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娉
(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江门529000)
分娩疼痛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临床症状,不断消耗产妇体力,降低其对分娩的耐受性,并可使其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其分娩进程。产妇分娩时,受分娩应激和恐惧情绪影响,其对疼痛更加敏感,易出现宫缩乏力、胎先露下降受阻、扩张宫口速度缓慢和产程延长等,消耗产妇较多体力,使其产后出血量增多,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血压上升及胎儿宫内窘迫等[1-2]。因此采用镇痛措施缓解分娩疼痛十分必要[3]。伴随医疗技术日益进步,人们在分娩质量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无痛分娩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其能显著缓解产妇的疼痛症状,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4]。因此,对于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加强相应护理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行无痛分娩产妇4 5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 273例。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27.25±2.38)岁;孕次1~3次,平均(1.65±0.42)次;体质量55~78 kg,平均(66.24±3.72)kg;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98例,初中636例,高中及以上1 239例。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7.30±2.35)岁;孕次1~3次,平均(1.68±0.40)次;体质量56~78 kg,平均(66.30±3.70)kg;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01例,初中634例,高中及以上1 2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与无痛分娩适应证相符且自愿行无痛分娩;单胎、足月、活产、头位妊娠;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高危妊娠者;有无痛分娩禁忌证者;瘢痕子宫者。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第1产程时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协助产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耐心、仔细询问产妇子宫收缩强度、持续时间、阴道有无流血及流水等,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处理;第2产程时做好无菌准备工作,对会阴进行保护,娩出胎儿后及时做好产妇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第3产程时严密监测产妇的出血量,观察是否出现阴道裂伤并及时缝合修补,未出现异常2 h后可送回病房。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①产前护理:于产前1个月开始对产妇开展专业指导,包括指导其维持外阴部清洁,每日早晚分别用温开水反复清洗外阴、下腹部及大腿内侧[5]。孕期监控婴儿体质量,尽量维持为3 000~3 250 g,孕妇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增加体质量。加强休息与身体锻炼,嘱孕妇进行适当劳动锻炼,增强其体力,增强子宫与腹肌的收缩力,预防早产出现,提升分娩时产力。临产前应注重饮食营养,产妇生产时其子宫及腹肌收缩运动需要足够的能量供给,分娩过程中会消耗较多体液,须确保摄入水分充足,如食用鸡蛋、禽肉、红薯、红糖、大米、白面、肉类与含糖量较多的水果等[6]。②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对分娩疼痛存在明显紧张及恐惧心理,心理状况不佳使其宫缩异常,增加难产概率。分娩前应对产妇开展心理护理以提升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帮助其树立面对疼痛的自信心。对无痛分娩存在疑虑的产妇,应告知其麻醉药物不会对胎儿带来不利影响,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确保整个分娩过程顺利开展。分娩前予以产妇心理开导能提升其心理耐受度,减少术中出现意外。③产中护理: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因用力过度且出汗过多,以及疼痛的影响,极易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予以产妇精神安慰及正确指导,缓解其紧张与恐惧心理。对生产时间过长的产妇需积极鼓励其进食和饮水,用毛巾给产妇擦拭汗液等。对第2产程进展不顺利的产妇,指导其进行分娩,根据不同的胎方位,选择对应的自由体位分娩。生产过程中适当播放轻快舒缓的音乐,并合理调节音量,以协助产妇放松精神,达到放松肌肉和易生产的目的。④产后护理:给予结束生产的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告知其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胎儿健康;产房中观察2 h后将产妇推回病房,产后4~6 h积极鼓励产妇自主排尿,并指导其对会阴部进行冲洗或擦拭。指导产妇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身体,做产后操等,增加饮水量,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1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包括第1、2、3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③新生儿情况: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分别在胎儿出生后1 min与5 min进行评分,其中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比较(min,x±s)
(2)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1 min和5 min时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x±s)
无痛分娩不仅能帮助产妇减轻分娩时的痛苦,还不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可提高分娩安全性,缩短产程时间,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7-8]。近年来无痛分娩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与其相配合的护理措施显得更加重要[9]。研究提出,在无痛分娩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措施,给产妇提供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疼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分娩[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 min和5 min时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陈志芳等[1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综合护理能缩短无痛分娩产妇产程,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评分。分析原因可能是综合护理通过产前护理、产中指导、产后护理、心理辅导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维持产妇情绪,对缩短产程、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音乐疗法及心理辅导等措施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加快产程进展,提高分娩的安全性[12]。产后告知产妇整个生产过程十分顺利,且新生儿健康,同时指导其控制情绪,可有效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13]。此外,无痛分娩产妇后可出现腰痛,分析原因可能是怀孕后内分泌系统出现较大变化;连接骨盆的韧带逐渐松弛,子宫逐渐增大,使得腰部支撑力不断增加,造成骶棘韧带松弛,引发腰痛。医务人员需指导产妇产后加强休息,维持饮食均衡和营养充足,消除孕妇及家属顾虑,在产妇精神状态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其适当下床活动。
总之,给予无痛分娩产妇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新生儿评分,对保障产妇和婴儿健康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