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公选课《陶瓷工艺学》探究*

2020-03-07 22:27花开慧詹棋宇陈冬纯陈颖敏张泽钦
广州化工 2020年15期
关键词:陶瓷工艺陶瓷知识点

花开慧,詹棋宇,2,陈冬纯,2,陈颖敏,2,余 懿,2,张泽钦,2

(1 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陶瓷,中华民族在世界科学技术上的重要发明之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塑造也大都通过陶瓷制品呈现出来,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陶瓷本身又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物经成形、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美学、艺术鉴赏、日用材料、机械、化工、建筑、环保、催化等领域。在高校开设陶瓷类公选课,通过挖掘陶瓷材料的历史、特点、制备工艺及新型陶瓷的制备、研究及应用现状,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形成良好艺术鉴赏能力,掌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1]。

传统的该课程以教师上课教导为主,向学生介绍我国陶瓷发展史、陶瓷鉴赏价值、日用陶瓷传统制备及工业制备工艺、特点及区别、工艺原理等,导致学生课前基本不用动脑,上课期间,开阔视野,形成知识架构、理论体系,但该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培养。

当今,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新一届学子对互联网的应用兴趣盎然,将“互联网+教育”的“混合教育模式”应用于教育范畴逐渐兴起[2-3],给笔者提供了新思路。笔者尝试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陶瓷工艺学》公选课,探究其应用效果,学生反馈积极,学习效果较好。

1 公选课教学现状

公选课是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体系架构及人才素质培养。高校开设公选课的目的,不仅是拓展学生知识面,而且是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掌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知识、方法,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体系的交叉渗透、知识融合[4-5]。但是,由于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对公选课认识不足等原因,公选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6]。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模式固化

1.1.1 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对公选课教学照本宣科,授课完全根据课本内容和顺序进行知识点讲解,无重点;授课内容枯燥、抽象,既不做知识点延伸、解读,也不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体会不到所学内容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听课散漫,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

1.1.2 大课堂教学,硬件资源有限

公选课多采用大课堂形式授课,笔者所任教高校公选课学生人数控制在80人以下,情况稍好,个别高校有每班级100~200名学生的情况[4]。在空间较大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后排同学很难看清教学课件及老师板书,课堂互动效率低、效果差,学生吸收有限;另外,上课人数多,也限制了上课形式,不能进行实训操作,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理论,学习效果不理想。

1.2 学生对公选课认识不足

学生选课时只能看到课程名称、简介、学分等基本信息,无法知晓所选课程授课内容及老师授课风格,只能根据课程名称盲目选课;一旦正式上课时发现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与自己主观理解有偏差,就会导致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差,上课度日如年。如笔者所开设的《陶瓷工艺学》班级,学生上课先问,“老师,我们可以上课期间每人分到一块泥巴,各自烧制一枚陶器么?”当得到“上课时间、空间、资源有限,不能课上全体实操,只能有限观摩,课下可到老师实验室操作”答复时,学生失落。

1.3 公选课考核形式单一,无法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效果

部分学生认为开设公选课只是为让自己对课程内容有简单初步了解,课程考核通过,得到学分即可;且其考核不像专业课那般严格,大多数公选课的考核只是期末交论文,老师批改不严,基本都能通过。以上因素,导致学生上课,缺勤率较高。虽然后续大部分老师将考勤纳入公选课考核内容之一,该方式虽然能够把学生牵进课堂,但是,学生也“身在曹营心在汉”,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做必修课课程作业、低头玩手机、打游戏、逃课等现象。同时,部分学生认为即使考核不合格,对后续学业也无影响,因此认为公选课可听可不听,学习态度懒散,课堂互动氛围淡薄。

以上分析可知,要想让学生充分重视公选课,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其公选课课堂上的积极性,应当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各环节充分着手,尤其是内容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考核的重视性。

2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陶瓷工艺学》中的“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面授教学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

所谓的“线上”教学,就是教师通过网络将教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梳理、普及,使学生实现对经典陶瓷文化品读、经典陶瓷发掘及赏析,陶瓷制备工艺学习及初步讨论,掌握陶瓷文化知识点;同时,提供了适当水平和数量知识点汇总、参考文献及视频供学生阅读,并将课外阅读量纳入考核要求。

所谓的“线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面对面教学,但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基于“线上”的学习成果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进行充分的课堂交流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该过程强调课内外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加强了对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要求。

2.2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将“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公选课《陶瓷工艺学》,实施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梳理课程定位、调整授课内容、改革教学过程及考核。

2.2.1 梳理课程定位

公选课《陶瓷工艺学》是一门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着力于学生精神成长、素质提升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课程。该课程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则,为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着力于学生精神成长、素质提升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形成良好艺术鉴赏能力,掌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升科学、人文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2.2.2 调整讲授内容

笔者所任教高校为广东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示范校,因此,《陶瓷工艺学》选课学生以工科学生为主,兼具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学生。传统的、经典的《陶瓷工艺学》通常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7],若直接用于公选课,给学生深入介绍原料、粉体的制备与合成、坯体和釉料的配料计算、陶瓷烧结、修饰等内容,并进行专业性解读,则对文科、管理学或跨专业工科生来讲,太过深刻和抽象,学生深觉晦涩难懂、兴趣不大,因此,需要从学生专业背景出发,讲授文理科学生普遍能接受、感兴趣、用得着的内容。

笔者结合学生兴趣及专业背景,将授课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有效整合、删减,讲述更接近学生日常生活、文理科学生都能普遍接受,且能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学科交叉、融会贯通能力的内容。如删减部分陶瓷坯料配比及计算、化学反应、烧结机理章节,增加中国陶瓷发展史、岩石种类及分选、功能陶瓷、建筑陶瓷、医用陶瓷、电瓷等。增加的中国陶瓷发展史,充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了解、发展及继承方面的动力;增加的岩石、功能陶瓷、建筑陶瓷、医用陶瓷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不再单纯将其视为材料,而是可以与机械、电智、化能、文传等学科相融合的有机载体及文化传承、技术提升的媒介;增加陶瓷装饰、装潢章节,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设计陶瓷,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同时,结合国内外日用陶瓷及建筑陶瓷发展趋势,介绍陶瓷发展史及符合我国日用陶瓷及建材工业实际情况与具体特点的内容,特别是中外陶瓷发展、种类、特色、艺术鉴赏、发展过程、工艺制备、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达到理论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尤其在实用性方面,介绍了很多国内外陶瓷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工艺过程、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等方面,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3 改革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改革

①线上知识点和线下知识点的梳理。确定哪些知识点需要在线上教学,哪些知识点需要线下教学;

②采用“实践”-“反思”-“教学模式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的方式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线上,老师会在移动软件平台上展示丰富的知识点及课程资源,如陶瓷原料分选、坯料采集、手工工艺制备陶瓷、陶瓷企业生产,家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如何筛选,装修、色泽选配等视频或文献资料链接,供学生课下学习,下次课堂上汇报,或以作业形式上交。如此,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2)教学方式改革

①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强调由课内外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变革讲授法的师生信息单向传递交流方式,转变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线下交流、线上交流的多向交流方式;

②课程提供适当水平和数量的参考文献、视频供学生学习,并将课外阅读量纳入考核要求;

③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要求,课堂增加学生讨论环节的比重,高效讨论;

④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引入简单的真人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分组抽选演示;

⑤增设团队任务,集体完成,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课堂氛围改革

教师授课过程中,运用课堂提问、头脑风暴、主题讨论、投票、问卷、随堂测试等方式,设置抢答,对主动参与者给予课堂积分奖励,按照积分情况设置学生可见的课堂表现排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结合软件投屏功能,可以将学生答题界面实时共享在投影屏幕上。学生们可以随时关注答题动态和进程,及时了解投票结果,增加亲身参与感,活跃课堂氛围。

2.2.4 改革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注重平时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表现。考核方式形式多样,包括线上考核、线下考核。线上考核,通过对学生提供适当水平和数量的参考文献、视频供学生阅读和赏析,并将课外阅读量纳入考核要求;线下考核,强调课内外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具体分配为:

(1)考勤情况,占10%;

(2)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情况,占40%;

(3)完成作业情况,占50%。

其中,对作业的设置要求是,专注于对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学会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和考核。

3 “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及反馈

在《陶瓷工艺学》公选课中尝试性地引入“混合教学模式”,广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不仅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陶瓷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到陶瓷理论知识、制备工艺及其在现实生活、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科交叉、融合及汲取历史信息、传承民族文化和意志的能力。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该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及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直观感受到美的形式;对历代经典陶瓷器物的解读,可以使学生逐渐体会到美的形式、规律和法则,不断提升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2)该模式强调学生对陶瓷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艺术史和技术发展史的学习,要求学生线上积极学习有关知识,主动搜索相关资源,上课汇报、交流学习心得,不仅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历史上创作出来的众多精美陶瓷艺术品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辉煌地位,增强了爱国主义及民族自信心,从而为提升个人奋斗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该模式强调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给大家分享陶瓷在现代产业(如艺术、材料、化工、环保、机械、电子传输、网络发展、智能化等)中的发展及作用,让学生开阔视野,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4)该模式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实践观察及书籍、文献资料等学习,学会对相应问题的归纳总结,提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体会到共享知识的快感,提高其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该模式注重平时考核,课堂增设的课堂提问、头脑风暴、主题讨论等方式,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调动了同学们的线上学习及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夯实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检索、归纳总结、综合理解、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等能力,对其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 结 语

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公选课《陶瓷工艺学》,通过梳理课程定位、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推动了公选课在学生对公选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该模式注重学生写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敦促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的能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集体讨论、融会贯通、交流分享等环节,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夯实、多样化,开阔了学生视野,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能力培养和全面考核,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继承传统文化涵养性情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陶瓷工艺陶瓷知识点
数字媒体运用于陶瓷工艺的研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Chinese Ceramics
铜系青蓝釉: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时代(一)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钵传瓷艺文化、创新陶瓷工艺、焠炼卓越品牌
陶瓷艺术作品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