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丹
摘 要:语文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的较为紧密,并且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认识世界的大部分来源是通过从语文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因此也更需要教师能给予与语文足够的重视,激励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同时也因为语文是學生母语的原因,很多学生忽视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觉得无所谓,而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认知,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语文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小组学习;小学语文;学习氛围;有效互动;协作能力
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通过小组教学,首先它能帮助教师,尽可能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其次,能够真正的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而这种互动相较于以往传统模式下的单方面教学,来的更为有效。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组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无论是哪一门科目的课堂,最忌讳的就是学习氛围淡薄,教师教课没有激情,学生昏昏欲睡,这样学习效率难免低下,获得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好。而通过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措施,能够真正的带动学生进入到这个环节中来,使他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就不知不觉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也能够真正的吸收到有用的信息。首先这就尽可能地营造了一个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而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以一种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在环境渲染的同时,也能真正的约束自己。
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这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思想意志的培养,能够起到一个积极的影响作用,这时我会通过小组教学,使学生们自己来进行文章的表演。组织他们自己分配一些角色,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将文章内容表现出来。这能够很好的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排练具体政界的过程中,也能够使他们对于具体文章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并且当真正进行演练时,学生的兴趣将会更加浓厚,这时有利于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以往教师单方面的在课堂上进行独角戏,往往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厌烦,长此以往,学生们只会越来越厌恶语文学习,起不到积累的效果,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通过小组互动则能够尽可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观点毫无压力地表达出来,而这时在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过程中,他们也会吸收到不同的意见,而这种由集体共同讨论之后形成的观点或者疑问,对于教师而言,会更加有针对性,也利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小组给出不同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更有效率的。
例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针对这类古诗的学习,我会与学生进行一个身份的对调,组织他们通过小组的学习,将他们认为的学习重点加以整理,并且派出代表进行讲解。首先,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对于文本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因为如果自己不能有一个深刻的认知,那么就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其次,我会针对学生们的讲课情况给出相应意见,并且进行提问,而这种互动方式是建立在学生拥有一个熟练的预习基础上的,这种沟通相较于以往的课堂提问来得更加有效。
三、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同时还要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考高分,而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做人的品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通过小组教学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与小组成员不断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并且在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能够教会他们如何分工合作,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成果。而这些能力或者思维意识,都是学生一个人单打独斗所锻炼不到的。但是通过小组教学,学生则能够在一个合理的团体中,尽可能的培养自己各方面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能使整个班集体更加的团结,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授《盘古开天地》时。对于这堂课,同样我会鼓励学生以及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讲解,或者通过教课的方式进行呈现。总之还是要使学生能够与小组同学共同进行讨论,并且归纳出学习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着如何进行分工合作,针对个人特色进行不同的交流,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体协作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获得一个更加团结的班集体。
总之,对于小学现在的语文教学来说,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同时结合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它能尽可能的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来,这样能够真正的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其次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艳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2] 九木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