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国时期的气象档案

2020-03-09 04:35兰平
山东档案 2020年1期
关键词:气象观测

文·兰平

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蔡元培先生出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他的提议和指导下,临时政府决定设立“中央观象台”。同年11月,在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遗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官办的气象观测和地磁观测的综合性国家观象台-“中央观象台”(现仍保留完好)。观象台形成的观测记录和史料文献也成为我国官办机构下最早的气象档案。由于条件所限,此时的观测记录还不是很完整,形成的气象档案内容要素较少,但这些保存下来的气象档案,为研究我国民国时期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1912年-1937年气象档案的形成及特点

(一)国民政府中央观象台、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形成的档案

1913年7月,“中央观象台”依据国外通用的相关标准准,制定了《气象观测规则》,规则明确规定了气象探测的各气象要素的单位及精度、时次、标准时间等,11月,开始出版《气象月刋》,该刊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气象刊物,也是民国时期气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1915年“中央观象台”开始绘制每日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次年正式向社会提供北京地区天气预报,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手绘天气图档案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目前仍完好地保存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此外,这阶段全国各省开始设气象总站及多个测候所,到1920年后全国各省设立了气象观测所,直隶省设立了26处,当地政府还相继设立了航空、水利、海洋等部门的航空、水文、海洋气象观测站,我国的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事业也从此应运而生,气象档案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特点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1929年1月“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正式成立,竺可桢先生任所长。该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气象科学研究机构。在竺可桢先生的领导下,气象研究所在近代中国气象台站建设、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象科学研究,以及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形成的气象档案在观测内容、研究成果和档案种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我国气象档案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0年4月,在竺可桢先生倡议下召开了全国气象机关联席会议,会上统一了气象观测和气象报告时间、气象观测仪器标准及计量单位,也为之后的气象档案记录内容的规范性打下了基础。1915年-1936年我国气象测候网建设初具规模,气象观测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和时效化,这在馆藏气象档案记录内容和史料记载中都能够体现。

民国四年气象档案

(二)民国初期气象档案的特点

这一阶段形成的气象档案,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民国初期新政府成立,许多业界学者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著名的科学家蔡元培、竺可桢、蒋丙然、张謇、陈一得等[1],他们著书、立法,提倡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将气象业务推广到全国。在他们的倡导和推动下,1912年-1927年气象观测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航空、水利、海洋、农业等,气象档案的记录内容也具有多样性,如风向、风速、云、物候、太阳辐射、降水等。之后由于北洋军阀各派系混战,导致国家财政衰败,气象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刚建立起来的全国气象观测体系,也逐渐缩减,档案形成的规范性、广域性没有得到发展,很多这一阶段的档案记录中断。从辛亥革命前外国人建立了观测站形成的气象档案到外国殖民主义侵略中国时期形成的气象档案,民国初期档案事业的主体发生了根本转变,自主形成的气象档案是这时期最大的特点。这阶段气象档案较之明清时期还具有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完整性强、记录内容更加规范等特点。档案的服务对象也从之前的政府、官吏,开始面向社会。

二、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气象档案及特点

气象档案和战争密不可分,它不但印证了历史过程,也为战争提供了必要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战争也使气象档案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许多气象台站遭受破坏或停止工作,我国气象测候网严重受挫,很多气象档案也在这一时期遗失。抗战时期我国气象部门全部转为战时机构,成为战争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档案也随之转变了它的服务主体,气象观测内容也做了相应调整,这在当时的气象记录档案和史料文献中都有记载。

(一)“中央气象局”、中美合作时期、延安八路军总部形成的气象档案

1941年10月,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了“中央气象局”,这一时期的气象观测主要是为战争服务,存留下来的气象档案多为军事、航空气象台站记录所得。当时采取边接收、边增设”的办法,在全国建设测候网。在民国“中央气象局”建立初期,气象台站只有20余处,测候所60余处。抗战后期,建立了一级测候所30个、二级测候所120个、三级测候所350个、四级测候所1500个[3],形成了大量的战时气象档案记录和史料、规范,这些气象档案为当时的抗战提供了必要支持。

抗战期间的气象档案另一个形成渠道是中美合作形成的。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为了美国对日作战需要,美军方与国民政府协商进行军事情报交换。为此,于1943年成立了中美技术合作单位,简称“中美合作所”。1944年,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为美国军方作战,空袭日本本土提供气象情报。现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仍完好保存着1943年《轰炸日本之气象条件》一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存亡,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美抗战气象保障体系的建设上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1943年,中央军委对陕甘宁边区的气象观测建设十分重视。为保障边区气象台站的建设与日常业务,中共军委选派多名气象工作者[2],分别前往陕西与甘肃等地建立气象观测站,弥补了陕北地区气象资料的空白,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档案史料。作为敌后战场的解放区,晋冀鲁豫地区地域辽阔,为了保障盟军空袭行动,八路军先后在冀鲁豫军区(山东)、涉县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及时将观测数据发送至中国战区中美通讯机构。但由于条件艰苦,建立的气象观测点数量较少。1944年起,美军增加了与八路军的情报合作,在延安凤凰山设立了气象观测站,观测内容也有所增加,形成了较为连续和完整的延安时期气象档案资料。1945年,中央军委在延安成立气象训练队,培养了八路军第一批气象工作人员,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气象事业由此产生。同时,形成了一批延安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的气象观测档案。遗憾的是由于处于战争时期,军事及航空气象台站观测的记录,基本上没有编辑出版,现存的气象档案不完整。

(二)抗战时期气象档案的特点

目前保存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抗战时期的气象档案有4000余卷,这时期形成的档案是为战争服务的产物。其特点是来源集中、内容缩练、完整性不强。档案的服务对象也从面向社会转为战争服务。这时期气象档案的责任者多为军方,民间气象站基本中断观测,使很多民国时期延续的气象档案记录断档。虽然这时期档案保存并不完整,在馆藏的中国近代气象档案中数量很少,但它是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历史凭证,是很多气象工作者用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现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馆藏有多类抗战时期气象记录手稿、300余卷延安气象观测记录报表等珍贵气象档案。

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气象档案

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气象档案形成来自二部分。(一)民国空军所属气象台站形成的观测资料,(二)解放区创建的气象台站、延安接收美军气象台的历史记录。

(一)民国空军所属气象台站形成的观测资料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发动了内战,美军组建的气象观测体系撤离延安,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得气象观测任务也宣告终止,连续观测形成的档案资料就此中断。为保障就放战争胜利,中央军委克服了种种困难,先后在吉林、齐齐哈尔、沈阳、牡丹江、长春、公主岭设立了多个气象台,保障人民解放军东北战役顺利开展。气象档案馆现完整保存的东北地区航空图,就是当时留下的历史印证。1949年,国民党溃败,解放军占领并接收了驻沪、宁空军和“中央航空公司”气象机构,以及南京气象站、上海气象台、杭州气象台存留下来大量的气象观测档案。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后全国约有气象台站232处,其中接收、恢复和重建气象台站189处、新建的气象台站40处[1],蒋家王朝逃往台湾前,这些台站的原始记录档案大部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获或接收。

(二)解放区创建的气象台站形成的历史记录

1946年底,中央军委陆续培养了多批我们自己的气象干部,如张乃召、邹竞蒙、周鲁女等,他们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建立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气象观测范围也向全国发展,中央军委先后在各大军区组建了气象观测站,形成的气象观测记录档案范围和数量大幅增加。1950年以后,我国气象台站统一由中央军委气象局和各大军区气象处进行建设和管理,中国的气象事业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类气象档案才得以完整的保存至今。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不断,形成的档案连续性不强,保存不完整,馆藏1600余卷。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印证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遗产。

1949年10月1日绘制的天气图

猜你喜欢
气象观测
气象树
《中国农业气象》征订启事
国外智能化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研究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中国气象“风云”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天文观测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太平湾发电厂坝前水温自动化观测系统改造
大国气象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