取白球鞋,就再没回来。不知从哪儿得知他出车祸的消息,全班都传开了,各种传言、猜测,心里像长草了一样焦虑又无奈。

当天下午,班主任端着热水杯,熏着红肿的眼睛,向全班宣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同学们都很悲痛,但也不知能做什么。

我写了一首长诗,描述了当时有悔、有恨的心情,放在他的桌面上。同学们也纷纷叠起了纸花、写下了言语,堆上了他的桌面。

后来,十几位同学相约去看望他的家人。说好谁也不许哭的,但是看见他父母的悲伤,谁也控制不住。

现在回想起来,信息通报、情感支持、行为引导、表达、仪式、度的把控,对我们这群失去伙伴的同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是让孩子在不安、揣测、无助的状态中度日如年?还是让他心中悬石落地,并知道你会同他在一起、他是安全的,你可以同他一起想办法共同面对的?

对孩子说的N种顾虑

何时说?

有机会说的时候,第一时间说。

怎么说?

把已掌握的相关情况简要说出。

是挤牙膏,还是倒豆子?一点儿点挤,你累孩子急,最终还是要见底的。

危机公关中的“3T原则”,供参考: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M. Regester. Michael)在危机管理中强调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

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

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危机处理时应该尽快发布信息;

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

要详细描述吗?

需要明确同孩子讲这些的目的:一般来说,首先应是让孩子知道发生了什么。

说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目前的情况)、大家的努力、预期(或可能的发展),以及注意事项。用简短的语句说清楚。

有什么禁忌?

可能引发不适的细节,不要讲:不详细描述场景,除非您想增加痛苦和创伤。

快讲结果,慎讲原因(如果还没定论、还未公布,不要讲)。

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这回事儿?

提到这个问题,您的脑海中是否迅速集合了一长串替代语(文饰),就是不愿意直说“死”字。这是文化。

记得多年前,我堂哥来电,我问起他父亲近况。

堂哥说:“走了。”

“噢?去哪儿了?”我随口问到。

电话那边几秒钟的沉默,堂哥说出了他本想避讳的那个词。

我才恍然大悟,是这个意思啊!

对孩子这么讲,估计,也听不懂。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Nagy)的研究也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差异很大:

3-5岁的孩子:死亡是可以逆转的,暂时的,只是一种离开。

5-9岁的孩子:虽然开始接受死亡观念,但认为死亡是被动发生的,有客观原因的,如被车撞、被人打、生病等等。

9岁以上的孩子:认识到死亡普遍,且无可避免。不仅亲友会死亡,自己也终将离去。

根据不同年龄,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与言语讲述。绘本,是很好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相关绘本包括《熊和山猫》《鼹鼠的礼物》《天蓝色的彼岸》《永远有多远》《一片叶子落下来》《小宽,你要坚强》《安德烈的愿望》等等。

孩子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与死亡相关的分离、未知、痛苦等等。

孩子不愿听、不愿谈论相关事宜,怎么办?

依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还没准备好面对时,强行让孩子面对,会造成二次伤害。这不是勇敢,而是鲁莽。

所以,划重点:讲,也要看情形,看时机,有策略,有方法,在交流中评估对方的状态是否可以承受。

一位6岁小朋友的爸爸突然离世,孩子变得很黏人、退缩,由家长陪同来见我。初次相见,看不出他刚经历过这么大的创伤。

在同他“玩”的过程中,创伤的元素相继呈现。看他相對稳定,我尝试着往前走一点儿,同他分享一本帮助这个年龄段孩子认识死亡的儿童绘本。

在讲这个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观察他随着故事的进展情绪与身体语言的变化。故事讲完,他低着头、摆弄着手指,沉默良久,抬头看着我问:“我能再玩一会吗?”

玩,是他找到的恢复稳定的途径之一。

我也知道了,在这个时候,不宜继续往前推进(例如继续死亡话题的解读,或直接触及他经历的事件),而是就地稳定。包括规划日常生活,躯体的、社会方面的以及心理/情绪上的稳定化。

写给专业人员

来访者的稳定化到什么程度,再进行创伤的加工比较稳妥?

当来访者:

※  可应用应对策略处理现实困难;

※  有一定的情感耐受力(能用语言表达感受和想法、知道如何与创伤材料保持距离、自我安抚能减缓痛苦……);

※  有一定的冲动控制能力;

※  能简要叙述创伤事件。

说明可以耐受对创伤材料的一定接触与加工处理。

(摘自EMDR稳定化)

家长或专业人员应以孩子当下可接受的程度提供身心支持与照顾。

后面的日子

要回避相关的一切以免痛苦,还是每天都提以志怀念?

过犹不及。逐步恢复正常作息与生活状态,不刻意回避与刻意提及,可以有真情实感的对逝者的讨论,顺其自然就好。

会有一个过程:面对现实,处理痛苦,逐步适应变化,在心中给逝者一个位置,寻求意义,整合并开始人生新的阶段。

孩子担心,害怕,不愿出门、不愿上学怎么办?

搬家?转学?是最常见的也是后患最大的方法。不仅让孩子学会以回避来处理困难,还在孩子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切断了孩子支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好友、同学、老师以及熟悉的一切)。

2017年7月16日,深圳西乡沃尔玛超市发生持刀伤人事件后,附近包括儿童在内的部分居民不敢出门。春风心理援助队的心理咨询师们到场了解到,大多为受网传视频惊吓、以及有嫌犯在逃的谣言阻吓。分别对成人、儿童各开展一次团体辅导后,相关群众的症状明显缓解。

对于孩子的担心、害怕,以及不愿出门、不愿上学等情况,应确认深层原因与逻辑,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家长处理不了时,可请心理专业人员处理。

后记

日出、日落,阴晴雨雪,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无法预知哪一块云彩会下雨,但我仍会用好没有风雨的当下,保留对风雨征兆的感知。

风雨过后,也许有损失、有伤痛,只能让它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汲取经验,继续前行。

(文中咨询案例均经监护人同意并做了隐私保护处理)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
当代家长不易做
家长错了
孩子的画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