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超仙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农村城市化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数量,由此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考验。其中,市政给排水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其工程项目的质量尤其受到关注。文章将从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现状出发,对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如排水管衔接问题、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工程施工图纸问题等进行详细探讨。
由于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工程寿命和应用的重要环节,因此质量通常被形容为“产品的生命”。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施工标准,其是在设计质量标准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再结合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以及质量监督手段来配合施工质量控制达到即定的质量目标。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有效保护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决定了给排水的效率,是满足居民用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重要环节。相反,当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由此可见,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民生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的重要事项。
我国各城市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再加上特殊的地质以及水文等影响,增加了施工的技术要求,使得一些施工单位在技术水平上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对于人员资质把控方面也不够严格,导致一些技术和资质不达标的人员参与工程施工,从而直接影响了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这属于施工单位的监管不力造成的。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质量问题易引发工程事故,采取质量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但就目前而言,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施工单位过分关注经济收益,采取压缩成本的方式进行施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专用设备缺乏及材料质量不达标等情况,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豆腐渣工程”。另外,施工质量管理不当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竣工之后的工程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降或变形等问题,这也属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质量管理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还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由于施工单位受到利益驱使,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往往疏于防范,从而造成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缺乏的问题。此外,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意识不足,也使得对施工团队的质量管理教育不够,造成质量管理制度的缺失,更是无法将质量管理的方法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方法、质量监督等的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就会造成质量管理体系失控的严重问题。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范围较广,确保每一个管道之间的顺畅衔接是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旦某些管道因衔接不牢固而出现漏水现象,那么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一定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发生因施工人员的疏忽而导致管道之间衔接不牢固,最终使整个给排水系统陷入瘫痪。
工程施工应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必须达到设计质量标准才能投入使用。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来说,整个工程所需要的周期长,施工范围也贯穿于整个城市或是不同的城市,故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人验收整个施工过程,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把关不够严格,导致在工程施工完后出现管道漏水等现象。另外,由于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存在一定的腐蚀性,导致质量不合格的管道发生破裂,这些由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不仅严重危害了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还给施工单位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勘测,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图纸。由于此工程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必须依据每个地区的水文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定制施工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在设计图纸时,未能有效评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从而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可见,施工图纸的绘制以及施工方案的制订对于后续工程来说是一项关键工作。在设计图纸时,需要对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施工人员设计好图纸后还需安排相关的监管部门对图纸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才能投入使用,这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来说也是双重保障。一定要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样才有利于后续施工进程的推进。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地点在地下,而地下的环境、地质等特点比较复杂,且各个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的整体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进展顺利。
(1)管道堵塞质量控制。在市场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堵塞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其的质量控制。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铺设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图纸,一旦发生突变情况则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做更改。对于管道的拐弯处一定要注意连接是否紧密,是否会在后续出现漏水的问题。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周围垃圾,避免因施工不当而使周围垃圾进入管道造成管道堵塞,导致后续需要返工,由于拖延施工周期会提高成本,使施工单位收益降低,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处理施工垃圾,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给后续工作造成麻烦。
(2)沟槽开挖质量控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沟槽的开挖要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在沟槽开挖过程中运用到的设备比较多,比如挖掘机、推土机等,需要提前排查地下是否存在地下电缆、地下管道或者是地下建筑物等,确保其不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在沟槽开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地下的水位低于施工面的高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管道的浮管现象。
(1)管道渗漏质量控制。这方面问题要从最基础的施工材料的选择入手,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且材料与环境要相适应,比如一些地质呈酸性,则应选择抗腐蚀性的材料用于施工。在选用管道时,要注意热胀冷缩等问题会导致变形。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防控。PPR和PE材料是目前大部分管道所使用的材质,在工程施工过程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等到管道损坏之后再处理的情况出现。
(2)管道周边墙面及楼板施工质量控制。由于管道周边墙面楼板建筑质量不合格是造成渗透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建筑所需的水泥以及材料要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对地面存水进行实验并预测渗透的状况,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避免后续积累问题,导致更重大的事故。
水压不足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会使居民用水量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水压问题大部分都是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故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力度,严格审查图纸的每一个参数公式,并与实际工程做对比。此外,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需根据现场测量情况绘制图纸,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对管道铺设、管槽开挖等进行测量规划,在施工竣工后对管道的变形等问题也要进行测量。在施工前一定要对测量所需要的设备以及仪器进行调试,使其准确性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基础变形问题是非常多发且不容易控制的问题之一,由于管道受周围土质松软、土质含水量等问题会造成管道基础变形,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预防管道基础变形问题,一旦出现管道基础变形,要立即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在开挖沟槽的同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沟槽开挖之后还要保证沟槽内没有积水,及时做好铺垫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保证管道基础不变形,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是目前比较重要的一项工程,能够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居民的用水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在整个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化进程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