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玲
摘 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保持持久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会面临资产结构失衡、融资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等困境,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研发成果不确定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证研发成果的最终转化,仅靠企业自身原始资本的积累很难匹配快速成长的资金需求,急需一个良好的、高效的融资平台,确保研发成果向市场的成功转化。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政策支持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资产结构的失衡,难以迎合现有商业银行授信模式
科技型企业从资产结构来看是不平衡缺乏相对稳定性。与制造企业相比属于轻资产模式,少有变现能力强的房产、土地等有形资产,更多的是拥有专利,技术,商誉,人才等轻资产。现有的商业银行授信模式更看重的是企业有能快速变现的通用流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普遍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现象。
(二)融资渠道单一,手续复杂,融资成本高
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都靠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来发展壮大,但这根本满足不了企业面对市场压力而带来的成长需求,所以绝大多数科技型企业还得求助于其他金融机构来为自己的发展保驾护航。我国现有的股票、债券等主板市场准入门槛高,因此多数企业会选择向商业银行,甚至民间资本进行融资。现行的商业银行授信手续复杂,流程冗长,有着固有的评估体系、风险喜好和担保模式要求,民间资本资金成本高昂。
(三)高流动性、低存活率,不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产品或技术的不成熟,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难以经受考验,无法确保投入与收益的匹配转换,加之缺乏资金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的更新迭代,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行业的存活率较低。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是必须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再来创造效益,所以金融机构更嗜好那些产品成熟,违约风险小,抗风险能力强,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强的企业来做为投资对象。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探究
(一)企业强练内功,打铁还需自身硬
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那么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攻克技术难点,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引进高级人才,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从企业的技术、运营、财务、后勤及人力资源、培训等多维度提升管理能力,让企业保持持久的创新能力及竞争能力。
(二)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审批效率,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切实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窘境。例如:针对优质项目提供项目贷款,采用股债相结合模式助力企业的技术性突破。另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商业价值等无形资产推出此类资产的抵押贷款,改变传统的房产土地抵押固定模式。金融机构应该积极的接入工商、税务、人行、财政、科委、经信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平台,精简冗长的审批程序及流程,建立科学的金融体制和分析决策机制。
(三)降低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对改善行业空白地带的潜力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科创板的诞生让更多的科创型企业加入到资本市场中,较低的IPO条件,让行业中更多的独角兽概念企业得到资本市场的孵化,所以我们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和试点推行更多的类似科创板的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措施。其次政府应从税负,科技成果轉换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扶持,减低企业税负,加大政府对贷款的贴息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搭建各类投融论坛、峰会,让企业有一个良好融资环境和平台,鼓励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实现科技兴国战略。
参考文献:
[1]宋光辉,董永琦,吴栩.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及融资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6(01):32-36.
[2]陈非,陈昕,张红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汕头市的调研[J];财会通讯;2019年23期.
[3]刘兢轶,胡恒松.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