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妍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五个维度的培养内容,要从透彻分析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新课标、优化教学设计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化学能与电能;教学方法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以核心素养统领原来的三维目标,突显出教育由教书走向育人的发展趋势。高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阶段,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五个维度的培养内容。
化学必修二中有大量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册书中的探究实验,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不可能把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一一呈现,在本册书的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两方面的核心素养。下面以《化学能与电能》一节课为例,谈一谈我在化学必修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点滴认识。
一、做好课前准备,培养核心素养
1.透彻分析教材
化学必修二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阶段的必修教材,《化学能与电能》是这本书第二章第二节课的内容,共分为两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高中化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还涉及到电化学中的基础和核心内容,这也是新课标要求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和高考的重点,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内容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必修1中《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必修2中《化学能与热能》之后,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课程的完整性和教材编排体系的层次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前面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化学能与热能等相关内容的巩固与提升,又是为高中阶段文科生学习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以及理科生学习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电解原理”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本节课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学习电化学的开始;2.本节课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科学的发展;3.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教育理念。
2.全面了解学生
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在必修一的第二章中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了解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原电池中正负极的电子转移问题。在必修一第一章中学生还学习了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因此,完成电化学的有关氧化还原的相关计算应该比较容易。由于之前学生没有学习过电化学,对生活中的电池也了解很少,所以,在理解原电池的原理时肯定有一定的难度。
3.准确把握新课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册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概念;2.掌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3.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两方面的核心素养:1.通过对绿色公交车、绿色车牌的环保型汽车、火力发电、生活中常用电池的关注,让学生树立节约能源、保護环境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基于教材中涉及的各项核心内容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难点确定为“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为了解决以上重点以及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发现,我共设计了六组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探究原电池的概念、形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科学的能力,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2.多媒体辅助法。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动画模拟正负两极电子运动方向等方式,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抽象的事物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难点。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黑河街道上出现的绿色公交车和绿色车牌环保汽车导入新课,通过分析火力发电的利弊,提出问题:到底能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如果能,怎样实现这个转变?在此基础上引出原电池的概念。这种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具体内容,以便直接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维的盲目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现行教材中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工作原理”内容介绍得比较少,加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够强,如果教师不设置问题,只让学生单纯地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先将学生分成小组,共设计六个对比探究实验,学生边观察实验现象边记录,列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内交流讨论实验结果,进而总结归纳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演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交流展示,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3.实践活动——尝试新知
让学生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用柠檬、苹果等水果制作一个水果电池。之后,给学生出一道趣味性的生活应用题,即“帮助格林太太解决烦恼”,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兴趣。
4.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样既是对本节知识内容的回顾,还能检测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5.当堂检测——运用新知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几道简单题以及中等难度的题。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反馈提升——深化新知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继续探讨几种特殊的原电池,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原电池的兴趣,并为下节课探究《化学电源》奠定基础。
7.布置作业——优化新知
布置课后作业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两点反思
1.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应结合教学内容。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学习实际,优化教学设计,深入挖掘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等内容中所包含的有关素养教育的内容,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2.化学教学与培养核心素养要融为一体,不能割裂。如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应突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透过化学实验现象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在化学教学中,将化学教学与培养核心素养融为一体。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深入研读和分析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业虹.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化学教学,2016,(8).
[2] 杜文靖,芳芳,许良.新课程理念下的原电池教学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