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蓉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及提高职业素质,介绍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其次探讨了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最后提出培养高职装备制造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对于提高高职装备制造类学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装备制造类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即生产的质量、娴熟的技艺及严谨的职业道德的有效整合,是对从事装备制造类专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是对持装备制造技能者的理想要求。主要就体现在其职业的操守,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钻研;每一个产品,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严格对待,追求极致和完美;每一道工序的设计和完善,都需要亲自上阵,使得自身技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对于新技术和新科技,也保持着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态度,执著追求,从而打造出其特有的品质,使其他品牌无法超越。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一,尊师重教精神。无论是传统的手工作坊,还是现代的制造类企业,都对员工有着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首先是学徒要具备相关的才智和领悟力,以及刻苦的学习精神,其次是师傅的教授,学徒尊重师傅,尊重技艺,这是促使学徒成就技艺的关键性因素。第二,精细精神。衡量一个人的工匠精神不仅仅考慮技艺制作是否标准,更重要的是制造能力,批量的重复生产、模仿生产并不等于制造,制造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凭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结合近乎严苛的标准进行产品的制造,这就要求相关制造人员具备技艺与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外,还需具备耐心、细心等较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制作出较好的作品。第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还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在传统的手工中,从业人员若要树立威信,只具备高超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差的技艺可能只是导致产品不够完美,而职业道德的缺失则会影响整体工艺的质量。第四,创新思维能力。具备精湛的能力与技艺是衡量一位装备制造类专业从业者的先决条件,也是对从业人员创造灵感的体现,但是,具备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才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第五,设计操作能力。装备制造类从业者除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才是工匠精神的根本落脚点。从理论知识到动手操作,实际上是将隐性功能转换为显性功能,这就要求装备制造类的从业者依据自身操作技术水平,进行反复的实践,进而才能够成为合格的装备制造类从业人员。
二、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中国制造转型的战略需要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更是建立、健全现代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的重要途径,而高职院校是拓宽对装备制造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型人才职业技术、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工作岗位内容比较单一等问题,只有树立新型的人才观,革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技能型人才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才能促使人才强国的战略得以贯彻落实。
(二)革新高职院校致力于对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但是,在高职院校实际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但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强调装备制造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增强高职院校的就业竞争实力。
(三)随着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尤为重要,实现校企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工匠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着尊师重道精神、制造精神、职业道德等诸多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通过企业对学生的置入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以及创新型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改善学生的职业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符合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培养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优化策略
(一)弘扬和建设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院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下工夫,努力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将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匠人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化锻造。
(二)就业创新教育将匠人精神纳入其中。高职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培养创新和服务性人才,使其能够创新发展工艺技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和思想基础。因此,在进行职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匠人精神为基本的思想内核,为学生设计生涯规划,培养其创业意识和服务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就业和创业的意识和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体现工匠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特点等客观因素,在保证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适当地对其进行技术和个性化培养,使其能够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和水准。
(四)实施现代学徒制,体现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由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以及行业的专家组成,使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水平能够得到质的飞跃。
(五)校企合作塑造工匠精神。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各有不同,但工匠精神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参观真正的岗位,与企业进行合作,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就实现学和工的交替作业。
参考文献
[1] 张玉英,韩瑞功.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11):19-20.
[2] 鹿奎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5):69-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与路径研究——以装备制造类学生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K19-YB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