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春,柳贤福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在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成方制剂中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和饮片目录项下,均记载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或白苞蒿Artemisia actiflora Wall. 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由于白苞蒿和奇蒿的生态习性与地理分布及当地的地质和气候变化所塑造的固有特性,且现代分布格局还受地质年代和地质变迁的影响,所以两者在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上既有明显的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两者的光谱特征对比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笔者就白苞蒿和奇蒿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白苞蒿和奇蒿同属于菊科蒿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actiflora Wall. ex DC),又名广东刘寄奴、鸭脚艾、白花蒿、明日叶等,为多年生草本,其全草入药,主产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多生于林下,灌木丛,以及山谷等湿润等地区。直立,无毛或被蛛丝状疏毛,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圆形或长卵形,一或二次羽状深裂,中裂片又常分3裂,裂片有深或浅齿状,顶部渐尖,叶柄基部有假托;上端叶小羽状深或全裂。头状花序极多,复穗状排列。总苞卵形,无梗,总苞片约4层,外缘宽膜质。瘦果长圆形。花果期8-11月,主要变种为细裂叶白苞蒿[1]。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是中药刘寄奴的基源植物之一[2]。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又名刘寄奴、南刘寄奴、六月霜等,“南刘寄奴”为奇蒿的中药商品名,主要产于江苏、福建、广西等省,生长于低海拔地区,其干燥带花全草入药。主根稍明显或不明显,上部叶与苞片叶小,无柄;中部叶卵形、长卵形;下部叶卵形、倒卵形,不分裂或先端有浅裂;头状花序长圆形或卵形,总苞片3~4层;花果期6-11月,密毛奇蒿为其主要变种[3]。基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的考证,奇蒿为刘寄奴传统意义正品[4]。
早期对白苞蒿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主要是研究其挥发油成分。通过GC - M S分析,挥发油中含24个主要化合物,占总量的79.56%,其中α-石竹烯、姜黄烯、β-金合欢烯、橙花叔醇、α-没药醇、Spathalenol、十六酸、亚油酸、油酸等为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5]。同在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64 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62%,其主要成分是以萜类为主,其中以左旋薰衣草醇和吉马烯D含量最多[6]。现阶段,研究人员借助多种色谱分析方法,对白苞蒿的乙醇提取物及该提取物的氯仿、石油醚等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得到多种化合物,主要含有倍半萜、木脂素、黄酮等成分[7-10]。柳贤福等[11]通过对白苞蒿化学成分的预试研究,也进一步推断白苞蒿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有机酸,黄酮类,酚类,内酯、香豆素类,甾体、三萜类,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陈曦等[12]从白苞蒿的地上部分也分离得到14种成分,其中包括8种木脂素及木脂素苷、2种酰胺、1种倍半萜、3种苯酚。以上均为白苞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临床科学依据。
有关奇蒿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报道较多,文献资料主要报导了木质素、黄酮、香豆素、二萜、倍半萜内酯等成分。1984年,肖永庆等[13]从产自杭州郊区的南刘寄奴乙醚提取部分中经硅胶柱层析首次分离得到两个香豆素,两个黄酮,一个三萜醇,一个二肽类化合物和一个倍半萜内酯。其中,奇蒿黄酮首次从天然物中分离,奇蒿内酯为一种新倍半内酯。在此基础上,肖永庆[14]继续对奇蒿的醇溶性部位进开展研究,分离得到软脂酸,反式邻羟基桂皮酸,及环己六醇单甲醚等化合物。1997年,洪永福[15]首次对奇蒿全草地上部分挥发油进行研究,表明奇蒿挥发油成分均以单萜、倍半萜及长链脂肪烃类成分为主且单萜类含量最多。近几年,温晶等[16]对奇蒿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用定量的奇蒿,通过95%乙醇、石油醚等多种溶剂的提取,得到15种化合物。其后,通过柱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 11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及 2个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17]。最新研究表明,从奇蒿的95%乙醇提取物中,通过综合应用多种分离方法以及各种波谱解析技术,共分离鉴定了45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9个,分离所得化合物主要为二萜和倍半萜成分,包括9个对映克罗烷型二萜,12个倍半萜内酯,和11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18]。以上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奇蒿中化学成分的认识,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柳贤福[19]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苞蒿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槲皮素提取效果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甲醇浓度>甲醇用量>提取时间,其中甲醇浓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最终确定提取方法为用20 mL的100%甲醇-盐酸(4:1)混合溶液回流提取2 h。色谱条件为色谱柱是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是甲醇-0.2%磷酸(45:55),检测波长是3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柳贤福[20]采用HPLC研究广西不同产地白苞蒿的指纹图谱,确定了含有12个色谱峰的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柳贤福[21]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刘寄奴中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异泽兰黄素5个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40:60);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提取方法为用100%甲醇溶液20 mL,回流提取1 h。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刘寄奴5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有研究表明,从白苞蒿植物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来54株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鉴定发现有5株对人骨髓白血病细胞系、人乳腺癌细胞系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有较高的抑制率,同时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22]。钱一鑫等[23]也从贵州白苞蒿内生真菌中,采用MTT法和DPPH法,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浓度白苞蒿提取液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甲醇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即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最强[24]。
奇蒿的药理作用大致与白苞蒿相似,主要表现为抗炎、抗菌、抗凝等,且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故临床应控制其使用时间及剂量。
3.2.1 抗炎作用
章丹丹[25]通过研究南刘寄奴总黄酮 (total flavones from Artemisia anomala,TFAS) 对雄性大鼠体内的影响。结果发现TFAS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NO的过度释放,减少氧化应激,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自身硝基化,同时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具一定的依赖内皮的舒张血管效应,对抑制血管炎症有一定作用。
3.2.2 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中药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菌种有抗菌活性[26]。在此结果上,陈俊[27]进一步验证了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的显著成分为芹菜素、异泽兰黄素、咖啡酸,其中异泽兰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
3.2.3 抗凝作用
通过对大鼠凝血系统研究发现[28],奇蒿水煎液能降低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电阻值,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从而显示奇蒿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的作用。
此外,另有研究表明,奇蒿还具有抗缺氧作用并对亚硝化反应有抑制作用[29-30]等等。
白苞蒿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临床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肝、肾疾病的治疗,也有用于血丝虫病的治疗[9],白苞蒿中还含有一种挥发油,对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有治疗效果[31]。奇蒿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临床体会有破气之功、解毒之效,常用来治疗急性肠梗阻以及在痈疽疔毒、红肿热痛方面效果显著[32]。在妇科方面与其他药材配伍应用可治疗不孕症、闭经、异位妊娠等[33-34]。外科中可治疗烧伤、跌打损伤、非外伤性外科疾病等[35]。在此外还可用于虫病橡皮肿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暑、泌系感染、前列腺毒等疾病的治疗,还开发了奇蒿的茶用颗粒剂。
奇蒿在我国资源丰富,且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扩大其替代品白苞蒿的临床药用价值,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多一种选择,而且目前全国使用的刘寄奴品种较多且混乱,可以正本清源,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有关白苞蒿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文献叙述较少,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其繁殖速度快且适应能力强。民间常用来治疗毒蛇咬伤、火烫伤、女性经期常见疾病以及降血压的食物佐料、糍粑等,具体的药用机理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此外,现代诸多药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效果证实奇蒿有“敛疮消肿、破瘀通经”之功效,而白苞蒿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可以从这个方向着手。另一方面,奇蒿饮料原浆对母体和胚胎均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不适宜用作食用量较大的饮料原料,白苞蒿目前还未有研究证明这一点,安全性更高。同时,在当今竞争激烈、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下,植物内生真菌能更好地产生次生代谢物,适应环境的发展,更有利于生存,白苞蒿植物体内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活性,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临床试验,重视白苞蒿内生真菌的研究,实现利用内生真菌代替其生产活性物质,提高白苞蒿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