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理念

2020-03-08 10:19周赵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商业街管廊步行

周赵玉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0300)

1 工程概况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一期(灵山岛尖)公共部分地下空间位于灵山岛尖规划的沙嘴东路下方,主要沿沙嘴东路呈东西走向,用地面积约4×104m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沙嘴东路沿线地下商业街、垂直交通空间、下沉广场或交通核以及地下公共通道的建筑、结构、基坑围护、空调通风、电气(强弱电)、建筑给排水等。项目总开发面积约39832m2,其中,公共通道及疏散楼梯间面积20445m2,设备用房面积4328m2,商业面积10050m2,垂直交通空间(下沉广场)面积5009m2。

2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理念

2.1 设计原则与理念

2.1.1 总体原则

灵山岛尖地下商业开发包括:公共道路下的地下商业街开发与地块下部的商业组团开发。其中,地块内地下商业开发原则上不增加地块商业开发总量,仅为结合轨道交通开发、公共地下商业街开发,将原规划中所设定的商业空间部分转移至地下空间,使人流可以更好地通过地下网络辗转于轨道站点与地块之间,避免不必要的竖向流动,增加地区的TOD 特性,提高地块的商业价值。另外,在原有规划商业规模的基础上,增加3×104~4×104m2公共道路下的地下商业规模,加强通过轨道交通通勤人流空间的安全性、趣味性和功能需求。

2.1.2 规划理念

创造宜人步行环境,联系室外空间、优化室内空间、构建高效系统;整合利用空间资源,加强横向联系、减少竖向深度、高效利用空间;多级层次控制引导,建设公共空间、引导私有空间、控制空间联系。

2.2 创造宜人步行环境

2.2.1 慢行环境塑造方式

依据城市发展经验,城市的品质与其慢行环境的塑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良好的步行系统将会为城市生活提供更为舒适的空间条件、为人与自然提供更为和谐的关联手段,同时,慢行方式的倡导也为低碳化、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

结合道路尺度较大、级别较高的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按照人流流线方向,建设地下商业街,满足人流通勤需求的同时,化解地面人车干扰问题,创造别样休闲游憩空间。

2.2.2 步行体系布局原则

1)慢行系统与道路及环境的结合原则

按照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规划按照以下原则构建慢行系统:

(1)具有滨水条件的,适宜构建地面的生态慢行空间;

(2)路幅较小,等级较低,且道路两侧具备一定商业功能的道路,可结合两侧建筑形成骑楼慢行空间【1】;

(3)路幅较大,等级较高,且符合人流主流向的城市道路下适宜建设地下商业街,构建舒适的空间尺度,增加步行的安全性。

2)慢行系统与地铁站点的结合原则

依据分析研究,地铁站集散人流主要集中在半径500m 辐射范围内,凤凰大道以东地区地铁站点覆盖情况较好。道路宽度为40m,且缺乏较好的滨水条件,可设置地下商业街,满足集散需求。

人流方向与滨水岸线符合的,适宜构建地面步行空间。

3)慢行系统与商务区人流集散的结合原则

起步区凤凰大道以东,以商务为主要功能,规划其慢行体系围绕联系轨道交通站点的地下街,结合地区中滨水空间及人性化街道,构建地面和地下结合的慢行体系。

4)慢行系统与住宅区人流集散的结合原则

为创造“钻石水乡”的风貌特点,符合水乡特质,构建结合地面道路两侧绿地和水域的地面慢行系统。依据以上原则,灵山岛的沙嘴东路道路等级较高、路幅较宽,且与地铁相结合,符合商务区人流的流向,具有开发地下慢行系统的必要性,因此,规划在沙嘴东路局部建立地下步行系统,满足安全、生态、便捷慢行的需求。

2.2.3 地下步行空间组织

地下空间力求通过找寻传统街道空间与现代街道空间的共同特征,融合各自特点,在符合现代快速高效城市生活的空间尺度之下,利用地下空间建立一个具有传统岭南骑楼空间优点的综合空间模式。该模式利用地面空间,满足车行交通的快速通达,利用地下空间形成联系便捷、安全舒适,且不受气候影响的地下步行系统,将现代的高效与传统的低碳宜人相结合,创造一种新的符合现代城市生活的地下骑楼。

2.2.4 地下步行系统

以灵山地铁站为原点,建立结合站点向东延伸的主干地下步行道路,并衔接南北两侧商业商务地块。

2.2.5 地下商业街业态引导

地下商业街内业态设置应结合地下商业街以通勤为主要功能进行配置。

1)地下商业街,通道两侧以通过性、快速消费型业态为主,主要设置便利店、轻餐饮、快时尚类型店铺。结合地块下沉广场周边可规划各种餐饮业态。

2)局部区域可结合两侧地块性质,设置部分体验式消费、运动健身等空间,满足企业白领业余生活需求。

2.2.6 地下空间下沉广场

设置下沉广场可以大概率为地下空间解决采光、通风、消防等固有缺点,最大限度地将地上自然因素引入地下室,缓解人们进入地下室时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能产生出共享趣味空间,是改善地下空间环境最有效果的方法。

规划结合地下空间周边地块设置若干处下沉广场,建立起地下街与上方空间的出入联系,引导人们自由便捷地进入或离开地下空间,增强地下街与上方空间的视觉关联效果。

2.2.7 地下空间竖向分析

沙嘴东路道路红线宽度均为40m,道路下设有综合管廊及其他基础设施管线,为保障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以及空间品质,规划分别采用2 种方式:

方式一:将地下出入口与地块建设相结合,确保道路空间不受出入口影响。

方式二:在无法使地下出入口与地块相结合的情况下,压缩道路空间,使地下出入口设置在道路红线内侧。

依据设计方案,灵山岛内综合管廊路由在沙嘴东路(大福路—屯田路)局部与地下空间重叠。

1)利用道路中分带下部空间建设综合管廊,通过断面调整,并结合地下空间合建,尽量减少所占竖向空间。

2)调整不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区域,将其规划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下,让出空间,设置自然采光空间,提炼骑楼内涵,创造地下灰空间,提升地下空间品质。

3)设置垂直交通空间及风井以及地面设备设置,可将其布设于在防护绿带内,或人行道一侧。

2.3 综合管廊总平面方案

2.3.1 综合管廊布置原则

根据《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区内综合管廊按照以下原则布局:

1)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是综合管廊规划的基础和依据,综合管廊管道仓及电力仓内的线路规划应符合城市各种管线布局的基本要求。

2)综合管廊作为各种电缆、电信、给排水、通风、消防等管线的载体,在规划布局时,应综合考虑,充分布置各类管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2】。应全面考虑南沙区灵山岛尖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结合所在地区的发展不断优化并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资源。

3)综合管廊的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地下铁路、城市居住区、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燃气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相协调。

4)综合管廊管线的规划应以城市管线综合规划为基础,结合路网规划建设,在充分调查、了解、研究、掌握所服务城镇、片区、小区的实际需求的前提下,科学预测发展趋势,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因此,综合管廊应结合电缆布局,在沙嘴路路下进行布设,与灵山岛地下商业街有部分重合,可结合建设。

2.3.2 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的关系

综合管廊路由在沙嘴东路(大福路—屯田路)局部与地下空间重叠。

1)为提高人行进出地下空间的舒适度,减少地下空间埋深,可通过增加电缆支架长度,进一步减少10kV 和通信电缆排数,从而达到压缩共同沟净高的目的。

2)各类市政管线由综合管廊上部引出,以排管形式横向过路,引入路边接线井。

3)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合建段所需空间最小按2400mm考虑(顶板或底板与地下空间合建)。

3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灵山岛尖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约3.98×104m2,投资造价按1.2×104~1.5×104元/m2匡算,则起步区公共地下空间建安费约为4.77×108~5.97×108元。

同时,规划保留未来屯田路建设开发的可能性,允许依据未来建设情况,在道路下拓展地下步行网络。

地下空间结合轨道交通以及综合管廊综合开发较之三者分别进行开发,有利于减少维护以及地下空间主体费用,同时减少对路面的破坏,避免分期施工对地面景观以及交通组织造成的影响。

4 结语

灵山岛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结合轨道交通布局,从步行、公共服务地下化、车行系统地下化以及市政设施系统地下化等需求出发,围绕灵山岛尖的核心开发区域,构建了以地下商业步行街为轴线的地下空间网络。目前,灵山岛尖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已建设完成,希望能为以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商业街管廊步行
魔方小区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步行回家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李晶晶作品
团队介绍
商业街在智能技术影响下的运营模式与发展
关于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讨以兰州中川小镇项目为例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从步行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