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秀
(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 511363)
书名:水产养殖专业英语
作者:王志平,吴逸群,胡庆玲
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85076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定价:65.00元
《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用性,受到许多高校的欢迎。《水产养殖专业英语》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该书分为6章,内容牵涉到水产养殖概述、基础水生生物学、养殖水环境、养殖遗传学与育种、营养与饲料及疾病防治等相关英语知识。不仅有理论知识,还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水产养殖专业牵涉到生物学、水域环境学、渔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
科技英语翻译主要指科技文献英语的翻译,在文字处理方面与其他种类的翻译方法不同。文学翻译注重形式、意境的结合,要求语言优美,科学英语翻译强调翻译语言要讲究专业性、客观性,要准确反映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科技英语翻译对译者的专业领域知识有更高的要求。
科技英语翻译要秉持“通顺、忠实”的基本原则,忠实就是要将原作内容完整表达出来,不随意漏删、歪曲、篡改,保持原作风格。通顺就是指译文要保持流畅、逻辑清晰,避免语言不通顺的情况。要想达到上述要求,译者要充分了解原文语言现象,牵涉到的科技事物,两者息息相关,应用科学的语言阐述原文思想。英语翻译的两个手段主要有意译、直译。直译就是要保留原文内容准确翻译。科技英语翻译主要应用直译的方法,可以将原文的语言风格有效保留下来。但因为英语与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不同,直译可能会存在局限性,这就需要意译。意译就是在原文与汉语表达手段有差异时,要按照句子的深层结构,应用汉语科学表达原文内容。翻译是重要的艺术,科技文献翻译要想达到以上标准,就要积极探讨方法技巧,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实施科学探索,实现翻译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科技文献英语长句在翻译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主要是因为长句是多层复杂句式,语法结构本身比较复杂;其次是牵涉到科技事物,一般是简单的概念进行多层修饰,这样才可以做到准确表述,各个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在梳理方面存在很大难度;最后,句子深层结构的语义关系、表层结构的表现形式不统一。这些因素增加了译者难度,所以强化科技英语长句翻译的理论研究工作,对翻译技巧进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在长句翻译过程中,要梳理原文的句法结构,对句子层次进行划分,了解各部分的意思,对其逻辑关系进行划分(因果、并列、时间顺序等),根据汉语的结构特点、表达手段,对原文意思实施科学翻译,不能只翻译原文的表层形式。
《水产养殖英语》逻辑比较严谨,体现科技语言的重要特点。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献数量不断增加,大部分是用英语记载的。对这些文献进行翻译,有利于促进我国水产学科的国际化发展,科技英语长句翻译主要有断句译法、换序译法、综合法等。英汉翻译主要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等,其表达顺序基本一致,具体翻译过程中要对句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不同文体、不同领域的翻译各有特点,不能不顾原文,一味追求“信、雅、达”。如新闻翻译追求简洁、准确、吸引眼球,文学翻译更强调完整、流畅、意境贴切。这种差异贯彻到翻译实践中,产生很多讲究,所以新闻才能译得像新闻,小说才能译得像小说。同样的道理,科技翻译也不能完全照搬普通翻译的做法,要想做好它,必须了解其自身特点。总的来说,科技翻译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科技文献通常用来讲道理,所以译者必须准确理解文字表达的道理。这里说的“讲道理”不是狭义的“说理”,而包括讲解原理、研究论证、实验分析等,换句话说,科技文献的内容是可以用理性分析的客观现实,所以读者的理解也应可以客观衡量。文艺作品没有这个特点,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科技文章则要求“有九分把握不说十分话”,必须“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汉姆雷特”。所以,科技文献的译者不但要懂得原文,还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科学技术本身有客观标准可循,科技文献的意思理解起来反而比文学作品更容易,因为译者不必拘泥于原文。假设原文先讲了甲乙两个算法,然后下了比较的结论,但只是说“一个算法比另一个好几倍”。单纯从文字来看,很难知道到底是哪个好,哪个不好,但这个问题难不住科技翻译的译者,因为他可以亲自动手编程实践。要知道,逻辑和程序是绝不会因人而异的。推而广之,译者完全可以独立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而理解准确恰恰是译文合格的前提条件。讲句子顺序时谈到,英语时间状语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英语在表达条件、结果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表达方面比较灵活。汉语表达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进行表述的,所以不论是应用顺逆法、逆译法,都要注重语言习惯的表达,确保翻译语言的准确。
上文已经说过,科技文献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按照客观标准,通过辅助信息更好理解文字内容。这可以算科技翻译的独门优势,而且这点优势相当有价值。因为科技文献的作者往往不是专门的文字工作者,不能奢求他们有很高的写作水平,某些片段可能讲解晦涩,难以理解,或原作者并没有为译文读者考虑。科技翻译则没有这种问题,译者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对读者难以理解的片段实施修改,避免译文读者在同样的问题上浪费精力。合并翻译法就是把多个短句子或者简单句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句或复杂句,多出现在汉译英的题目里,如最后会翻译成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这是因为汉语句子里面喜欢所谓的“形散神不散”,即句子结构松散,但其中的语意又紧密相连,所以为了表达出这种感觉,汉语多用简单句进行写作。而英语则不同,它比较强调形式,结构严谨,所以会多用复杂句、长句。因此,汉译英时还需要注意介词、连词、分词的使用。
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大量应用名词化结构是显著特点,由于科技文表达比较简洁,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主要是对事实进行表述,不需要过分修饰,其与行为描写不同,不要求生动形象。名词化结构可以让复合句变成单句,这样会让表达的概念更加贴合实际。科技英语表达讲究客观规律,便于阅读者理解,所以要将关键信息放在句首,实现良好的翻译效果。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大多是被动语态,这主要是因为科技英语要求表述客观事实,这主要是使用第一、二人称,会造成主观臆断的错觉,被动语态彰显了客观事实的主体地位。在长句信息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要将主要信息放在句首,可以避免出现单调现象。应用被动语态的重要优势是前后连贯性,实现其自然表达。
科技文章比较简练,结构比较紧凑,要想确保适中的阅读速度,通常会应用短语替代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应用分词短语替代状语从句,应用不定式代替从句,这样可以让句子变得更加精炼。应用大量后置定语是科技文章的主要特点,如介词短语、单个分词。科技译者要熟悉固定的常用句型,与其他文体有效区分开来,便于专业人员阅读。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会遇到不懂的词汇要查询字典,注重辨别词汇的不同含义,斟酌相同词汇的译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对原文深刻探究,使用自己的语言将原本意思表达出来,确保作品的翻译质量。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不够了解,那么你可能连第一步都没法完成。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名词,一般人看懂了但翻的不对。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外行很难快速掌握。译者要理解英语与汉语的语言习惯差异性。在句式方面,英语主要是应用连词、从句,围绕主干插入大量信息,句子结构是树形的,中文语言结构是线性的。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按照连词与从句梳理句子结构,将长难句分成不同短句。然后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调整语序,在必要时可以适当补充说明,清晰表达原文意思。如语序、断句的目的是为了梳理句子结构,将表达重点突出出来。由于表达习惯不同,英文中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在翻译成汉语时要把它们译出来,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以抽象名词作主语,而中文的表达习惯把抽象变为具体,英文中为了避免重复而多用介词,中文则不怕重复,一个词会用上好几遍,英语中的复数名词译为汉语时常常加入这些、各种、种种等,要视具体语境来定。
英语翻译是目前世界翻译量最大的语种,在国内英语占据85%的翻译量,各类资料的翻译都是涉及英语与中文之间的转换,其中中译英、英译中占据绝大部分,涉及医学、航空、化工等行业。科技英语翻译在文字处理方面与其他翻译不同,强调翻译语言要专业、客观,要准确反映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