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牦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03-08 12:23刘东花来进成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饲草料草场牧区

刘东花,来进成,刘 丽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1 牦牛生产发展现状

甘肃省是牦牛主要产区之一,拥有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2个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寒草原牧区和祁连山高寒草甸牧区一带。当地牧民对牦牛养殖依赖程度很高,主要通过出售牦牛肉、奶、皮、毛等产品创收。自2018年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甘南、天祝等地依据天然资源优势,把牦牛养殖作为牧区的富民产业来发展。在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牧民养殖积极性增高,投入不断加大,科学饲养技术深入推广,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底,存栏达到5万头以上的县区有8个,分别是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合作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夏河县、迭部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占全省牦牛总数的88.7%。全省牦牛存栏量达153.59万头,比2017年增加17.1%;全年累计出栏61.47万头,比2017年增加了21.8%,出栏率达到41.6%,比2017年增长了5.8%;胴体产量达6.94万t,增长了54.9%。

2 存在的问题

2.1 天然草原短缺,草畜矛盾突出

牦牛主要靠采食天然饲草来维持生长需要,对草场的依赖性极强。高寒牧区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草场枯草期持续7个月之久,饲草季节性供应不均,牦牛生长受限。同时天然草场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原生态破坏严重,限制了牦牛数量的快速增长。虽然在一系列草原保护政策的支持下,草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但地表草场更新能力差,草场改良和人工草地等草场恢复建设滞后,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牧草生长量与饲草需求矛盾依旧突出。

2.2 养殖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

高寒牧区牦牛养殖主要以放牧为主,对养殖设施建设不重视,大部分无棚舍或棚舍过于简陋、无饮水设施,缺乏必要的保温和补饲条件,冷季到来,牦牛食入营养不能满足维持基本需求,每经过一个冷季体重降低约25%,形成“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随着补饲、适时出栏等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牦牛养殖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但局限于部分示范户和重点户,大多数牧户受生态环境、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仍轻质量重数量,养殖技术落后,导致牦牛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阻碍牦牛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2.3 牦牛人工选育程度低,品种退化严重

目前,牦牛仍属于人工选育程度较低的原始牛种,繁殖主要依赖群体内自由交配,导致近交程度增加、种群退化严重,多项生产性能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多地有意识地进行着选育和改良,但与其他畜种相比中,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仍不够系统、规范,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并且不够深入,实际应用较少,同时还存在研究经费有限、重视度不够、规模小而分散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牦牛产业的发展。

2.4 牦牛产品开发力度小,产业化程度低

牦牛多数产品为初加工或未加工的原料,生产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没有特色产品支撑,且自产自销,产值和商品率低。同时牦牛产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营销,优质的牦牛肉较黄牛肉相比无价格优势,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未得到体现。牦牛鲜肉缺乏科学的分类和级别标准,导致产品无质量等级;同时肉产品深加工环节薄弱,缺乏牦牛肉干、肉松及生鲜肉深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落后,先进技术设备投入不足,停留在自然风干、简单的真空包装和袋装加工,加工增值潜力未充分挖掘。牦牛皮、毛、绒、骨、血、内脏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开发程度也较低。另外,国家对牦牛产业的支持有限,实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经费来源单一、数目少,企业和生产经营者个人投入几乎没有。牦牛产业化研究中高新技术研究的缺乏,也是制约牦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草场生态保护,建立饲草料储备体系

天然草场是牦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持续提供优质牧草是实现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草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二是加强草地资源的规划、利用和保护,加强草场基础建设,适时补播,减少鼠虫害威胁,根据草场实际产草量核定牲畜承载量,防止过载。三是大力发展人工及半人工饲草料种植,大幅提高饲草生产能力。四是加大冬季牧草储备力度,利用青贮、氨化等饲草加工技术,及时储备优质饲草料,减少冬季草场压力。五是在合理利用天然饲草的基础上,科学配制高效全价日粮,研究精粗料组合比例、活性酵母和发酵酒糟等的添加效应,均衡营养供给,提高牧区牦牛出栏体重和肉质品质。

3.2 改善饲养条件,转变生产模式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技术体系,可有效缓解冷季草场压力,提高牦牛生产效率,保障牦牛产业健康的发展。一是推广冷季全舍饲暖棚养殖技术,研究表明牦牛在冷季采用塑膜暖棚全舍饲养殖,越冬保膘效果十分明显,是降低饲料成本、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二是推广“错峰出栏”“集中围栏”“异地育肥”等育肥模式,充分利用低海拔地区饲草料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建立牧区供给优质架子牛源,农牧交错地带或农区进行集约化、规模化育肥的生产模式。

猜你喜欢
饲草料草场牧区
祁连草场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新草场有多远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