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期母猪的饲喂频率对其体况、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0-03-06 04:08曹占英
中国饲料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况产仔数哺乳期

曹占英,赵 兴

母猪的育种计划专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繁殖特性,这些特性对仔猪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养猪业的基因选择会产生更大窝重和更重的仔猪,加快下一个繁殖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品系的猪逐渐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但营养推荐水平仍然停留在早期。即使是哺乳关键时期,日粮也没有发生变化。在大多数商业农场中,尽管其他管理措施(如群体饲养和繁殖)也可以作为提高性能的有效措施,但饲养制度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有效方法。对高产基因型母猪而言,在哺乳期增加饲喂频率而不是自由采食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间饲喂频率对母猪体况、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一个拥有300头母猪的养猪场进行。试验选取68头母猪进行研究,预产期前1周对每头母猪进行称重、清洗并转移到产房。为出生后前几天的仔猪提供地暖和保温灯。所有产箱都放在同一个房间,以避免不同环境条件造成的影响。母猪随机分为8组(每组8~10头母猪),哺乳期间其中4组母猪每天饲喂2次,另外4组每天饲喂3次,母猪分为青年母猪(<2胎次)和老龄母猪(≥3胎次)。每天饲喂2次的母猪分别在早上6点半和下午5点各饲喂1次,每天饲喂3次的母猪分别在早上6点半、9点半和下午5点各饲喂1次,除饲喂频率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

表1 哺乳期饲料的营养成分

试验期间两组母猪均采食商业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成分见表1。各处理母猪的分配情况及其特性见表2。平均断奶时间为产后26 d。断奶时母猪被转移到妊娠圈。仔猪出生3 d对仔猪进行阉割、剪尾和补铁。同一组中窝产仔猪数较大的在出生第1周进行交叉饲养,以平衡每窝初始仔猪数,并确保产仔数的一致性。仔猪在出生后第10天可自由饮水,并加入少量饲料,以确保仔猪对固体饲料的适应。

表2 各处理母猪的分配情况及其特性

1.2 数据收集 母猪的采食量由每日饲料投喂量和剩余量计算。母猪在进入产房前和断奶时分别称重1次,以评估哺乳期间的体重下降。此外,在对母猪称重时,通过评分范围从1(瘦)~5(胖)来判定动物的体况。同时根据Dusel(2009)的方法对肩部组织病变情况进行评分。记录出生时活仔猪总数、断奶仔猪数、死亡仔猪数。在试验期间,每窝重量测量3次,即出生、哺乳21 d和断奶。记录仔猪泌乳至第21天的采食量,母猪在断奶后平均5~6 d授精一次,而在人工授精未怀孕的情况下记录每头母猪的发情率。

1.3 统计分析 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前检测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两组数据的均值通过T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喂频率和年龄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每天饲喂2次,母猪采食量从1 kg升高到4.5 kg,而每天饲喂3次的母猪采食量超过5 kg(数据未列出)。此外,在试验第二周母猪的采食量进一步增加。在哺乳期第14天,两处理的采食量均超过6.5 kg。从第3周到试验结束,饲料摄入量保持不变。由表3可知,每天饲喂3次的母猪21 d哺乳期的平均采食量和哺乳期间平均总采食量更高(P<0.05)。老龄母猪较青年母猪显著提高了21 d哺乳期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和哺乳期采食量(P< 0.05)。

表3 饲喂频率和年龄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2.2 饲喂频率、年龄和窝产仔数对母猪体况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与每天饲喂2次的母猪相比,每天饲喂3次的母猪肩部组织病症变轻,喂养频率对肩部病变程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此外,母猪年龄对体况评分也有显著影响,与老龄母猪相比,青年母猪的体重下降百分比更多(P<0.05)。每天饲喂3次的母猪发情率(21%)高于每次饲喂2次的母猪(10%)。在饲喂频率和母猪年龄影响下,每天饲喂2次的青年母猪再发情率较高(20%),而同组老龄母猪再发情率为5%。相反,每天饲喂3次的青年母猪返情率为0,而同组老龄母猪返情率为29%。

表4 饲喂频率、年龄和窝产仔数对母猪体况的影响

2.3 饲喂频率、年龄和窝产仔数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5可知,产仔数会影响仔猪生产性能。窝产仔数评分为3(产仔>11头)组在21 d哺乳期的窝增重和出生-断奶窝增重均显著高于窝产仔数评分为2组(10~11头)(P<0.05),但窝产仔数评分为3组较窝产仔数评分为1和2组显著降低了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21 d哺乳期结束时体重显著降低(P<0.05)。

表5 饲喂频率、年龄和窝产仔数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本试验中,饲料代谢能为13.0 MJ/kg、消化能为13.54 MJ/kg,净能为9.34 MJ/kg)均符合泌乳母猪的能量需求。但由于母猪哺乳期是一个高能量需求的时期,母猪很难满足其能量和营养需求,日粮必须充分均衡制定。饲料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为1%,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7.94 g/kg,这符合高产母猪氨基酸的需求(Theil,2015)。本研究中观察到母猪采食量逐渐增加,这与Kruse等(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发现在泌乳开始时采食量增加,但在第9天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直到断奶,但本研究中采食量在第14天达到一个稳定水平。本研究中观察到青年母猪的日采食量较低,说明胎次对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在哺乳期间青年母猪采食量估计为5.8 kg,而老龄母猪为7.4 kg。理想情况下,即使母猪的食欲是一个限制因素,为了防止身体脂肪和蛋白质过度动员,采食量都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Theil,2015)。因此,将饲喂频率增加到每天3次是增加能量摄入的一种方法,这也与体况评分结果一致。

但母猪年龄对体况评分和哺乳期体重下降有显著影响,青年母猪体况评分较老龄母猪低,体重下降增加,作者推断这可能是由于青年母猪在分娩前过量采食,影响了哺乳期的采食量和采食方式。因此,与多胎次妊娠母猪相比,第1和2胎妊娠母猪仍然需要营养物质才能生长,而第4胎妊娠母猪在哺乳期间的体重损失估计在10.1%到第2胎妊娠的母猪14.7%之间(Tantasuparuk等,2001)。在肩部病变方面本研究每天饲喂2次的母猪肩部组织病变发生率较高,与Rolandsdotter等(200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认为每天饲喂2次会促使母猪更频繁地站立,同时行为更活跃,体况评分较低,这可能反过来又导致肩部病变程度的增加。

母猪繁殖性能一般随胎次的增加而增加,第3和第4胎的母猪繁殖能力更强。此外,与初产母猪相比,胎次较高的母猪在哺乳期体重损失更大。当体重下降不超过15%时,母猪在断奶后7 d内发情率可达70%以上(Thaker和Bilkei,2005)。在本研究中,每天喂食3次的青年母猪没有出现返情现象,而老龄母猪返情率达到29%,这可能是由于青年母猪代谢状况较好。此外,老龄母猪断奶后再发情低的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足,进而影响排卵率。在泌乳期前21 d和断奶时出生的大窝产仔猪中观察到较高的生长性能可以归因于遗传育种的改良,但在窝产仔数较大的组中,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母猪较低的采食量无法维持泌乳量,进而影响仔猪的生长(Koketsu等,1996)。与老龄母猪相比,体况评分较低的青年母猪所产的仔猪在21 d的生长性能较低。此外,哺乳期间母猪的采食量有限是生产上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采食量降低会导致机体营养储备动员提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高产基因型母猪哺乳期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日采食量由2次增加至3次可使母猪采食量增加,体状况改善,肩部组织损伤减少,而仔猪生长性能受产仔数的影响,而不受母猪饲喂次数和年龄的影响。

猜你喜欢
体况产仔数哺乳期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种猪系统营养解决方案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如何更好地管理母猪的妊娠期
不同补饲水平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影响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苏姜猪RPL10a假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