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查小明 张丽 本刊记者 薛晨
定远县是滁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千年古县、革命老区,也是滁州市惟一的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远县于2019年退出贫困县序列。如今,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一步衔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记者了解到,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在该县的各级人大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坚决响应号召,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监督支持作用,以实际行动奏响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时代乐章,谱写了人大代表扶贫群英谱。
对于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定远县蒋集镇谢集村村民谢友胜来说,今年可以放手养鸡了,养鸡成为他家重要收入。“谢友胜的儿子今年7 岁,智障,成为家庭贫困的根源之一。之前他也养鸡,但都被儿子拿棍子打死了。”同住谢集村的省人大代表谢发清对谢友胜的家庭情况很了解。如何帮助他家脱贫?谢发清今年通过多方打听后,帮助将谢友胜的儿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又为谢友胜提供平价鸡苗、上门教他养殖技术,谢友胜的养鸡一事稳定下来。
谢发清从事种植养殖已有几十年,经验丰富,“作为人大代表,技术脱贫是我努力的方向,希望让农技铺就脱贫路。”谢发清说。
谢发清一方面在他的种植、养殖场聘请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民群众前来务工,在支付工资的同时还教授他们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每月定期上门培训、到现场讲解、接受电话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农民群众在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说培训人数,在镇里有两百多,在全县至少五六百人。”谢发清说,他还利用身兼县工商联执委、县工会副主席、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员的身份,充分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井岗村青年方玉争在我这儿学了两年养猪技术,去年我再请他前来务工时,他不来了,说他自己在家里养了十几头猪。养殖技术为他致富奔小康打开了门路。”
定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七里塘乡孙集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孟庆报(中)了解光伏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县人大代表、县葡萄产业协会会长熊成胜牵头成立的定远县胜华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次获奖,在全县小有名气。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上他毫不保留、不计报酬。在今年4 月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访哭诉称其4 个大棚葡萄全完了。他二话没说开车50公里来到界牌镇泗洲庙村一个农户家,查明原因,原来是农户为了省事,把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加一起喷洒,因浓度超标,导致叶面严重灼伤,满园葡萄岌岌可危。熊成胜当即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挽回了损失。
像这样例子有很多,熊成胜跑遍全县20 多个乡镇, 走访调研大小果园153 个,为广大果农在生产管理中提出合理化建议100 多条。他还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为广大果农及时发布种植管理、农用物资、销售渠道等市场信息,积极推广设施栽培、新技术应用、绿色种植、种养结合等新模式。通过他的努力,全县葡萄产业知名度逐年提高,为广大果农增产增收、产业脱贫起到积极作用。
在熊成胜的鼓励下,全镇有3 户贫困户种起了葡萄,20多名贫困户进合作社务工。贫困户蒋学银从熊成胜这儿学到葡萄种植技术后,回家自己种植了十几亩葡萄。“熊成胜还教我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增收,我也试着通过手机等发布信息,开展采摘、网上订货业务。”蒋学银高兴地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定远县是农业大县,针对农民群众普遍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问题,该县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开展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萌萌通过在大学生创业园实地培训、组织培训班等方式,给农民群众讲解草莓、水蜜桃、马铃薯等种植方法;市人大代表、连江镇大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李加山也在合作社内为群众实地讲解果蔬、鱼虾的种植养殖技术;市人大代表、安康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池河镇养猪协会会长田广友则为养殖户进行“定远黑猪”养殖技术培训。
“学会了现代农业技术,农民群众才能真正从土地里种出脱贫花、养出致富果。”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如是说。
2017 年6 月9 日,定远县桑涧镇黎安村迎来了一件喜事,该村首座120 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成为黎安村的主导产业之一,一笔稳定的收入充实到村民的“钱袋子”。村民黎兆凯是光伏扶贫的受益者,他说:“自享受到光伏扶贫政策以来,每年都有3000 多元的收益,如今我已经脱贫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感谢范祥斌代表,在他的帮扶下,我家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现在每年收入能有1万多元!”家住蒋集镇蒋集村后杨村民组的杨家华如是说。
在贫困户享受电力脱贫的过程中,滁州市人大代表、定远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范祥斌付出了巨大努力。“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供电服务能力,筑牢电力基础设施,是助力脱贫攻坚、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前提。”范祥斌说。贫困村电网改造、保障光伏扶贫项目顺利推进、为定点帮扶村扶贫车间和大棚蔬菜提供优质高效供电服务并非易事,在实施过程中要付出较大投资、出台详细管理制度,对此,范祥斌带领公司精准识别、精准投资、精准开展电力扶贫工作。范祥斌表示,下一步,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改善需要提高供电能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供电服务。
“我要到最远的村里去!”2017年,当定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庆报被安排担任贫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时,主动提出要求。随后,他被任命为县域西边边缘、紧贴长丰县的七里塘乡孙集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记者随同孟庆报从县城来到孙集村时,车辆在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走在村里,遇到的村民都和孟庆报打招呼。“我走遍村里的角角落落、沟沟坎坎,几乎所有村民都认识我。”对此,孟庆报颇为自豪。步入火龙果基地,里面郁郁葱葱,孟庆报介绍说,这里是村集体经济项目和收入的重要来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17年不到5万元,到目前超过50万元,全村特色产业由零基础到目前发展为4个特色产业。”
孙集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和集体经济发展得益于孟庆报帮助该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村推进。该村原系深度贫困村,“以前村里只有一条石子路,到这里来,坐三轮车的话,屁股都颠得疼。现在好了,柏油路增加到16 条28 公里。”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邓纪跃说。3 年多来,孟庆报长期住在村里,通过抓党建促进脱贫攻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标升级,村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大为改善,除了修路外,还包括:清淤塘坝17 口,新建拦河坝1 座和泵站串塘1 座,实施农电改造5 处,投资2000 多万元进行美丽乡村中心村规划建设,2019年实现电力改造全覆盖,保障村民喝上安全水,等等。孟庆报帮助该村开展脱贫攻坚“春夏秋冬攻势”,常抓不懈,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5 户768人全部脱贫。
定远县西卅店镇人大代表、高潮村计生专干杨兴群(中)来到薛荣(左)的家庭农场了解情况。
“我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妇女,能当‘网红’?”定远县蒋集镇大庙村贫困户、40多岁的村民韩朝霞是被突遭的家庭变故差一点压垮的农村大姐,曾有轻生的念头。当市人大代表、安徽网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星帮扶她,给她确定为“网红”的帮扶措施时,她惊讶得合不拢嘴。郭星对她开展“一对一”培训,并带她去外地学习,但是,韩朝霞仍有好几次想要退却。
“这是一只带着扶贫任务的鸡,它因扶贫而生,终将红烧自己,味美他人!”这是郭星经认真研究,结合大庙村养殖土鸡较多的情况,给韩朝霞设计的“大庙扶贫鸡”广告词,韩朝霞的电商脱贫故事从此开始。韩朝霞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实现土鸡销售额2 万多元。2019 年9 月,她的月收入首次突破了1 万元。土鸡单个产品并不能满足电商的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韩朝霞的电商事业长久发展,郭星又帮她发展饼折产业。饼折是蒋集镇百年传承手艺,享有盛誉。韩朝霞成立了加工合作社,村里利用扶贫资金为其建起了饼折加工车间,郭星又通过电商迅速打开销路,半年时间实现销售额27.8 万元。在郭星的帮扶下,不仅韩朝霞被评为滁州市脱贫“十佳贫困户”,大庙村也已经成为省级电商示范村、真正的电商脱贫村。
定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脱贫攻坚情况,县人大代表、连江镇人大主席李传伦(右二) 参加视察。滁州市人大代表李加山(中)介绍农业生产情况。
郭星通过电商扶贫的故事还有很多,安徽网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萝小萌”平台在今年的安徽消费扶贫行动中,被安徽省总工会确定为三家扶贫产品线上平台之一,直接帮助贫困户720 多人。“电商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带动脱贫攻坚工作,而且在融合实体经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郭星如是说。
“黄瓜在中秋节前卖光了,现在杭椒正是旺季。”在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村民薛荣的杭椒大棚里,一片兴旺景象。薛荣向记者介绍说,“我每天早上两点起床,把蔬菜装上车,送到县城菜市场以及订货的饭店。这种情况已经一两个月了。”今年44 岁的薛荣虽然劳作辛苦,却备感幸福。她致贫原因为丈夫意外去世,家中留下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嗷嗷待哺,全家陷入困境,她也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镇人大代表、高潮村计生专干杨兴群对薛荣的情况高度重视,经向村里、镇里汇报并认真研究,为她制定了兴办家庭农场的帮扶计划。此后,一系列帮扶工作迅速开展:帮其找项目、流转土地、修路、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杨兴群还积极帮助薛荣学习农业生产技术。
“我以前种植面积是10 亩,现在是110亩,种植草莓、西瓜、杭椒等品种。每年纯收入超过20 万元,2017 年脱贫。”薛荣高兴地说,她如今致富不忘乡亲,请贫困户帮忙做农事,给他们发工资。薛荣憧憬着,下一步在农产品品种选择上再“精”一点,在增收渠道上再“宽”一点,如开展采摘、开办“农家乐”等。
“薛荣的家庭农场是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个别贫困人员脱贫,而且带动村、镇乃至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杨兴群说。
定远县的各级人大代表在帮扶贫困户时,尤其注重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县人大代表、连江镇人大主席李传伦便是如此,“有一技之长且有劳动力的,可以外出务工;在家的劳动力则要发展产业。”他帮扶的5 户贫困户有4 户6人外出务工,5 户均在家发展了不同形式的产业,有发展种植业的,也有从事养殖业的,这5户贫困户2019年的人均年收入都达到5000元以上,生活有了很大改观,全部顺利脱贫。贫困户严有好因二儿子患重病,夫妻俩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无法保证。李传伦帮其办理了小额扶贫贷款,让他开起了家庭装修材料经销店,年增加收入1 万多元。2017 年开始,严有好每年又种植6 亩西瓜和花生,增加收入5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